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母不是汉字,字母词可有限收录

2012-02-18潘文国

当代修辞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缩略缩略词词典

潘文国

因《现代汉语词典》(下文简称《现汉》)第六版收录239个字母词而引起的热烈讨论正在进行之中,我也来凑个热闹,谈一点看法。我的基本意见是,字母不是汉字,而字母词却不妨在汉语词典里收录,但必须严格控制,因为对汉语来说,这是一个笨办法。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字母不是汉字,它永远进不了汉字的系统,对于汉字来说,它永远是个外来物。汉字的特点是有形、有音、有义,即使是用作音译的汉字原来也是有其自身的音形义的。字母有形,但多数无法像汉字那样分析成笔画;有音,但有时不固定;无义。这使它们只能作为符号存在,永远不可能作为字或词的首字编入汉语词典的正文,充其量只能作为附录。字母的外来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其不宜过分使用,过于泛滥肯定会造成以汉字系统为主体的汉

语的纯洁性,其绝端例子会使汉语无法卒读。从这点看,一些学者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字母不是汉字,但字母词却不妨看作汉语词的一部分,在必要时也不妨收入汉语的词典。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汉语的范围比汉字要大,不是由汉字组成的成分只要进入了汉语的交际系统,天长日久,也未必不可以看作汉语的一部分。完全拒绝同样是不明智的。字母词的本质是符号,有的字母或符号,大家都在用,甚至国际上也通用,已成了“国际词汇”的一部分,如阿拉伯数字和代表化学元素的符号,以及α射线、B超等,离了它们,我们真不知道用汉字怎么表达(X光曾经可说成“爱克斯光”,但似乎无法类推、B超就无法说成“皮超”)。词典至少有两个功能,其中之一要便于使用语言的人们查检。既然人们在平时经常用到某些词,累积到一定程度,词典当然应该收入,这也是无可非议的。因而,词典方的辩解我认为也是合理的。

如果说双方都有道理,那么关键就在于收录的度。其实这也是双方都已经注意到的。词典的另一个功能是规范。对于已经广为使用的东西,不一定有闻必录,而必须加以鉴定取舍。词典一方认为他们为此做了很大努力,社会上使用的有3000多个字母词,而《现汉》第六版仅仅收了300多个。这是事实。而批评方却为字母词数量的不断扩张而担忧。这也是事实。我也是坚决反对扩张的,我认为字母词的收录不能完全排斥,但不应以扩张为常态,而要以更积极的态度进行控制。理由是:

第一,字母词多数是从英语来的,字母词的产生和急速膨胀也就是这半个多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通讯手段发达而产生的现象。Acronym(首字母缩略)这个词产生于1940年,至今不过70年多一点。开始时的缩略词不过区区500来个,也像《现汉》一样,只是收录在某些词典的附录里。但现在已经发展到了60万条,必须要专门的大型词典才能完全容纳。而且许多缩略词有几个乃至几十个意思。如ABC既有《现汉》收的表示一般常识的意思,还可以表示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美国出生的中国人(America Born Chinese)、澳大利亚出生的中国人(Australia Born Chinese)、奥地利出生的中国人(Austria Born Chinese)等,还可以表示“原子、生物、化学”武器(Atomic,Biological,Chemical weapons)。在中国,它还表示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另外在汽车业、银行业、计算机业、经济学、医学、数学、生物学、政治学、宗教学、运动学、地名学等领域还有20多个意义。字母词的泛滥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已经成了灾难。我们还有必要引进这个灾难来沾沾自喜吗?

第二,创造字母词最多的场合有两个。一个是媒体,以前是报纸后来是电视。报纸特别是其标题的容量以及电视字幕的容量都是有限的,而英文的单词和词组又往往很长,因此使用缩略逐渐成了常态。另一个是网络通讯,电脑屏幕虽然容量增大,但由于贪快的缘故,使用者也爱缩略(网址名称恐怕更必须缩略);到现在的手机用缩略以节省时间和流量就更普遍了。创建过程说明了字母词的随意性和临时性。缩略词随时产生(英语几乎每张报纸都用缩略词,但往往仅限于当期)也随时在死亡,能够真正保留下来广为流传的并不多,《英语缩略语词典》里所收的据我看很多是已经死亡的。《现汉》这几版的有增有删也反映了这一过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随着西方的潮流起舞。在中国,近年来字母词大量使用,媒体和电脑网络也起了不可推卸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讨论中,有人爱举例说,听惯了NBA,没有人愿意听“美国职业篮球赛”。其实所谓“听惯”,不过是电视转播的先入之见。要是从一开始解说员就使用“美篮赛”而不是一口一个NBA,我们国内观众有几个会知道NBA是怎么回事吗?就像名气更大的世界杯足球赛,要是从一开始转播时我们的电视台就不说“世界杯”而说FIFA(“国际足联”的缩写)足球赛,大概我们今天也就只知道FIFA了。

第三,我们对汉语要有足够的自信。字母词说到底是外来语,而外来语要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还必须经过汉化,这是历史所证明的。外来概念进入汉语,大致有几个阶段(不是每个词都如此),一是照搬,即外文原词,包括外语词和字母词。二是音译,有时加上说明性的统称词,如“芭蕾舞”。三是仿译,即把外语词按其组成分译,再合成为在汉语看来有点怪模怪样的新词,如“蜜月、热狗”。四是完全意译,即造出汉语新词。其汉化程度一个比一个深。最成功的例子是“激光”(曾经音译成“镭射”)。字母词处在这四个阶段的最低级,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之所以没有恰当的汉化形式,在我看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时正需要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们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以各种理由推三阻四。这里首先是个责任心和自信心的问题。

第四,对汉语的自信,一是翻译能力,二是造词能力。字母词的创造用的是缩略办法,而缩略正好是汉语造词法的特长。我们甚至可以说,缩略是现代汉语最主要的造词法,绝大多数汉语复合词、特别是联合式的词,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缩略方法。相比于英语,汉语的缩略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英语由于字母无义,数量又有限,造出的首字母词无法让人猜出其含义;而汉字数量众多,本身又有义,可以提供更多更明确的新词语信息。例如NBA,如果事先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而如果说“美篮联”,可能多数人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激光”其实也是用缩略法造成的。放弃汉语的缩略而膜拜英语的字母词,在语言学中可说是避长就短,其不聪明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涉及到国人的心态问题了。

猜你喜欢

缩略缩略词词典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大海失踪者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等网络四字成语与文化
漫画词典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
中文缩略词在翻译英语缩合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