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城乡对比研究

2012-02-18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徐慧艳

当代学前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仪表城镇幼儿教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徐慧艳

一、问题提出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要求“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育部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教师要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幼儿教师这一支特殊的队伍,普遍给社会大众造成活泼、青春、热情与奔放的印象。由于幼儿的无意注意和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占主导地位,幼儿教师理应保持美好的外在仪表形象。幼儿教师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头饰,等等一切行为都会影响幼儿审美意识的发展。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指的是幼儿教师的外表,是由形体、容貌、服饰、表情、姿态和动作等等所组成的整体形象。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教师的服装、饰物、妆容以及姿态等方面的仪表形象。

本文从城乡对比的角度去考证幼儿教师对仪表形象的普遍认识和幼儿园对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一般管理,以期对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建构和管理起到启示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幼儿教师自身对仪表形象的认识和幼儿园对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管理设计了一套问卷。问卷由18 道选择题所组成,便于被试选填。研究对象为一线幼儿教师,平均教龄为3.8 年。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10 份,回收有效问卷193 份,有效回收率为91.9%,回收的问卷通过SPSS11.5 做了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从整体情况来看,城市、农村和城镇的幼儿教师对仪表形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佩戴饰物和集体教学活动姿态两方面。城乡幼儿园对教师仪表形象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装要求程度、统一教师工作服、明确规定教师着装以及教师进修或培训的机会四个方面。

(一)城乡幼儿教师对仪表形象的认识

城市、农村和城镇的幼儿教师对仪表形象的认识在仪表的重要性、化妆和适合幼儿教师的着装三方面不存在显著地差异,幼儿教师均认为仪表形象重要,但是化妆并不一定能提高幼儿教师的仪表美,适合幼儿教师的着装应该是朴素大方的。在佩戴饰物和集体教学活动姿态两方面,城乡幼儿教师的认识存在显著的差异。详见表1:

表1 三组被试在自身形象认识方面的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

1.在仪表的重要性方面,不存在显著的认识差异。

幼儿教师对仪表形象的重要性认识比较统一,所有被试在该选项的平均得分M=1.337(1 为很重要,2 为比较重要)。可见,幼儿教师普遍认为仪表形象重要,已经充分认识到仪表的重要性。

2.在佩戴饰物方面,城市与城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由方差分析可知,在佩戴饰物方面,城乡幼儿教师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6)。通过进一步的LSD 事后检验,发现城市和城镇的幼儿教师在佩戴饰物上存在显著不同的认识(P=0.003)。城市幼儿教师普遍认为,佩戴饰物的前提是需求,有需要就应该佩戴一定的饰物。而城镇幼儿教师则认为,在幼儿园工作不能佩戴饰物。

3.以何种姿态上课方面,城市与农村存在显著差异。

由方差分析可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姿态方面,城乡幼儿教师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47)。通过进一步的LSD 事后检验,发现城市和农村的幼儿教师在该方面存在显著不同的认识(P=0.017)。城市幼儿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多数时候是以站着的姿势进行,而农村幼儿教师通常则习惯坐着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

(二)幼儿园对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管理

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的管理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别为教师工作服的统一水平、明确规定教师着装、教师在仪表形象方面的进修或培训机会、对教师的服装要求严格程度以及进修或培训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有统一的教师工作服的幼儿园占53.2%,明确规定教师着装的幼儿园占63.7%,安排过教师仪表形象相关方面的进修或培训的幼儿园有59.2%,其中62.2%的培训方式是园外培训。其中城乡幼儿园的管理在前三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管理项目的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

1.在统一教师工作服的水平方面,城市、城镇和农村幼儿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方差分析和进一步地事后检验发现,农村与城镇(P=0.015)、农村与城市(P=0.000)、城镇与城市(P=0.000)的幼儿园在统一教师工作服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镇幼儿园之间。城市的幼儿园普遍给教师配备了工作服,在一些盛大的场合要求教师统一着装,而农村幼儿教师不一定享受到这种待遇,通常是幼儿教师随意着装,城镇幼儿教师则介于二者之间,经济等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会给教师提供工作服。

2.在明确规定教师着装方面,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镇幼儿园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是否明确规定教师着装,与幼儿园提供工作服是不同的。如果幼儿园的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教师着装,则充分显示对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的重视。农村与城市(P=0.000)、城镇与城市(P=0.002),从中可以看出城市幼儿园对教师着装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相关规定,而农村和城镇幼儿园则相对自由。

3.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镇幼儿园在服装要求严格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事后检验发现,城市与农村(P=0.018)以及城市与城镇(P=0.045),表明城市幼儿园与城镇、农村的幼儿园在该方面的差异都比较显著。数据显示,城市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服装要求是最严格的,城镇次之,农村幼儿园的要求最不严格。

四、原因分析

造成城市、城镇和农村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现状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从幼儿园师资和经费两个方面来挖掘其中原因。

