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徽州方言探秘》看同心回民话词汇
2012-02-15马晓玲宁夏大学人文学院银川750021
●马晓玲(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银川 750021)
江声皖所著的《徽州方言探秘》一书,以方言词汇为主线,在介绍方言语词及对方言语词的疏证中融入徽州独特的民俗、民风,幽默风趣中揭示了徽州方言不同一般的语汇特色。同时,也使读者充分的领略到了徽州方言特殊的地域性和浓郁的文化承传性。令人兴奋的是,徽州方言词汇中竟然有不少笔者熟识的同心方言词汇。徽州方言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旧徽州府六县(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和普通话有较大差别,又兼有吴语、赣语、江淮官话等多种方言的特性,而且内部复杂多样。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语音上,徽州方言都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同心方言处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与秦汉、隋唐时的权威方言─秦晋、秦陇方言有着直接的源流关系[1],又由于同心地处边远,环境闭塞,当地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也被称为“语言活化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各自保留独特特色的方言,在语音上差异极大,不可相提并论,但在词汇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也有差别,但从方言词语的相似可以看到,“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2]但这不能说明徽州方言与同心方言之间就有词汇的影响和借用关系。这种相似性的存在肯定有历史的缘由。下文笔者例举几处徽州方言与同心方言相似的语词。
1 媳妇
据江声皖考证,汉代以前,尚无“媳妇”一词,“媳”即为“息”,“息”的原义之一是指儿子,“息妇”便指儿子的妻子,今天“利息”是母钱生子钱。现在已弄不清由“息”至“媳”的演变过程了,自然也模糊了“媳”的本义,“儿媳”被解为“儿子的妻子”,后来,与“妇”组成“媳妇”,“媳”便成了“妻子”的别称。徽州方言将儿媳称作“新妇”,指刚作妻子的妇人,很多人误听为“媳妇”,以讹传讹。“媳妇”在普通话及北方方言中指“妻子”。但在同心方言中“媳妇”一词却涵盖了徽州方言与北方方言的用法。可以指“儿媳”,也可以指“妻子”,同心回民话使用“媳妇”一词时必定要加“儿”尾或“子”尾。如,“今儿邻家娶媳妇儿着呢!”“媳妇儿”也可以说成“媳妇子”,指儿媳。于是有“大媳妇儿”、“二媳妇儿”或“大媳妇子”、“二媳妇子”。年轻人指自己的妻子也用“媳妇子”或“媳妇儿”,但更多会用“婆”,如,“让俺们婆去炒点菜!”顺带要说的是“俺们”中的“们”在这里并不表复数,要理解为复数就要闹笑话了。“媳妇子”在同心方言中还有第三种用法,指代年轻的已婚妇女,如,“那个媳妇子勤快地很!”
2 姑娘
在普通话中,“姑娘”指未婚女子。与徽州方言有些相似的是在同心方言中“姑娘”分流了,在同心汉民话中单称“姑”,在同心回民话中单称“娘”(55调值),这里的“娘”绝不是母亲而是“姑妈”,在同心方言中不称母亲为“娘”,所以不会混淆。依据排行,便有“大娘”、“二娘”、“老娘”。“大娘”与普通话中的年长妇女相混同,同心话中称年长妇女不用“大娘”而用“老姨娘”。“老娘”指小姑妈,但在母亲自称时也用“老娘”,如,“老娘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这里主要靠声调区分开来,前者51+55调值指姑妈,后者35+轻声,用法同于普通话。
3 生育、养育、生养
生育、养育都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不生育在徽州方言中用“不生”,在北方方言中大多用“不育”,但在同心方言中选择另一个词“养育”中的“养”,称“不养”,“养”即“生”,“生小孩”说成“养娃”,进而构成一个新词“生养”,不生、不育称为“不生养”。如此“养”在同心方言中就多了一个一项,除了同如普通话中“养羊、养花”之外,还表示“生育”之义。生育、养育、生养,生=育,养=育,所以,生=养。
4 肥、胖、壮
在普通话中,常用“胖”来形容人,用“肥”则表贬义了,如“肥头大耳”。徽州方言很少用“胖”,夸赞人时以“壮”代“胖”,且用“滚壮”即非常胖。如徽州人一样,同心回民对“壮”字的钟爱还表现在宗教的禁忌语中,同心回民话中形容动物或供食用的牛、羊、鸡、鸭肉时只用“壮”忌用“肥”字,但在指人的脚宽大时却说“脚肥”。形容人时用“胖”也用“壮”,但“壮”字不能表夸赞更不能当着人面说,多是私下里对人的一种评论,如,“那个媳妇子吃地壮粘粘地啥都不会做。”
6 刚刚与将将
“刚刚”在普通话中表过去时,而“将将”应该表未来时,但徽州方言中都以未来时“将将”代过去时“刚刚”。同心方言中回民话也用“将将”代“刚刚”,“将将”使用时多儿化,也可用“将门儿”或单独用“将”,如,“我将来一时时儿。”“他将将儿走。”方言中“将将”的使用是近代汉语词汇的保留,如,小说《黄绣球》第二十四回:“来到随员栈房里一问,那随员大人将将前脚动身。”[3]161
7 滗
滗,b í 滗水,也说pié滗米汤。江声皖在《广韵·质韵》中查到:“滗,去滓”。明孙楼著的《吴音奇字·人事门》:“滗,音笔,有水之物,滗沥出之。”[3]79同心方言中经常会用到这个词,如,“把水滗b í干净”“把米汤滗pié出来”,意思完全保留了古意。
8 经用、经吃、经看
