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嬗变
2012-02-16曹海园
曹海园
(枣庄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嬗变
曹海园
(枣庄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简析中国2008年奥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结合当前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现状,指出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从“以赛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嬗变,为后奥运时代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后奥运;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念
1 从奥运会说起
2008年北京奥运会改变了民众的体育价值观念,调整了我国体育格局和发展方向,为体育改革提供创新动力。反思北京奥运会,中国对金牌分布集中在“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等项目,这些项目在国内开展产业化运作大多比较困难的,然而其它开展较好的如“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其竞技成绩惨不忍睹。现代“举重”的发展越来越机械化,从健康分析它不利于大范围开展;“体操”运动越来越高难度化,形体严重不协调,严重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深入考虑偏偏就这些项目在国内竞技项目中是开展最好的,也是竞技能力最强的。纵观发达国家这些项目的竞技能力却逐年下降,可以看出这些不利于人全面发展的项目会逐渐淡出舞台,竞技体育是一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而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要改革,尤其是培养理念要由“以赛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嬗变。
2 前奥运时代的培养理念
2.1 前奥运时代的培养现状
国外的培养现状:美国的体育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对竞技运动员的培养方面也远远领先于其它国家,纵观当今世界体育强国,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可谓是“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的典范[1]。美国是世界竞技体育第一强国,美国80%的竞技运动员都来自高校,美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以教育体系为依托,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紧密衔接的“科训一体化”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体现出一种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最根本原因是美国竞技体育的系统目标不是单纯针对竞技体育,而是针对全体美国人的体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没有明显界线,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
国内的培养现状:现有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和未来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要求,有很多的弊端,在培养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竞技体育人才和大量的物力财力。如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存在运动苗子难招的情况,许多县区级业余体校的生源日益减少,一些省市级体校中专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省市专业队队员退役后工作难以安排。而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主要以体育训练为中心,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选材方面和训练出现“时间战”、“消耗战”的情况)[2],忽视了文化课和生存技能的训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狭窄,退役后难以适应社会。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运动员的文化提高了,智力才能得到开发,才能使竞技体育更好的与科学有机的结合,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3]。
2.2 “以赛为本”的培养理念
由于体育全球化具有明显的偏西方性,在文化流向和经济流向上存在不对等现象,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定的国际环境,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理念在形成之初及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都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和政治色彩——“举国体制”。中国竞技体育的目标只针对短期内设法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较少考虑竞技体育人才以及竞技体育全面协调的发展。当竞技成绩越来越与政治、与国家竞争甚至综合国力挂钩时,我国就产生了“以赛为本”的举国体制。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尤其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一种举国机制,运动员必须回报国家和人民,从而导致一切训练为了比赛,一切成绩为了金牌。
体育被当作工具来理解和认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念己经不能适应当代中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不能体现体育回归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体育价值取向偏离体育的教育和文化本质,影响体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由于长期坚持“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造成大众体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各自为政,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
“以赛为本”培养理念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各省、市、自治区全运战略的实施。为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间越来越长,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普通学生全身心地学习尚不能保证优异的成绩,更别说花了三分之二时间在训练上的专业运动员。为了多得金牌,采取抢抓优势项目、带动弱势项目的策略,到最后优势项目的发展不适合精英和大众的全面发展,而弱势项目越来越弱,出现优势项目人才人满为患,弱势项目人才不济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奥运争光计划问世以来,我国就明确了以奥运会奖牌为核心的体育工作目标,因此发展竞技体育夺得金牌成为我国体育工作上的首要目标。
3 后奥运时代培养理念
3.1 “以人为本”的哲学范畴
首先,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对于人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以人为本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的,这是它的阶级本质。最后,以人为本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是良性互动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要求及其实现: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大力发展体育和智育。归结到我们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以国家和竞技人才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培养运动员的全面、自由、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体育强国梦。
3.2 “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3.2.1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
强身健体是体育永恒的本质功能。以人为本培养理念从人的根本出发,以人的健康、全面、协调的发展为目的,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最终目的。在前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弊端不断涌现,使竞技体育人才走向匮乏,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下,才能拯救中国的竞技体育,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将人视作竞技体育发展的最高目的,不仅关心人的物质利益,更要关心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在人际关系和管理中重视人、尊重人,育人、成材,对运动员的青春负责[3]。以人为本使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定位在全民,而不是少数精英,现在采用用精英带动全民的策略,从而推动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我们很明确地看清,发展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大众体育。
3.2.2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以人为本”培养理念是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导向,为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学者意识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多元的目标体系,如提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含有竞技水平目标,还应包括“通过发展竞技体育,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的广泛普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1]以上可以看出,只有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适应以上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3.2.3 符合人类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公平、正义由于其基本内涵的相似,可以简称为正义,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而以人为本,即人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过程。
4 建议
4.1 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化的训练模式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努力提高教练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竞赛、科学管理的水平,提高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人才,实现各个项目的均衡发展。
4.2 改变单一培养模式,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
建立文化素质学习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教育体系为依托,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紧密衔接的“科训一体化”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就要走“体教结合”之路。教育系统只有主动与体委系统共同挑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担,才能解决我国竞技体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教育系统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及政策方面的研究趋向将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它的实行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种种弊端,并且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良好局面的形成。竞技运动将重新回到教育的正常轨道,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和竞赛模式融入到学校体育中,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竞技选手。全国形成以俱乐部形式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体育社团网络,使体育真正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具体实施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应当学习清华模式,走附属中学之路。
4.3 搞好基础训练体系建设,促使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的观念;要加强管理及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运动员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搞好基础训练体系的建设[2]。要摸清竞技体育的发展脉搏,看到大众的需求,大力开展大众化、健康化的竞赛项目。
4.4 设立运动员退役就业培训,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竞技体育的行列。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考虑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等方面[5]。应对各个方面都充分考虑,建立就业培训机构,完善的运动员再就业。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得到运动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竞技体育贮备更多、更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郑久华,张淑华.中美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7,22(2):64-66.
[2]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2):69-71.
[3]熊文,周全,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14-16.
[4]龚德贵,李艳翎,张坦,等.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2,23(2):25.
(责任编辑、校对:孙海祥)
Transmutation of the Idea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on Post-Olympic Era
CAO Hai-yu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277160, 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old medal in 2008 Chinese Olympics, along wi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ransmutation of the idea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on Post-Olympic era is from “race-based” to “people-oriented”, in order to make a few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 on post-Olympic era.
post-Olympic era;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the idea of cultivation
G80
A
1009-9115(2012)05-0075-03
2012-06-18
曹海园(1981-),男,山东枣庄人,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