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畜牧业》—伴我青春成长路

2012-02-03彭小年重庆市渝北区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5期
关键词:合作方堂兄陪伴着

文│彭小年(重庆市渝北区)

走在春天,青春的脚步嫩绿,但充满生机与活力。成长的脚印里,满是《中国畜牧业》的身影。《中国畜牧业》,用知识和理念,为我引一段人生向前路。青春岁月里,那些拥有《中国畜牧业》的时光是多么饱满。有《中国畜牧业》相伴的人生,岁月不会苍老。《中国畜牧业》给予我的力量,穿透懵懂伴随着成长……

因缘某种情愫,我于数年前来到现在的集团公司主管国际部事宜。集团公司是发展多年的集房地产、农牧业、文化教育业、酒店业、银行业等为一体的成熟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国际部需要涉足集团下属产业及其子公司的所有国际业务。随着我国农牧产业市场的深入发展,集团公司决定农牧产业全面展开与国际优质农牧公司的深入合作。

集团公司的农牧产业以养猪为主。公司董事会要求我主管的国际部负责与国际优质农牧公司的前期接洽与洽谈。这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与农牧产业的国际合作,我虽然有语言上的优势,可是在专业知识结构领域,却是实实在在的门外汉。公司的农牧产业体系中,有一批专业功底深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但能把专业和语言优势结合在一起的却没有。

为了弥补我在专业领域的缺陷,我向公司的技术人员请教,他们向我推荐了业界权威的《中国牧业通讯》(《中国畜牧业》前身)杂志,一时间我如获至宝,急忙把当期杂志找来细细研读,一读就深深吸引了我。里面丰富的专业知识、新鲜的行业动态、实用的法律法规、地道的建议对策、系统的经营管理理念等一大批我急需的专业知识一一呈现在我面前。当期(2007年第2期)“养猪场顾问”中《2007年猪业行情总体看好》打消了我对当时公司大力发展养猪行业的顾虑,使我觉得对公司的农牧产业信心倍增。我如饥似渴地又把以前各期的杂志都找出来一一仔细阅读,《中国牧业通讯》给了我弥足珍贵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行业信息,使我在接下来与国外同行打交道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后来2007年第19期《抓紧做好发展生猪生产各项工作,确保生猪有效供给》让我更加坚定了公司发展养猪业的信心与前景。与国外相关的政府机构和农牧企业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少同行都没有想到这么年轻的我,对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的把握也能达到令他们称羡的地步。经过与多国农牧公司的多次接触与洽谈后,尤其是2007年第21期刊登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功民老师的《美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策略简介》这篇文章,让我对美国的疫情体系有了相当了解,选择合作方时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公司董事会作为重要参考。众所周知,疫情预防是养猪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国如此完备的疫情预防体系,可以使我们与他们放心合作,并让我们在日后的公司管理中学习并效法其中可行之处。最终,公司决定了与美国方面的合作。

2008年第2期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主心潘耀国老师的《世界看好中国肉类市场》加速了我们公司农牧产业的进程,给予了我们更加有力的信心。2008年年底,公司从美国进口的第一批种猪运抵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那一刻,当我与美国专家们在机场谈笑风生时,我知道这份成功的背后,有《中国牧业通讯》至少一半的功劳。如果没有《中国牧业通讯》给予我方方面面的知识,没有专业背景的我要在当时寻找国际合作伙伴,以及在后面漫长的谈判过程中,我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是《中国牧业通讯》给予了我无畏的力量。

种猪落地重庆后,在公司养殖场繁育期间,也是靠《中国牧业通讯》提供的很多知识,帮我进一步认识了猪场的管理与技术,这些知识直接帮助了我与美国合作伙伴的深入沟通与合作。2010年第3期《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流程》等这样实用性极强的文章,让我对猪场的建设与工艺有了更全新的规范化认知。

2011年,陪伴着我成长的《中国牧业通讯》更名为《中国畜牧业》,开启了新的里程碑时代。更新的形式、更丰富的内容、更高瞻远瞩的基调,让我对新的《中国畜牧业》增添了更深的喜好。《中国畜牧业》陪伴着我新的成长,也开启着我人生的一个新平台。

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原有的模式和合作方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更高要求,为此公司决定进一步寻找国际优质合作方。新一轮的国际合作接洽与会谈开始了,我先后接洽了加拿大、法国、英国、瑞典等国的优质农牧企业。这期间,《中国畜牧业》一如既往地陪伴着我。2011年第15期“看世界”栏目《赴美国学习常见猪病检测方法的收获与体会》,让我更加认识到猪病疫情是我们这次再度选择合作方不能忽略的重中之重。2011年第16期《重庆首家数字化猪场诞生》,使我向国际潜在合作方介绍重庆养猪业发展时有了更充分的依据,并让国际潜在合作方看到重庆在养猪领域的现代化步伐。2011年第17期《法国: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更让我重新思考可持续的农牧产业发展之路,并向国际潜在合作方提出未来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还有更多《中国畜牧业》的文章,给了我诸多思想源泉。

《中国畜牧业》,一路走来,陪伴着我的成长,也陪伴着我家人的成长。我老家在江西的山区,留在老家的堂兄一直希望寻找一条致富之路,可长期苦于没有找到好的机会。我给堂兄介绍了《中国畜牧业》这本杂志,建议堂兄根据这本杂志,结合自己的思考与老家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堂兄在老家的发展之路。从那之后,堂兄也开始喜欢上了《中国畜牧业》,从中受益匪浅,并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投资小规模养猪。2012年第5期《标准化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的建设》给堂兄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堂兄的猪场如今也已经初具规模。同期《渝北区的“畜禽寄养”模式》一文,也给堂兄对未来的发展之路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堂兄为之欣喜若狂。这种模式,堂兄引入到养猪领域,拓展为“公司+农户”的模式,是一种基于现状、较短时间内可以做强做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今堂兄正与全村人为未来的幸福生活之路奋斗着。

对于一个一点都不懂农牧业的门外汉来说,一路走来,从《中国牧业通讯》到《中国畜牧业》是我人生的缩影,更是我人生的进取。我无法一一列举《中国畜牧业》留在我心底的印记,每次翻开《中国畜牧业》就是打开一页页新的希望。《中国畜牧业》,你是我人生的神往,苍茫的人生路上,因为有你,记忆和未来变成了漫天花香。

猜你喜欢

合作方堂兄陪伴着
成长相册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死于春天的树
良心的指引
昙花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正视居间合作方风险
早春
父爱在哪里?
向日葵的理想
堂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