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2012-02-15田野
田野
(西丰县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400)
田 野 女,1973年生。副研究馆员,馆长。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三网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将对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效率等产生深刻影响。图书馆如何面对新局面,利用好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新媒体,有效传播信息资源,为更多用户提供方便、快捷、智能的服务,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
1 三网融合概述
1.1 概念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通过技术改造,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享网络格局,并能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三网融合是促进网络融合发展、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它不仅能将现有网络资源有效整合、互联互通,还能形成新的服务机制和运营机制,并有利于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政策法规的相应变革。
1.2 背景
1996年,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开启了三网融合时代之先河,此后,各国对三网融合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技术改造、法律法规制定等,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迅猛发展。为顺应国际通信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我国也提出了三网融合发展规划。2001年3月,“十五”规划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中再次提出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中再度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1.3 优势
三网融合是由数字化技术催生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存储、管理、传播、利用的传统方式和方法,为知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优势:①方便快捷。三网融合后,即“一线入户、三屏合一”,人们将更便捷地享受信息服务,用一条线路就可以实现通信、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即时浏览、上传、下载信息的个性化需求。②内容多样。三网融合后,人们享受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更为丰富,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③经济实用。“一线入户”极大地减少了基础建设投入,简化了网络管理,降低了维护成本;“三屏合一”可以使用户通过有线电视网打电话、上网,也可以通过电信网看电视,即网络融合消除了不同终端接收信息的差异,节约了用户购买网络终端设备的资金投入。
2 三网融合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2.1 扩大服务范围
传统的图书馆由于受馆舍、时间、空间、文献传递方式等条件限制,辐射范围有限,用户相对固定,往往局限于图书馆所在地域范围内。三网融合后,图书馆的服务平台增多,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视等不同终端,在上班途中、办公区域、休闲户外、家中居室等不同场所自由登录图书馆,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提供的资源与服务,享受阅读快乐。尤其对于因经济落后而导致信息不畅地区的用户,只要拥有电视机和机顶盒就能够充分享受全时空的数字资源服务。三网融合有效缩短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服务的免费、无限制和无障碍,彰显了信息公平,使图书馆真正呈现出“泛在”的状态。显而易见,三网融合将使图书馆的用户数量激增,服务范围无限延伸。
2.2 创新服务方式
三网融合下的图书馆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图书借阅方式,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藏、借、阅、管”上,还能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等多种平台大力推广馆藏信息资源。三网融合是一种服务方式的创新,能充分发挥各个平台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应借助三网融合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针对不同终端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如对于网站用户,可以提供书目查询、预约续借等个人图书馆服务;对于手机用户,可以提供简短、即时的时政信息和娱乐信息;对于电视用户,可以提供名家讲座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同时,图书馆还应着重挖掘潜在用户,并根据用户的兴趣倾向、检索历史等主动提供信息推送服务。
2.3 丰富服务内容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网上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方面,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更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用户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将会无从选择,甚至陷入信息迷茫的境地。图书馆作为存储、整理、加工文献资源的专业机构,应以三网融合为契机,注重服务内容的多元化、规范化和个性化。首先,图书馆应加快数字化建设,在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整合数字资源,不断更新信息、充实内容,利用新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容,如移动数字图书馆、数字电视、手机报等;其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需求个性,将各种分散、杂乱、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从中提炼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信息,为用户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和知识导航服务,进而开展“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特色跟踪服务,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2.4 提高服务效率
三网融合后,全时空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阵地服务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任何一个终端设备实现跨库链接与智能检索,获取所需资源和在线服务,从而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如用户无需注册即可通过图书馆门户网站免费获取各种数字资源;所有图书馆的注册用户,都能通过数字图书馆的手机平台享受信息服务;所有有线电视用户可以足不出户24小时点击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也就是说,三网融合下的图书馆可以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做出及时反应,使图书馆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并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3 三网融合下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举措
3.1 加快资源建设
三网融合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网络平台,首先,图书馆在浩瀚的知识信息中要遵循标准规范和协议来收藏、整理、加工信息资源,加快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资源的馆藏化,并将二者有效融合,为用户提供同步、一致、实时的信息服务。其次,三网融合后,用户对于各类信息的需求将会急剧增长,所需信息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图书馆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建设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社会化图书馆,加快馆藏信息的挖掘和利用。第三,图书馆为了使延伸服务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应重新组织并对署资源,加强馆藏资源的多样化、学科化和特色化建设,并对其进行收集、开发、整理、加工、编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解决有限的信息资源与无限的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