1.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不同。

在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中,从园长等领导到带班老师,他们对于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的专业化认识存在差异。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幼儿教师的待遇低、身份不明,其专业化远远不够。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师系统里几乎是一种空白的存在。她们身份不明,没有编制、甚至没有档案,待遇低下,俨然学校的打工仔。这一切都妨碍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她们缺乏尊严、缺乏自信、看不到未来,继续教育失去应有的动力和方向(田景正,2009)。因此,农村幼儿教师随意穿着,幼儿园对教师的着装要求也不进行严格地规定,教师都习惯坐着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农村幼儿教师的一切行为,与城市幼儿教师相比,都显得非常不专业。

城市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专业化发展相对较稳定,他们有较多的进修或学习的机会,因此对仪表形象的认识也比较全面和到位。他们既充分认识到仪表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佩戴饰物以及化妆等方面要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来决定是否有所为,并且认为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站着的姿势是遵循幼儿教育教学规律的。

2.幼儿园经费的充裕程度不同。

幼儿园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预算内财政拨款和预算外的学费等其他收入,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支出(例如工资、福利等)、社会保障(例如保险、公积金等)、教师培训、公用支出、租金物业费、教育投入、基建维修等等(张亚军,2011)。与农村幼儿园相比,城市幼儿园的经费相对充裕,用于教师福利、教师培训、公用支出等方面的费用也就相对较多。因此,城市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服装要求最严格,对教师着装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相关规定,并且能够基本保证教师工作服的统一。城市幼儿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他们对于教师仪表形象的理解也更为细致和专业。

五、讨论

仪表是师生互相了解中最直观、最明显的感性认识来源(屈广才,1992)。对幼儿教师的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将仪表形象提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高度,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幼儿面前都起着模范的作用,为了避免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教师的仪表要大方、穿戴要得体,但是如何适当地界定“大方与得体”的准确涵义,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1.深入研究幼儿教师适宜的仪表形象。

从本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幼儿教师对仪表形象的重要性的认识是统一的,但是在例如姿态、饰物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同理可知,家长和社会人员对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的认识,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此,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适宜的仪表形象的研究。例如,在本研究中幼儿教师对化妆普遍采取排斥的态度,究竟化妆能不能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或者什么程度的妆容是适宜的?另外,城市幼儿园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中多数时候是站着的姿态,而农村幼儿教师则倾向于坐着,到底哪种方式是符合幼儿教育教学规律的?还有,适宜幼儿教师的服装是朴素大方的,那么如何界定“朴素大方”,如何使得幼儿园的相关要求或规律可行和具有操作性?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在幼儿的审美体系中,幼儿对装饰物有明显的偏好。我们的教师平日里在打扮自己的时候,不妨适当佩戴一些不妨碍工作的佩饰。幼儿园在为教师定制工作服的时候,也可以多加些卡通和动植物图案等幼儿喜欢的款式(李晓航,2011)。这样的研究是从幼儿的角度,去为幼儿教师量体裁衣。

2.加强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自我建构。

教师是仪表形象建构的主体, 仪表形象的建构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与自我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一个时代性。幼儿园教师仪表形象的自我建构是一个价值内化、形象选择和自我整饰的过程。幼儿教师应该强化职业的规范意识, 将职业价值取向作为仪表形象选择的主要依据,并进行适时、适宜的调整,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仪表形象(阎水金,2008)。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普遍认为朴素大方的衣着是最适合的。具体来说,幼儿教师追求的衣着美应该是文雅、大方、朝气蓬勃,而不是奇装异服。在考虑美的同时,还应考虑到自己的衣着是否便于蹲下来跟孩子讲话,是否便于同孩子们一起尽情奔跑、做游戏(朝燕琴,2002)。决定穿什么衣服,决定化不化妆,决定穿不穿高跟鞋,决定戴不戴首饰,等等。幼儿教师应该首先从是否与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信条相矛盾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从自己的美貌程度来判断。

不同背景与环境条件的幼儿教师的形象建构可以是独特的,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在符合一般教育教学需求的基础之上也可以形成幼儿园的形象特色。

3.缩减城市、城镇和农村幼儿教师仪表形象及其管理上的差距。

城市、城镇和农村幼儿园在幼儿教师仪表形象的管理上的差异,表现在统一教师工作服的水平、明确规定教师着装、教师在仪表形象方面的进修或培训机会以及对教师服装要求严格程度等方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农村幼儿园缺乏对教师仪表形象的基本规范、不能承担起对教师进行形象教育的管理责任,还有农村与城镇幼儿园的经费不足等。

韩燕琴.(2002).幼儿教师形象有感[J].宁夏教育,1.

李晓航.(2011).幼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

屈广才.(1992).影响教师形象的若干因素[J].教育评论,5.

田景正,周端云.(2009).湖南省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4.

阎水金.(2008).幼儿园教师的仪表形象与建构[J].幼儿教育,2.

张亚军,陈群.(2011).从不同类型幼儿园经费收支状况看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1.

周健云.(1992).关于塑造农村幼儿教师形象的思考[J].幼儿教育,6.

猜你喜欢

仪表城镇幼儿教师
◆ 仪表
◆ 仪表
仪表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文化边城镇远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Microchip推出全新零漂移仪表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