“经用”为经久耐用的缩语,压缩为“经”,在徽州方言中形成了以“经”为词根的一系列词,如,“经牢”指牢固耐用,“经着”指经久耐穿,“经烧”指经久耐烧,还有“经吃”“经看”“经饿”等。同心方言中也有一系列的“经”字词,如:经用、经吃、经看、经穿、经烧、经打、经饿、经花、经使等。
9 欢喜、肝心
徽州方言这把“喜欢”说成“欢喜”,把“心肝”说成“肝心”,这种有意将词序颠倒的造词方法被公认为南方方言在构词法上的一大特点。如广州话有:欢喜、紧要、齐整、挤拥、宵夜、为因、闹热、人客、菜干、鸡公、鸡姆、猫公、猫姆。又如,汕头话有:闹热、人客、历日、鞋拖、风台、裙围、椅条、鸡翁、鸡母、猫母、猫娘。这是南方方言中常见倒序词,所谓倒序是相对于普通话而言的。指的是方言中语素顺序与普通话不同而词义相同的词。这些词的词素顺序之所以相反,是古汉语单音节词在形成双音节词的过程中出现的动摇不定的现象的遗留。大部分倒序词都能从古籍特别是近古话本、小说中找到例证。[4]
在同心方言中也存在不少的倒序词,有些是回汉通用的,如菜蔬、搅打、窄狭、言语等,大部分是回民话独有的,除日常生活用语外,多出现在经堂用语中。如:牧放(放牧)、接迎(迎接)、立站(站立)、恕饶 (饶恕)、言语(语言)、忘遗(遗忘)、迹印(印迹)、现出(出现)、求乞(乞求)、怒恼(恼怒)、秽污(污秽)、康健(健康)、良善(善良)、路道(道路)、细详(详细)窄狭(狭窄)、照依(依照)、加赠(增加)、知感(感知)、知不道(不知道)、菜蔬(蔬菜)、搅打(打搅)等等。詹伯慧先生在《现代汉语方言》一书中认为倒序词现象在北方方言中不常见。但实际上北方方言中也有大量的倒序词。只不过由于方言体系、语言习惯、宗教文化等原因的不同,各方言对倒序词的选择及保留使用会有差异。以上提到的同心方言中的倒序词有些我们在近代白话作品中可以找到依据。如:
窄狭:元杂剧《赵氏孤儿》第一折:“悄促促箱儿里似把声吞,紧梆梆难展足,窄狭狭怎翻身?”
知不道:《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五回:狄员外说:“家里娇养惯的孩子,知不道好歹,随他罢。”《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十回:“知不道他那心腹,见了他也就心惊,也就心惊,久下来,才倾心吐胆把你敬。”
知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承蒙相公夫人抬举,人非木石,岂不知感?”《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这一门亲,蒙老哥亲家相爱,我做兄弟的知感不尽。”
照依:《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
加赠: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模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赠,以逞其技。”
南方方言中保留的倒序词是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的遗留,那么,北方方言中的倒序词现象无疑也是古汉语的遗留现象。古语词可能在各个方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保留会更长久、更牢固,这会使我们误以为倒序词现象可能是受其他语言影响所致,正如詹伯慧先生曾认为粤方言中存在的倒序词现象是吸收壮侗语的结果一样,我们可能会推测存在于同心回民话中的倒序词也可能是受阿语或波斯语语序的影响。的确大量的倒序词在《古兰经》译本中出现,比如上面提到的倒序词中,“照依”一词在《古兰经》中特别普遍,如:“你们归信着,照依一些人归信的那样!”口语中多简用为“照”。如:“照你这么说,我们就没法儿活了。”“加增”也在《古兰经》中较为多见,如:“他们得正道的那些人,主把引领加赠给他们,与主把他们的虔敬赐给他们。”同心回民话中保留如此多的古语词,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的回回先民在放弃原用语转用汉语的过程中,受到近代官话系方言特别是秦陇方言的深刻影响。秦陇方言是秦汉、隋唐时期汉民族共同语最重要的基础方言,其方言土语中必然保存大量的古代“通语”成份。因此,同心方言中的古语词完全是近代汉语甚至是古代汉语的遗留,特别是倒序词现象。这也正是徽州方言词汇与同心方言词汇相似的历史缘由。同心方言中倒序词大量出现在回民话中,而且有些具有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从起源上分析,可能并没有“别同”的初衷,但从使用上来看,确实已经具有了“别同”的功能。这可以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得到解释:语词的使用强化了文化的概念。[1]275其实也可以说是宗教文化的概念强化了词语的使用。总之,宗教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这种作用的结果也只能是强化古语词保留,而并不是从外语中吸收或借用。当然不能否认,由于宗教的影响,同心回民话词汇系统中的确有一部分词是从外语中借用来的,这部分借词本文未涉及。
[1] 张安生.同心方言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12.
[2] (美)爱德华·萨皮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97.
[3] 江声皖.徽州方言探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58.
[4] 林伦伦.试探广东诸方言倒序词产生的原因[M].汕头大学学报,1987(1):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