3.2 提供技术支持
图书馆实现三网融合后,多媒体信息将占据数字资源的绝大部分,相较于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对存储容量和传输带宽的要求将更高,云计算技术为数字图书馆处理多媒体信息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图书馆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强大的计算和存储功能联合多家图书馆搭建云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单一图书馆的负担,还可以避免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数据意外丢失的风险。同时,应配套建设无线网络,使无线信号覆盖整个图书馆,以便提高信息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满足用户大容量传输的信息需求。此外,还应制定统一的转换技术以及技术规范,实现元数据整合与跨平台统一检索,真正实现三网融合。
3.3 开展延伸服务
三网融合不仅是资源融合,更重要的是服务融合,使其具有覆盖范围广、终端可移动、内容大众化等特点。图书馆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推陈出新,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的多媒体服务,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3.1 网络平台服务
当今网络的深度发展使得互联网用户急剧增加,图书馆应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加快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立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打破时空限制的知识网络系统,并通过可扩展的知识网络向各层次用户提供书目查询、预约续借、新书推荐、信息导航、资源检索、浏览下载、参考咨询、培训教育、馆内动态等个人图书馆服务,以及涵盖多学科的数据库资源服务。此外,图书馆网站还应借助云计算技术,建立图书馆联盟,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构建免费、开放、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体系。
3.3.2 智能移动服务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速率的大幅提升、资费的逐步下调,手机已成为最普及、最便捷的信息获取工具。智能移动服务利用手机及时互动性和强制携带性的特点,成为三网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的优势,建立移动图书馆,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以无线接入的方式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如利用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功能,用户可以接收图书馆发出的逾期提醒、新书推荐、馆内活动等信息;利用手机的上网功能,用户可以登录移动图书馆进行书目检索、图书续借、预约取消、欠款查询等操作,以及自助完成用户注册、注销、借阅证挂失等个性化服务;利用手机的可视化功能,用户可以与咨询馆员进行远程可视咨询,享受全天候、不间断、无限制的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完全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延伸服务,为用户提供实时、有效、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扩大数字图书馆的辐射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层次,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3.3.3 数字电视服务
有线电视网在中国起步较早,是高效、低廉的综合网络,具有频带宽、容量大、功能多、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已成为覆盖范围最广、受众最多的信息传播平台。在三网融合环境下,一定能使更多的用户通过数字电视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使馆藏信息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电视图书馆的页面设计应尽量简单、易操作,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电视直接享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电视图书馆主要提供书目查询、预约续借、活动预告、视频点播、数字杂志阅读等服务。由于电视直观性强、清晰度高、屏幕大等特点,以及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如课堂教学、学术报告、名家讲座等,最适合开展视频点播服务。这对于身体状况不佳、计算机操作能力差的年长用户,可以满足其足不出户即可参与阅读的需求。
除上述延伸服务外,图书馆还应:①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利用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提供在线服务,满足用户各种需求;通过社交网络、博客等新平台,发布最新馆内信息、主题活动等,吸引用户广泛参与;完善网站资源导航及检索功能,使信息增值服务与用户自助行为相辅相成。②创立服务品牌。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应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服务特色,形成服务品牌,如读书栏目、专题讲座等,以提高社会关注度和用户占有率。
3.4 加强人才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网融合时代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能否达到最佳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对馆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通过职业培训,充分调动馆员服务的积极性,使其思想境界、工作态度等发生变化,主动融入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中;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激发馆员的学习热情,使其知识结构、职业素质不断优化提高,集知识、能力、素养于一身,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参与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等,在馆内实现知识共享,促进馆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三网融合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5 加大宣传力度
知识经济时代,用户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不断延展,不再依靠单一的图书馆,且获取的手段、方式、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针对这些特点,要求图书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大力宣传三网融合后图书馆开展的延伸服务,及其信息内容、人才优势、技术力量、业务范围、服务功能等,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建立安全可靠、功能完善的一体化网络;吸引更多的用户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享受图书馆免费、无障碍、无限制的延伸服务。
4 结语
总之,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中,图书馆作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承的社会文化机构,应以创新发展的思维,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利用馆藏资源和技术设施等优势,在图书借阅、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阵地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功能,努力实现“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美好愿景。
[1]刘芳.浅谈三网融合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1):27-29.
[2]王丽华.三网融合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7):13-14.
[3]张轲,陈能华.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模式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34-35.
[4]周婉萍.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0(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