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血凝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62例
2012-03-06
(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温州 325800)
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新生儿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吐血、便血[1]。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症状轻则影响消化道进食,重则大量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若不及时治疗,可加重原发疾病,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20%~25%时,可发生失血性重度贫血或失血性休克[2]。因此,快速止血是治疗的关键。目前,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很多,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运用注射用血凝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新生儿62例,均符合《儿科学》诊断标准[3],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呕吐、黑便、血便,粪便潜血试验呈阳性;排除咽下综合征及外科疾病患儿,检查均提示血小板、凝血时间正常。随机均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7例;日龄为1~20 d;足月儿16例,早产儿1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8例,颅内出血9例,肺炎4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16例;日龄为2~21 d;足月儿14例,早产儿1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6例,颅内出血10例,肺炎5例。两组患儿性别、日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纠正缺氧、抗酸、抗感染、禁食、洗胃、保温等支持疗法治疗,每天静脉滴注维生素K1(无锡市第七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国药准字H10920012)5~10 mg,连续使用3 d,出血多或血小板异常者给予输入同型血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每天静脉滴注止血敏(山东方明制药厂,批号为060428)125 mg,连续使用3 d。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血凝酶(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国药准字H33021727)100 g/mL静脉推注,并根据止血情况每天使用1~3次,连续使用3 d。3 d后判定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4]
出血停止:胃管内抽胃液无血;无便血或呕血,同时大便潜血呈阴性;显效:消化道出血在48 h内停止;有效:呕血次数在72 h内明显减少或只有少许血便;无效:治疗72 h后,便血、呕血未减轻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两组比较以 t检验表示,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为严重疾病或严重创伤(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窒息、严重感染等)导致的消化道黏膜出血、水肿、糜烂、坏死、溃疡[5-6]。新生儿出生前肠道无细菌,刚开始吃奶时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K1量也相对少,凝血因子生成较少易导致凝血功能低下发生出血。早产儿因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凝血功能低下,故早产儿出血多见且不易控制[7]。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影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禁食时间长还会造成消化道黏膜萎缩,不利于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成熟,使新生儿喂养难度增加,因此早期控制出血并恢复肠道内营养非常重要[8]。
注射用血凝酶的主要成份为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分离提纯的血凝酶,具有凝血和止血双重作用。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凝血酶形成,使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单体,从而促进凝血过程[9]。注射用血凝酶可局部或静脉用药,起效迅速,止血作用维持时间长,且无血栓形成危险。需要注意的是,注射用血凝酶小剂量使用有止血作用,大剂量使用可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产生抗凝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用血凝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为96.77%,平均止血时间为1.5 d,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李书丽.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56-58.
[2]王梅琴.胃管注入注射用血凝酶治疗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J].新医学,2003,34(5):315.
[3]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60.
[5]徐凤玲,张亚明,杨 丽.注射用血凝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5):50-52.
[6]张加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6-450.
[7]张金莲,高 革,司予比.早产儿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155-156.
[8]邹凤双.血凝酶外用治疗创伤性出血53例[J].中国药业,2009,18(21):74.
[9]王 丽.儿科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