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南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及一体化发展研究

2012-02-15武俊昊金向红王国志

体育科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城乡农村体育

武俊昊,金向红,王国志

(1.常州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常州213002;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苏南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及一体化发展研究

武俊昊1,金向红1,王国志2

(1.常州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常州213002;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理论依据和内涵进行论述,对城乡体育发展的体制、财政投入、公共体育服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差异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规划,构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组织管理一体化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融资途径等措施,推动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苏南;城乡体育;差异;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缩小农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加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体育工作的法规及方针政策,有关城乡体育发展的举措,为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契机,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化。[1]

近几年,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体育需求不断扩大、需求层次更加多元,但城乡体育发展差异显著。苏南城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已具备带动和支持农村体育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在苏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继续保持城市体育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体育的发展,使城乡体育资源配置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化,缩小城乡体育发展差距,构建科学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体育,这对于苏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率先实现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内涵

1.1 城乡体育一体化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体化”是指“把有分离状态的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两个及多个事物转化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状态”。[2]城乡一体化思想来源于圣西门“城乡人们和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和傅立叶“和谐社会没有城乡对立,城市与乡村是平等的”,城乡一体化概念源于恩格斯的“城乡融合”。埃比尼泽·霍华德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一词,芒福德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观,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一体化”思想。社会学和人类学界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社会形态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与农村必须逐步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有机融合。[3]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直接理论依据是西方早期“城市规划城乡一体化”理论,它强调城市规划建设中城乡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关联发展以及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1.2 城乡体育一体化内涵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破分离发展的体制,通过建立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及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形成城市体育带动农村体育,农村体育支撑城市体育发展的格局,使城乡体育均衡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1]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不是城市“化”农村,按照城市体育的发展模式,发展农村体育,也不是农村“化”城市。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也不是搞平均主义,城乡体育不是在同一时期按照一个速度同等同步发展,而是强调城乡体育发展机会均等,城乡体育在保持各个特征和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城乡体育均衡发展。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是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不断优化、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城乡体育整体规划布局、政策调整、资源合理配置等方式,使农村享有同城市同一的政策和制度,缩小城乡体育发展的差距,使城乡体育和谐、一体化发展。

2 城乡体育发展的差异

2.1 城乡体育发展的体制、政策的差异

由于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社会和经济结构”的体制。秉承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优先发展的理念,使得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长期存在直接影响城乡体育资源供给的均衡化。

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城乡居民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城市体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管理网络体系和社会指导员队伍,城市居民享有更多公共体育服务的机会,而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农民基本的健身条件难以保障、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村民的体育健身活动不能正常有序开展,大多数农民难以享受到公共体育服务,农民体育锻炼方式单一,参与体育健身的人群总量较低,农村体育整体发展处于较低水平,这是城乡二元体制在体育领域的外在表现,是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二元社会结构人为地限制了农民的基本权利,造成城乡不平等现象,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5]农村体育滞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改变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下的限制性政策和制度,改变城乡体育发展享受政策不统一的现象,从体制和政策上保障和侧重发展农村体育,只有城乡体育发展更加协调,农民体育权益得以保障,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2.2 城乡体育财政投入的差异

在城乡体育财政投入上,城市体育发展得到财政优先支持,而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城乡体育财政投入差距显著。

市、区政府投入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不断增加,主要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竞技体育竞赛、训练,居民小区、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公园、绿地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融资模式,城市体育得到较好的发展,而资金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村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瓶颈。县(市)政府作为农村体育事业经费投资的唯一主体,[6]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涉及国计民生经济发展、道路等基础重点项目上,很少涉及农村公共体育事业,而作为具体管理农村体育的乡镇级政府并无财权,镇级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开展体育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由于资金的原因,农村体育设施严重缺乏,村庄的体育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农民的基本健身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资金的短缺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实现城乡体育发展的均衡化还要依赖于公共财政投入。因此,应统筹城乡财政分配,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2.3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差异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城乡经济水平发展的差距,以及“重城市、轻镇村”体育资源配置理念,造成了市区、县(市)和镇村在体育设施配置、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人口相对数量等方面发展差异显著。城市体育在政策、资金、场馆、组织等方面都得到了保障和落实,而农村基础体育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公共体育服务严重缺失。

市区和县(市)居民享有较为完善体育场馆、体育健身设施和更多公共体育服务机会,日常的体育健身和体育文化需求能得到满足,而镇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简单体育设施,行政村只拥有篮球、乒乓球为标志的体育设施,自然村庄的体育设施、体育组织、健身指导等公共体育服务还处于空白状态,镇村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还不健全,镇村的体育活动难以有序经常开展,体育的组织管理上存在明显的城市优先,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配备、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严重失衡,农村农民享有的公共体育服务的机会、结果及选择面上远低于城市居民[7]。

2.4 城乡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差异

城市体育主要有竞技体育和以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群众体育,市体育局属下有多个训练基地和体育社团,市街道建有体育健身俱乐部、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站等健身组织,社区居委会建有体育健身指导站(点),形成了市、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体育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形成级级有人管理,层层有人负责的协调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苏南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是按照中央总体发展目标和政策,根据层级化的行政体系分配任务,最终由县(市)体育局、镇(乡)级文化站负责实施,并在镇级设立体育辅导站,形成了由乡镇文化站为主导,老年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等体育组织为辅的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但直接负责农村体育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镇文化站,只是完成县(市)体育组织布置的任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管理功能和职责。体育组织以老年体育协会为主,几乎没有为镇村农民体育健身服务的体育社团,镇体育辅导站则有名无实,无具体进行项目指导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村庄体育健身活动制度上是由村委会干部分管、文化协管员具体组织与实施,但实际上村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处无组织管理的状况,由于责任没有落到实处,对农民体育锻炼的组织、引导和指导严重不足,从而形成了农民体育健身的组织、领导和实施的真空,这种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和村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缺少,使镇村体育健身活动难以正常有序开展,这直接制约农村体育全面、持续发展。

