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

2012-02-15

图书馆学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

肖 捷

(武汉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15)

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使传统图书馆形态发生巨大变革,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在全球的发展如火如荼。当数字信息、数字电视、网络游戏、网络休闲等文化信息产业日益发展,搜索引擎、数字文献、专题数据库、学科知识平台乃至虚拟参考咨询逐渐取代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主要途径之时,图书馆只有立足服务,不断改变服务理念、更新服务内容、扩充服务方式,将资源能力转化为服务魅力,才能使图书馆在激烈的网络信息服务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得社会读者的认同,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初衷和目的。

1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199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成立专门小组,开始跟踪国际数字图书馆研发进展,此举标志着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的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过程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军队系统数字图书馆等几大重要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已开始为用户提供服务,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也逐步深入、颇见成效[1]。2011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共同组织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这是继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施之后,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其核心内容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形成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并借助全媒体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截至2012年5月,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已实现与15家副省级以上图书馆的虚拟网联通,其中浙江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基本实现全省联通。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在资源建设、软硬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都为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2 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影响力

根据中国网站排名2012年7月26日统计数据显示: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已基本确定其作为互联网入口的地位,使用排名在百名以内;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商业数据库是人们查找学术性信息的首选网站,使用排名在千名上下;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数字图书馆,排名在15947名左右;地区性和地方性数字图书馆排名多数在2~200万间,访问者相对较少,访问量不稳定。在网络遍布全球,网络信息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及网络服务机构不断扩张的环境下,数字资源服务早已不是图书馆的“专利”,甚至在公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上远不及部分网络信息服务者。数字图书馆要想实现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关键在于能否发挥自身的优势,转变服务理念,构建新型服务方式,把握公众关注目光,满足读者对各种信息资源的需求。

3 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实践与启示

3.1 与全媒体技术相结合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

3.1.1 基于全媒体技术的“文澜在线”服务

“文澜在线”(即杭州数字图书馆)整合了杭州地区城域网、移动数字电视网、移动多媒体网三大网络,形成了“三网融合”的网络综合服务新平台,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电视、手机等多媒体传播渠道提供服务的新模式,尤其是电视服务终端的推出在全国数字图书馆服务应用中尚属首例。

杭州数字图书馆三大平台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分别侧重不同的项目,提供富有特色的服务。网站平台以各层次市民为目标人群,设有文化资讯、资源检索、参考咨询、心随阅动、视听专区、在线图展、培训教育等9大栏目,涵盖多学科的数据库资源服务,是集中体现现代图书馆文献收藏、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和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手机平台利用其及时互动性和强制携带性的特点,以上班族和年轻人为目标服务群体,提供在线阅读和图书馆活动信息动态播报的特色服务。电视平台主要以中老年读者和周末休息在家的人为目标人群,页面设计简单、易操作,提供69个主题系列的视频资源以及大量的数字杂志阅读服务。“文澜在线”全媒体、多终端的服务方式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随身使用图书馆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对不熟练或不习惯使用计算机、手机的老年用户通过电视这个大众平台也将其纳入到了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范围中,扩大了数字文化服务的人群覆盖面[2]。

3.1.2 突破单一的网站服务模式,拓宽数字图书馆服务渠道

随着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传播领域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服务(及运营)机构采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通过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以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体内容[3]。杭州数字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它通过提供多方式、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让受众获得更及时、多角度、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为实现公共数字文化全民共享的目标,数字图书馆服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网站服务,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提供覆盖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的全媒体数字图书馆服务,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将新技术应用与提高服务能力密切结合,尽可能多地扩大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3.2 整合不同类型图书馆资源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

3.2.1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创新机制:实现区域均等化信息服务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是国内首个为社会提供免费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和国内首个综合性、跨系统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它是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各在甬高校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及广大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形成了实现全市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决策管理与运行机制,以跨系统的联席会议形式,组织协调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向市域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立了由若干个政府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决策管理,为集约使用财政资金、避免重复建设、调度整合各方资源、协调服务城乡社会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建立由全市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信息研究院组成的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负责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建立了由跨系统的学者组成的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专家组,负责对项目建设与服务的决策咨询。通过建立由政府主导、跨系统组成的区域图书馆联盟并将其作为服务主体,形成宽覆盖、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服务均等化机制,实现了区域信息均等化服务,服务对象只有地域限制,没有身份限制,实行公平服务,服务对象惠及各类企业和广大城乡居民,缩小了城乡及不同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效推动了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进程。

3.2.2 突破单一服务主体的建设模式,打造宽覆盖、高效率、低成本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我国现阶段,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较显著的建设成效,但由于各自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限,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而单个图书馆要想向全社会提供均等化服务都普遍缺乏雄厚的信息资源、人力和技术保障。发达国家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启动、发展、管理、协调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政府宏观的调控和协调作用非常重要。宁波市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大胆解放思想,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三大系统图书馆联合起来,按照“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原则与要求,全面推进宁波数字图书馆建设,走出了一条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四位一体”,共同合作、共同促进的道路,也为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发展方向。

3.3 融合传统图书馆优势服务创新开展数字图书馆服务

3.3.1 上海图书馆网上展览服务实现传统服务数字化转型

上海图书馆“网上展览厅”运用Flash技术,编辑制作了近30个网上展览,实现了读者足不出户就可欣赏上图曾经举办过的各种艺术展览,从而实现展览资源共享,在数字环境下走出了一条探索与创新之路。

21世纪初期,上海图书馆的展览业务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在业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自主策划的展览越来越多,收藏积累的展品也逐渐丰富。2005年,上海图书馆“网上展览厅”面世,通过策划展览——积累藏品——全国巡展——网上展厅,进行了“复合型图书馆”展览服务的有益尝试,服务采用以图形和动画为主的整站式Flash技术,通过网上展览的设计过程对展览品再次创造,让原本平实无华的展品因为新颖的展览形式而增加新的观赏乐趣。同时,“网上展览厅”能让精品展览展出周期得以延长,进一步扩大展览的受众面,有利于展览文献资料的保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展览与数字化服务相融合延伸出的网上展览,会发展出更加多样的表现方式,会受到更多读者朋友的喜爱,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4]。

3.3.2 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延伸图书馆品牌服务

以图书馆传统服务为依托,创新品牌活动开展网上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又一途径。品牌活动是图书馆服务优势所在,图书馆在长期的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人气,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品牌文化。探索传统服务手段向数字化服务模式转型,上海图书馆在网上展览服务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既能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形成特色,也能让传统服务模式在数字化服务领域得到很好的拓展和延伸。

与传统图书馆不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更加开放、竞争性更强的社会环境,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数字图书馆建设效果的终极标准。与全媒体技术相结合拓宽服务渠道、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开展多主体共建共享服务、在数字环境下延伸传统服务……许多图书馆在创新服务建设中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之路。数字图书馆只有以创新服务作为重要突破口,建立起自己的服务优势领域、甚至专属领域,才能在众多的网络信息服务者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和社会价值。

[1] 申晓娟,赵悦,胡洁.2005-2009年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3-4):1-14.

[2] 杨向明,寿晓辉.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2):77-79.

[3] 百度百科.全媒体[EB/OL].[2012-06-23].http://baike.baidu.com/view/1491255.htm.

[4] 赵继海.论区域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51-54.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
答数字
订阅信息
数字看G20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