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2012-02-14

天津药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微丸丙基缓释片

侯 婷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MH)是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其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机制,而降低空腹血糖,同时调节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作用,提高肝脏以及骨骼肌和脂肪组织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能有效地抑制高血糖却不增加体重和胰岛素分泌量,是盐酸二甲双胍区别于其他降糖药物的显著特点。因其不良反应较小,广泛应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盐酸二甲双胍为极易水溶性药物,其口服吸收部位主要局限在小肠,在服用6h后胃肠道吸收完全,但生物利用度较低(50%~60%)[1],半衰期短且波动较大(0.9~2.6 h)。因此二甲双胍临床上需要大剂量多次用药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其普通制剂治疗量通常日服2次或3次,每次500 mg[2],患者顺应性差,服药后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厌食和口中金属异味、口臭等不良胃肠道反应,过量后容易引起乳酸中毒[3]。但因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和降糖作用稳定、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价格适中等优点,使得盐酸二甲双胍在临床上仍获得极为广泛的使用。

将盐酸二甲双胍制成缓释剂型后,可有效延长药效维持时间,提高疗效,降低盐酸二甲双胍的毒副作用[4]。目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剂已占据美国治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28%。国内虽已有多家药厂生产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制剂,但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提高,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制剂仍在不断的开发研究当中。现将国内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缓释片

1.1骨架缓释片 陈卫等[5]以盐酸二甲双胍为模型药物,采用骨架缓释技术,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及乙基纤维素为缓释骨架材料,通过调整缓释材料配比,制备相对刚性骨架缓释片。实验证明,单一使用羟丙甲基纤维素-乳糖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系统,不能很好的控制药物释放,而加入乙基纤维素,则可有效增加骨架刚性,减缓药物释放,使盐酸二甲双胍更安全平稳释放。

王利胜等[6]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剂工艺。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以10%PVP乙醇液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压制成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同时考查了药物体外释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品采用亲水性高分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骨架材料,遇水水化形成凝胶,由于表面药物溶解较快,当凝胶层增厚后,药物则释放延缓,故药物释放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服药后可迅速达到治疗浓度,故不用增加速释部分,缓释的药物用于维持治疗浓度,对临床治疗十分有利。

谈颖等[7]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和卡波姆Carbopol 71GNF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处方中的用量为考查因素,不同时间点累积释放度为考查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8],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处方优化进行了考查。优化处方中HPMC K100M和Carbopol 71GNF的用量分别为片重的8%~15%和10%~13%。最佳处方在各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在6%以内。自研片和国外进口片在pH为4.5、6.8和水中的累积释放度相似性因子f2分别为76.60、75.58和72.38。因此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1.2膜控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李丽杰等[9]将盐酸二甲双胍和磷酸氢钙混合制成素片,称取增塑剂PEG6000加入乙醇中,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包衣材料Eudragit RS PO、Eudragit RL PO、抗粘剂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搅拌均匀后得到混悬型包衣液,以释放度作为判断原则,采用薄膜包衣技术,对素片进行包衣。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和处方,制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转量45 r/min,流量1.5 ml/min,温度35℃,压力0.5 MPa。

1.3压制包衣法制备二甲双胍脉冲缓释片 王玉等[10]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包衣材料,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二甲双胍脉冲片。以15%可压性淀粉作黏合剂制软材,制得二甲双胍湿粒,加入1%硬脂酸镁压片制得片芯。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以 6%乙基纤维素乙醇液为黏合剂制软材制粒干燥,再加入1%硬脂酸镁均匀混合,制成包衣材料,压制包衣法压片即得脉冲缓释片。当上下层填料比例为2∶1 时释放度符合要求,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片剂迟滞时间为 5h。

