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之路
2012-02-03李明全四川省南充市政协
文│李明全(四川省南充市政协)
目前,投入畜牧业的发展资金是养殖户的自有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发展畜牧业的资金总量少、融资难成了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农区畜牧业是农区农村经济中的传统优势产业,不仅是农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肉类食品的重要生产区域。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业态不断出现。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比较效益一再降低,弃土离乡的农民不断增多,农区养殖畜禽的农户锐减,约50%的农户不再养殖畜禽而是靠从市场购买肉类食品消费。农区畜禽养殖的数量大大减少,本地市场的肉食品供应都要靠外地调入才能保证供应。若不能稳定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带来肉食品供应紧张或酿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近年来,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离开农村不再务农,与之相伴的畜禽养殖业也被放弃;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对各种要素的配置起到主导作用,人们总是选择回报高的行业介入,畜禽养殖不再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还由于畜禽养殖周期长,一般都为半年,有的甚至还要一年才能出栏见效,加之疫病和市场风险,畜禽的养殖效益很难保证,有时还可能出现亏本。因此,不少农民选择了放弃畜禽养殖行业;再则,由于农村人口居民化和农民外出务工,一大批有劳力、有文化、有技能、有经营能力的人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家中留下的多是年迈的老人、妇女和幼小的儿童,俗称“389961”部队,他们从事畜禽养殖的能力微弱。目前,农区农户畜禽圈舍空置率高,畜禽养殖数量锐减,农区饲料资源大量被浪费。
面对目前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要面对新问题,研究新情况,不断探索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确保农区动物食品的有效供给。
一是坚持“两手抓”,稳定畜禽数量。由于我国在广大农区实行的是以家庭为主的经营形式,农业生产经营均以家庭为主,长期以来畜禽实行家庭分户养殖,并且家庭养殖是农区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形式,生产产品及副产品归农民自己所有。近年来,一些地方片面强调脱离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导致农户分户养殖的条件丧失。而一些投资新建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没有真正运行起来,存在着“有场无猪”、“有圈舍无畜禽”的“空心场”,进而出现了家庭分户无法养殖,集中养殖又无效的尴尬局面,畜禽数量锐减,市场上动物食品不能保证供应。当前,我们要结合各农区资源和生产力水平的实际,不要片面地强调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集中饲养,在条件还不成熟的地方仍然要大力发展家庭式分户养殖,坚持规模养殖和家庭分户养殖“两手抓”,使分户养殖向规模养殖平稳过渡,避免农区畜禽数量的急剧下滑,保证市场的有效供给。
二是因势利导,大力发展集约养殖。随着土地经营权的有偿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农村耕地、林地和草山草坡倾向集中,农区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已成一种趋势,农区传统的分户养殖面临着挑战。因此,在农区要适应土地经营流转的变化,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规模养殖作为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切实做到养殖规模与圈舍建设相一致,用规模化养殖增加的畜禽数量来弥补分户养殖减少的畜禽数量。
三是解放思想,探索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畜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已不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在农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畜牧业生产新的组织形式。一是要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立专业养殖公司,公司建立核心养殖场。建立示范养殖区及品种展示和实用技术推广中心,采取“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回收产品)的方式,为养殖户提供服务,调动群众饲养畜禽的积极性,这样既可解决环境污染、融资难等问题,又可以帮助农民闯市场,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二是实行租赁代养模式。政府立项扶持,由龙头企业统一修建标准化圈舍,解决一家一户分散建圈“土地难落实,融资难到位,污染难治理”等诸多问题。标准化圈舍建好后,由龙头企业无偿(不收租金)租赁给养殖农户,龙头企业对租赁养殖农户实行“五统一”的管理,龙头企业为代养农户承诺每头(只)畜禽最低盈利额,使养殖户旱涝保收;龙头企业根据经营盈利对养殖户再实行二次分利,租、养双方的责、权、利以合同书的方式固定下来,约束双方,违者承担法律责任。三是根据畜牧业资源分布优势,选择有条件的村社,集中建设标准化农民养殖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由政府立项建设,农民自主养殖,可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从而调动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四是发挥优势,开发特色养殖。为了解决农区畜禽数量急剧下降保证市场有效供给问题,各地要根据当地的有利条件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这既可发挥本地的自然优势,也可以满足养殖户的特别喜好,还可生产出许多风味特别的动物食品。在水源条件好、水域面积宽、滩涂多的地方可大力开展鹅鸭等水禽肉类产品,此类家禽饲养周期短,投入产出高,且在短期内能解决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在草山草坡多、牧草丰茂的地方要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走以草换肉的路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这样既可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动物肉类食品,又能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
五是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目前,投入畜牧业的发展资金是养殖户的自有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发展畜牧业的资金总量少,融资难成了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金融资本特别是各商业银行用于支持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比例很小,对规模养殖的贷款保证率极低,而且养殖户很难从金融部门贷款用于开展畜禽养殖。因此,在农区要鼓励社会闲散资金进入畜牧业生产,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创新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可采取企业独资、转购、转租、农户生产要素入股和“公司+养殖户”的形式建立专业养殖公司或专业合作社,鼓励社会资本和商业资本集中起来发展畜牧业,进而促进农区畜牧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稳定发展。
农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事关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市场的有效供给。各地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把农区稳定畜牧业的发展作为己任,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探索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保持农村畜牧经济的繁荣,保障农区肉食品市场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