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奥运时代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和谐发展研究

2012-02-15梁法泽欧阳吉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活动

梁法泽,欧阳吉华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后奥运时代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和谐发展研究

梁法泽,欧阳吉华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平均每万人拥有开放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国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瓶颈”。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特征及相互关系,提出了两者和谐发展的建议。

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谐

当2008年奥运圣火熄灭的时候,我们已经步入后奥运时代,为成功举办本次奥运会,我国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比赛场馆,同时加大了群众体育设施的建设。但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社区化的不断加快,居民追求健康,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体育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了矛盾,我国人均体育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社区体育资源更加匮乏,严重影响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拥有丰富的师资和场地设施,为解决这一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优势资源有机结合,探讨两者的和谐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体育人口具有重要意义。

1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1.1 社区体育特征

第一,从年龄结构来看,参与体育活动高得人群中主要是老年人,他们中一类是退休职工,具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为打发时间、消除寂寞、延年益寿而去参加体育活动;另一类则是身体有疾病或体质虚弱者[1],为增强体质恢复健康,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而作为家庭中坚力量的青年人,却很少能走出家门,参与到活动中来,值得我们去深思。第二,缺少专业人员指导社区体育活动,由调查可知,社区体育管理员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社会指导员等级偏低,较高水平的体育指导员较少,参加体育锻炼人员得不到专业指导,锻炼具有一定盲目性。第三,锻炼场所非正式,大部分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在非正式的场所进行锻炼,2002年的社会体育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地点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式体育场所达到71.2%[2],2007年这一数字降到了69.2%,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为举办奥运会我国投入了较大资金建造了一批场馆,但在社区体育场馆的投入少之又少,修建的场馆大部分建在高校。第四,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不够全面,多集中在健身操、慢跑、棋牌类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区体育场地偏少,不能有效开展更多体育活动有关。

1.2 学校体育特征

第一,有资料显示学校体育中634人中有一块体育场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3倍,学校系统所占全国体育资源的比例高达67.1%,其中高校在学校体育资源中所占比例更高,我国目前有高校1 683所,高职1 147所,每所学校都有相应的体育设施,体育场馆上千座,这些场地除了平时教学训练之外,大部分设施周末和节假日都是闲置的,即便是开放也是小范围的友好单位,如网球场、游泳池等。第二,比较充足的师资。各所学校都有体育系、部或组,其中的体育教师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师,他们大多是高学历,接受了较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具有指导体育参与者进行锻炼的能力。另外,体育专业的学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让体育院系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社区中,担当指导教练,即是对自己学习知识的检验又能活跃社区体育,可谓一举两得。

2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关系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养成终身体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广义上讲,学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区体育,并且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并相互促进[3]。

2.1 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首先,社区体育活动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专门指导,体育锻炼存在一定盲目性和从众心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依托社区附近的学校,学校中有大量的专职体育教师,或体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开展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为社区服务。

其次,没有充足的场地器材,就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如今寸土寸金,很难在社区里面看到大的广场或者空地,每个学校都配有符合标准的场地器材,可供社区体育参与者使用,只要做适当的投资便可解决这一主要难题。

再次,学校体育可以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学校拥有体育活动的设备和设施,向社区开放,为全社区居民共享,对整个社区的体育文化活动和经济发展具有空间调节作用;同时,学校体育活动可以清除社区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共同建设和发展社区[4]。

最后,学生既是学校的一分子也是社区的一分子,在学生的带动下,家长也会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锻炼的环境轻松愉快,可以促进社区体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2 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也有促进作用

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还生活在社区,所以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社区体育的发展可以加强社会和学校的联系,并且有利于教育一体化的观点,有助于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局面,且更利于学校体育内容的更新。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在学校中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可以在社区体育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既是学校体育的目标也是社区体育的发展目标。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个逐渐的过程,包括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其中时间维度指的是学校到社会直到生命的终结的整个过程;空间维度指的是横向,由社区、学校、家庭构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于个人,由此可知,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社区体育都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的影响。

3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

2008年奥运会、第14届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作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逐步引领人民大众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1 人才资源共享

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校所在地理位置,连同周边居民区划为若干个区,以此为平台,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教育社会化;学校有大批的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和体育院系的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群众体育基础好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有时也可以进入中小学去指导、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能缓解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缺少组织者的问题。

3.2 设施、文化资源共享

全国67.1%的体育场馆在学校,而学校场馆在节假日、寒暑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让社区居民进人学校,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小学生一年有1/3时间在家庭和社区度过[5],他们可以利用社区的体育设施进行健身。另外,社区居民进人学校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也会受到文化教育的熏陶,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文化知识和修养。学生和教师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同样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社会文化知识,这就是一种互补。

3.3 体育教学内容要社会体育接轨

体育教学内容要在保持大中小学各阶段教育内容衔接的基础上,坚持与社会体育接轨。其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坚持面向社会大众体育,考虑从业后社会体育的需求,应掌握1~2项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育意识,同时还要兼顾竞技体育项目设置,办好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水平队。目前世界各国有的大学已取消了体育必修课,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应减少必修课的成分,增加选修课的规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余暇体育活动,使其成为终身体育的组成部分。

4 结束语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在形式、空间、内容还是方法上都是一种教育资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关系,并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双方的价值。

[1] 王广虎.论社会体育兴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3):8-10.

[2] 宋亚军,李向东.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网络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365-367.

[3]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328.

[4] 李娟,牛静.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J].体育学刊, 2005,12(3):96-99.

[5] 吴兰芬.宁波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 28-30.

(责任编辑、校对:孙海祥)

Research on the Harmony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of Post-Olympic Era

LIANG Fa-ze, OUYANG Ji-hua

(Sunshine College of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15, China)

At present, China is no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ublic sports venues, but also the size is relatively small, which the average people with an open sports ground is only 2.59, no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This “Bottleneck” has restricted the physical activit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ty sports and schoo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mad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was thought the reference for recommendations.

school sports; community sports; harmony

G812.5

A

1009-9115(2012)02-0080-02

2010-12-23

梁法泽(1980-),男,山东聊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社区大作战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