1.4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 胃漂浮缓释制剂属于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具有吸收部位停留时间长,恒定速率释药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缓控释剂型的研究热点[11]。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剂型通过调整给药部位、释药速度和减少给药次数,避免了血药浓度的剧烈波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黄东坡等[12]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了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该片剂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 8 h后药物释放87%,释放时间显著延长。在不同pH值的释放介质中,该片剂均具有良好的释药特性,并无显著差异。药物通过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协同作用释放,释药动力学较好地符合Higuchi关系。夏清荣等[13]采用干法直接压片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骨架材料,以十八醇和碳酸氢钠作助漂剂制备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结果表明,该片剂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药物释放时间可达6 h以上。最优处方是每片含盐酸二甲双孤60 mg,HPMC 108 mg,十八醇10 mg,NaHCO35.2 mg,乙基纤维素14 mg,聚乙二醇(PEG 6000)0.1 mg。

2 缓释微丸

2.1离心造粒法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 秦超等[14]通过离心造粒法制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和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 Eudragit NE30D,RS30D) 作为膜控释包衣材料,制备缓释微丸,实验结果表明,离心造粒制得微丸圆整度好,有一定强度,适合包衣,包衣增重11%时所得的缓释微丸在12 h内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不受释放介质的影响,为零级释放,且12 h 释放可以达到 85%以上。并且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是非 pH 依赖的,释放机制主要是通过无孔膜扩散作用,微丸缓释效果明显。

王晓丽等[15]用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以盐酸二甲双胍、乳糖、微晶纤维素为100∶5∶3的比例,采用多功能微丸包衣造粒机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所制备的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均匀,经溶出度检测,含药微丸20 min的释放度均超过>75%,释放完全,含药丸芯基本无骨架结构,为进一步制备盐酸二甲双胍膜控缓释微丸奠定基础。

2.2流化床技术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 高春生等[16]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设备,首先制备并优化盐酸二甲双胍的载药微丸,然后通过实验考查表明,当Eudragit L100-55包衣增重在25%以上时,以水分散体为包衣溶媒并增加隔离层的工艺方法,能使盐酸二甲双胍载药微丸具有较为理想的肠溶特征。胡盛松等[17]采用目前应用广泛的挤出-滚圆方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微丸,选用Eudragit L30D-55进行流化床包衣。结果表明,制得的肠溶微丸在胃中不被破坏,而在肠中能迅速释放。

综上所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制剂能降低盐酸二甲双胍的毒副作用,减少药物在体内的积蓄,方便患者服用,减少服药次数,从而降低了治疗成本。因此,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制剂作为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1 Balan G,Timmins P,Greene D S,etal.In vitro in vivo correlation(IVIVC) models for metfor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modified-release(MR) oral dosage forms to healthy human volunteers.J Pharm Sci,2001,90 ( 8 ) :1176

2 Hu L d,Liu Y,Tang X,etal. Preparation andin vitro/in vivo evaluation of sustained-release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pellets.Eur J Pharm Biopharm, 2006, 64(2):185

3 梁莉,乔华,王婷,等.盐酸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 中国药事,2007,21(8):652

4 梅勇,李兴东. 国产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美国fortamet(R)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对比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18

5 陈卫,谢锦桃,张霖泽.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1):31

6 王利胜,周莉玲,陈秀娟,等.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的研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1124

7 谈颖,林巧平,刘春晖,等.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处方. 安徽医药,2011,15(7):817

8 吴娟,沙先谊,方晓玲.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普罗布考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1):63

9 李丽杰,王洪光,杨航.膜控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研制.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7,28(5):380

10 王玉,王洪光. 压制包衣法制备二甲双胍脉冲缓释片.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1):38

11 陈伟茂.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及其药剂制作中的实例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5

12 黄东坡,王远,陈军,等.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10):483

13 夏清荣,张维博,李绪奇,等. 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安徽医药,2012,16(6):754

14 秦超,尹莉芳,王广基,等.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中国新药杂志,2011,20(21):2069

15 王晓丽,李晓明,刘吉成. 离心造粒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微丸. 医药导报,2008,27(9):1092

16 高春生,单利,黄健,等.盐酸二甲双胍肠溶微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4):1872

17 胡盛松,黄雍,凌可. 挤出-滚圆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微丸. 中国药业,2010,19(19):35

猜你喜欢

微丸丙基缓释片
微丸的研究进展
二十味沉香微丸对绝望小鼠行为及海马5-HT系统的影响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交联聚维酮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3-叠氮基丙基-β-D-吡喃半乳糖苷的合成工艺改进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