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馆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功能价值探究*
2012-02-15李全喜许萍丽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北京100876
李全喜 许萍丽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6)
农民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从整体来看,农民政治参与程度不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本文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以农民政治参与为切入点,在解析农民政治参与和农村图书馆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析建设农村图书馆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功能价值。
1 农民政治参与和农村图书馆释义
1.1 农民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行为”[1]。从政治哲学角度看,参与是一个基本的实践体系,涉及到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基础、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方式、政治参与环境等内容。因此,农民政治参与实际上就是参与主体(即农民)以一定的方式对与农民利益相关的政府决策进行影响的政治行为。
1.2 农村图书馆
在众多关于农村图书馆的界定中,笔者认为黄体杨的解释较为科学、合理,他指出,“农村图书馆是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资助建立的,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在农村地区,为广大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服务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室)。”[2]学界普遍认为农村图书馆是整个图书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图书馆的一般属性和特征,承载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3]等职能。
2 农村图书馆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功能价值
2.1 激发农民政治参与意识
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农民在实践中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逐渐形成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离不开农民所接受的教育、学习和培训,而且都需要依靠一定的知识载体。对于学历为中学以下的农民群体来说,农村图书馆是保障其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直接平台。通过在农村图书馆的学习,农民能够逐渐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参与是保障其权益的重要途径。
2.2 夯实农民政治参与基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满足吃、喝、住、穿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4]。可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既是农民政治参与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农民政治参与的逻辑终点。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农民增收中的功能日益彰显。这意味着农民增收除了要依靠政策优势之外,还应该走优质、高效、持续的现代科技农业之路。这需要农民由传统的体力型结构劳动者向现代的知识型结构劳动者转变。而在广大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就宣告了农民正规学历教育的结束,因此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型的成人教育和综合知识型的继续教育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农村图书馆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知识海洋,任何有学习需要的农民都可以在这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农村图书馆“为广大农民送去各种书刊,引导农民多读书、读好书,为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了保障,不仅防止了农民原有知识的衰减,又增加了新的知识”[5]。农村图书馆使广大农民走上“以知识促增收”的科学发展道路,进而为其政治参与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3 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素质
农民政治参与不仅与农民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相关,而且与农民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农村图书馆有助于农民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农民通过在农村图书馆阅览党刊、党报和研读党建方面的理论著作,能够准确地理解党和政府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有助于农民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增强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感,进而使农民的政治人格得到重新塑造。第二,农村图书馆有助于农民形成正确的思想素质。由于农民长期以来受小农意识的影响,易于从自我出发,关注自身利益,忽视整体利益;易于从经济角度看人生,偏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协调统一;易于受“务实求验的经验思维、否认发展的循环思维和执两持中的中庸思维”[6]的制约,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农民通过在农村图书馆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够从整体上看世界,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从单一追求转向全面发展,从小农思维转向系统思维,从而增强开拓创新的信心。第三,农村图书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一些农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只顾追求自身利益,忽视应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农村图书馆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图书能够帮助农民了解更多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有助于刺激其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第四,农村图书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我国农民数量多、居住分散,这增加了全国性农民普法教育的难度,导致一些农民的法制观念淡薄。农村图书馆能够为农民提供法律方面的图书和一些法律人士的讲座、报告,使农民懂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要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五,农村图书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在农民政治参与实践中,一些农民对政治参与不感兴趣、持消极否定的态度,一些农民在政治参与中采取观望的态度、缺乏主见,一些农民存在“随大流”、“搭便车”行为。农村图书馆有助于培养农民科学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鲜明的个性,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
2.4 改善农民政治参与环境
农民政治参与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承载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人与社会的制度环境、人与他人的组织环境、人与自我的精神环境。在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方面,以往农民过分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对农村生态环境未给予应有的伦理关怀,使农村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在人与社会的制度环境方面,农民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我国农村虽然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但在选举的过程中,走过场、贿选、不尊重选民和代表意愿等一系列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7]。在人与他人的组织环境方面,目前农村缺少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政治参与组织。尤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这种问题更为突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导致了个体经营的独立性,农民间的联络逐渐淡化,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严重滞后”[8]。这样一来,农民很难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导致农民利益申述渠道变得相对狭窄。在人与自我的精神环境方面,农民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前,“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相对封闭、单调,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封建迷信活动、农闲时期的聚众赌博活动,甚至打架斗殴等不良社会现象”[9]。通过在农村图书馆的学习,农民逐渐能够感受到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了解基层民主政治参与的程序,全面把握与农民政治参与相关的制度规定,认识到离散性的生活方式、分散性的劳作方式、单一性的利益申述无法实现其政治参与目的,进而促使农民增强合作意识。同时,农村图书馆把“精神食粮送向农村,用文化知识、科技信息弥补农民内心世界的空虚,解决他们文化上的饥渴”[5],从而“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用与利用的差别,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实现乡风文明”[10]。可见,农村图书馆有助于农民摒弃农村的恶风陋俗,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政治参与环境。
2.5 创新农民政治参与方式
农民以往在维权时主要采取沟通交流、法律诉讼、上访(往往是越级上访)、抗议、静坐等方式,甚至通过一些群体性事件进行维权抗争。这样的政治参与方式一方面体现出农民对基层干部公信力的认同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体现出农民政治参与方式、方法匮乏。通过在农村图书馆的学习,农民可以知晓政治参与包含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4个环节,并在选举环节通过选举农村政治精英来保障自身利益或直接参加农村民主选举,在决策环节正确行使自己的参与权并积极参与农村政治决策,在管理环节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和村民自治的方法并通过正常的管理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监督环节通过平等免费的(农村图书馆)服务获得民主信念及参与社会管理所需的知识[11]、增强监督主体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监督方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农民还可以通过农村图书馆学习计算机知识,并通过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生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结 语
上述各农村图书馆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功能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关系。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科学发展、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是高度重视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因此,我国应以政府为农村图书馆建设主体,以社会关切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条件,以农民参与作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动力,以功能发挥作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支柱,切实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使农村图书馆在农民权益维护和利益保障方面永放光彩。
[2]黄体杨.我国农村图书馆(室)界定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08(2):86-89.
[3]杨玉麟.论农村图书馆的概念与职能[J].图书馆界,1999(1):24-26.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8.
[5]赵海青.农村图书馆的作用和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1(3):54.
[6]袁银传.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94-105.
[7]陈士玉,刘 彤.新农村视野下我国农民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理论探讨,2010(6):30-32.
[8]彭桂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政治参与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9(6):14-15.
[9]陈昊琳.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7):23-26.
[10]陈伟丽.建设新农村务必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1(6):90-92.
[11]魏建琳.农家书屋价值解读及长效机制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