3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策略

3.1 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规划,缩小城乡体育差异,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城市和农村体育发展水平差异的本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影响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8]。农村体育发展的滞后已影响到我国体育强国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想较好地实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要改革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城乡体育发展政策,从制度上逐步消除城乡体育的“二元化”,改变城乡体育分离发展的局面,转变“重市区、县(市),轻镇村,忽略村组”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把城市和农村体育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一个具有全局性和长远约束力的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规划。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体育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城乡体育均衡、协调发展。

在统筹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扶持或侧重发展农村村庄体育。乡村体育是城乡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县(市)政府应确立乡(镇)体育发展目标,将体育工作纳入乡(镇)干部考核政绩机制,乡(镇)政府应把村庄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乡镇社会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确立具体发展目标和计划,从制度上保障乡村体育的发展,改变农村体育发展滞后的状况,逐步缩小城乡体育发展的差距,使城乡体育均衡、协调发展,朝着城乡体育一体化方向推进。

3.2 构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体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缺失,城乡体育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这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应统筹发展城乡体育事业,均衡配置城乡体育资源,扩大公共体育服务覆盖面,不断缩小农村农民和城市市民在公共体育资源享用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差距,促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构建市、县(市)、镇村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体系,建立城市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领导小组,组织管理和完善城乡各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民间体育组织和社团,推动各类体育组织和单项体育运动协会向农村覆盖延伸,加强镇村体育组织和体育协会建设,镇(乡)设专门的体育组织和管理者,统一协调管理镇村的体育组织管理工作,促进城市与农村体育组织化一体化建设,朝着城乡体育组织管理一体化方向迈进。

拓展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到村庄,建立城市社区和镇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市场化经营、个人认养维护等途径,强化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改变只进行体育设施建设,而无管理、维护的状况,使城市社区体育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得到制度化、可持续化发展,使城乡体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并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3.3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途径,推动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农村体育的发展还要依靠政府政策保障和财政倾斜,统筹发展城乡体育的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投入,缩小城乡体育在财政投入的差距,实现城乡体育发展财政支出的均衡化。

省、市、县(市)应加大发展农村体育事业财政的投入力度,通过强化政府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服务扩展到农村村庄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央、省、市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专项补助一定要落实到位,体育彩票公益金应当优先或侧重镇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市、县政府应增加对农村体育投资比例,逐步形成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完善发展城乡体育融资模式,积极吸收和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发展城乡体育多元化化的融资途径,形成一种以政府拨款、社会筹集或赞助、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发展城乡体育,以市区、县城、镇(乡)、村组块状横向联合为基础,逐步形成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融资体系。

3.4 构建城乡体育组织管理的一体化体系

苏南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是由县(市)体育局管理和监督,以镇级文化站具体管理、老年体协为主,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这种基层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制约农村体育的发展,镇村体育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民间体育资源难以发挥和得以挖掘,成为影响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基层体育组织是对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职能的必要补充[5],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和提高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实行必要的措施促进镇级文化站、农民体育协会等基层体育组织完善与提升,构建城乡体育组织管理一体化体制,为农民的体育健身积极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满足村民体育健身需求。

建立市、县(市)、镇(乡)、村委会纵向统一领导机构,实行对城乡体育组织统一管理,从体制上确保城乡体育均衡发展的组织制度保障。通过经常开展城乡体育资源整合、城乡联动的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镇村村民日常体育健身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城乡体育一体化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使农村体育切实得到发展,形成城乡体育互动交流的长效机制,使城乡体育组织管理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村庄,因为大多数农民居住在村庄,只有村庄体育发展提高了,农村体育才得以真正发展提高。农民农业外务工,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以及农民市民化并没有随城市化、城镇化不断加快发展的同时,而得到同步提高等问题,给农村体育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城市大量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也给城市体育发展带来新的课题,城乡一体化发展受社会、经济、政策、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农民观念的改变、体育意识的提高等绝非朝夕之事,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并非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城乡体育发展的差距,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需要长时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

[1]骆秉全,郑飞.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11),24-32.

[2]黄健,谢忠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94-96.

[3]陈文胜.陆福兴.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推进城乡一体化[EB/OL].(2011-01-08)[2011-10-09]http://theory.people.com.cn/GB/82288/83853/83865/15825901.html.

[4]刘巍.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69.

[5]、[9]李萍美.新农村体育服务模式建构[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17-20.

[6]吴建强,张宝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9-13.

[7]宋昱,邹玉玲,仇飞云.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视域下的“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06-209.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WU Jun-hao1,JIN Xiang-hong1,WANG Guo-zhi2
(1.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Jiangsu 213002;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uzhou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21)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with the main adoption of literature study.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the system,financial input,public sports service,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urban and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It is to push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orward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with the measures,develope in a well coordinated manner through overall planning,integrate system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ports,and build a diversified financing ways.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urban and rural sports;difference;integration

G 811.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7413(2012)01-0029-04

2010-10-2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BH10600110)

武俊昊(1974—),男,江苏汴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 魏 宁]

猜你喜欢

城乡农村体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城乡涌动创业潮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