APP下载

已婚流动妇女生殖道感染求医行为干预效果研究

2012-03-06任姗姗姜小梅茅群霞程怡民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阴部生殖道流动人口

何 电 吉 宁 庞 成 周 猷 任姗姗 姜小梅 茅群霞 程怡民,*

1.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100730);2.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存在着全球发病率高、就医率低的特点[1]。正确的求医行为是减少患病、及早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关系到疾病控制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不同的群体间,求医行为也大不相同。目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是RTIs高发人群,然而她们获得相应医疗服务的能力较低。为此,我们设计了一项以工厂为基础的自身前后对照干预研究,了解已婚流动女性RTIs相关症状的自我报告情况,评估干预措施对促进女性求医行为的影响,为探索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现场和对象的选择

考虑实施干预措施时的可及性及可操作性,在青岛市的5个行政区中,选定距该区域实施干预的医疗机构<15km,研究期间机构内人口流动相对较少、员工人数≥300人的工厂共40个。列出名单,随机抽取5个工厂,在征得工厂管理人员同意下实施综合干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已婚、流动人口(人户分离)、在选定工厂工作、愿意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整群干预研究,干预前利用项目组统一设计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6个月后再对这些工厂的工人完成终末调查。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发放生殖健康宣传小册子和指定医疗机构就诊优惠卡、提供免费避孕套、在工作场所张贴宣传画、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播放生殖健康相关录像、定期举办同伴教育培训班、开通免费咨询电话[2]等。干预时间为6个月(2008年7~12月)。

调查开始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前由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讲明调查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后,问卷交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遵循自愿原则,问卷采取匿名方式。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信息及服务的接受情况、RTIs相关症状及求医情况、生殖健康知识及态度等。RTIs相关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部疼痛或瘙痒、阴部溃疡、月经相关疾病、阴部赘生物、非经期出血、性交痛等。如果调查对象自述过去6个月中出现过1种上述症状,则认为其能自我察觉RTIs有关疾病,判定可能患病并应该寻求相应的治疗。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核对和逻辑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基本特征

共调查了1 660名已婚流动女性。干预前900人,由于工作流动、回家务农等原因,干预后共调查760人。中位数年龄27.4岁。由表1可以看出,干预前、后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除了年龄变量有不同之外(P<0.001),其他变量没有差别,表明干预前、后两组人群具有可比性。

表1 干预前、后两组人群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例(%)]

2.2 RTIs症状自我报告情况

有701人自我报告在过去6个月内至少有1种症状,自觉症状报告率为42.2%。其中干预前报告率为41.8%(376 人),干预后为42.8%(325 人),干预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所有自我报告有症状的妇女中,以阴道分泌物增多(24.4%)和阴部疼痛或瘙痒(14.8%)常见,其次为非经期下腹疼痛(7.2%)、非经期出血(4.3%)、性交痛(1.7%)、阴部赘生物(0.9%)、阴部溃疡(0.8%)及其他症状(2.5%)。

2.3 RTIs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自我报告有症状者中到医疗机构就诊445人(63.8%),自己买药和不作任何处理 252人(36.2%)。其中干预前就诊率为54.3%,干预后为74.8%,干预后就诊率有明显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调整后OR(AOR)为2.50,表明综合干预后自觉RTIs女性就诊的可能性是干预前的2.5倍。而求医行为与年龄、文化程度、是否生育、外出工作时间及医疗保险等因素无明显关系。见表2。

3 讨论

已婚流动女性已成为RTIs的高发人群,然而她们获得相应医疗服务的能力较弱,表现为不求医、乱求医,造成流动人口RTIs发病率高而就诊率低的现象。由于自我报告症状是一个主观健康指标,主诉病症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患病,自我报告感染和实际患病情况之间存在着一致性[1]。刘刚等[3]认为,自我报告感染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估计患病范围的大小,还描述了一种健康行为。及早发现潜在患者,在疾病预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2 干预后有RTIs症状女性求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有42.2%自我报告在过去6个月内有≥1种RTIs相关症状,其中干预前就诊率仅为54.3%,这与其他研究报道类似。在全国6个省份流动人口的调查[4]中,43.1%的女性流动人口有过生殖道感染相关症状,其中只有50%的人去医院检查。刘刚等[3]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广州市流动妇女中,52.8%的人在最近1年中有过≥1种自我报告的症状,其中就诊率为 64.8%。张丽杰等[5,6]调查显示,流动人口RTIs患者中56.9%自我报告无任何症状,同期农村育龄妇女调查显示34.76%自我报告无任何症状。

影响患病妇女求医行为的因素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心理以及保健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7],其中生殖健康文化和知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表明,干预后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生殖健康知识,转变了求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诊率。侯丽艳等[2]调查发现,对工厂的流动女工实施生殖健康干预措施后,能提高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率,而采取避孕措施、坚持避孕和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也有所提高。邱红燕等[8]认为,生殖健康相关知识信息及服务情况与青年流动女性求医行为有关。在本次研究中,虽然干预后流动妇女自觉症状报告率没有改变,但就诊率有明显升高。就诊率上升症状率未降低,说明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因为RTIs是易反复感染的疾病,仅仅依靠提高就诊率还不够,促使其正规、坚持治疗和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才能有效地降低该类疾病的患病率。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RTIs不能仅靠生物学手段进行防治,而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群高危行为是预防和控制的根本措施。这不仅需要大力宣传生殖健康的保健知识,还应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以提高人们的意识以及对其危害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使她们的求医行为得到普遍提高。

1 方菁,张开宁.生殖道感染-全球现状及研究动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31.

2 侯丽艳,何电,孟玉翠,等.流动未婚女性生殖健康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6 -118.

3 刘刚,吴赤蓬,王声湧.流动人口妇女生殖道感染症状就医行为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583 -1585.

4 张金辉,陆金华.城市流动人口的生育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2):79-83.

5 张丽杰,耿玉田,安慧,等.北京市丰台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及求医行为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8(24):678 -680.

6 张红杰,高淑云,李凤良,等.北京市密云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和求医行为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5):273-276.

7 李晓梅,张开宁,时犁,等.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症状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5):554.

8 邱红燕,侯丽艳,赵永鲜,等.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求医行为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49 -52.

[责任编辑:王丽娜]

猜你喜欢

阴部生殖道流动人口
阴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引导辅助阴部神经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B超引导与传统手法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比较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电针阴部神经刺激与传统针灸穴位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