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探讨
——选项课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

2012-01-30林辉杰梁海丹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选项竞赛教学方法

林辉杰,梁海丹

选项课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选择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进行学习。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对学生按自身学习兴趣与特长进行了分项教学,至于其中的教学方式并未作多大改变,依旧按传统形式进行。运动教育教学模式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于1980年提出,是当代美国最为著名的七种教学模式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它不仅在教学方式上别具一格,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社会适应性、情意以及终生体育观的形成方面也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现行的高校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改革选项课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1 两种模式基础理论的比较

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其形成的依据。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其基本理论的框架下产生的,并施行与贯彻其中心思想。选项课教学模式是依据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特长的不同,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施单个项目教学的教学方式。选项课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兴趣教学”、“特长教学”。体育运动项目种类繁多,不同项目具有各自的特点与要求,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长于参与和学习自身比较喜欢的和比较擅长的项目。由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选取一种或几种他(她)们喜欢与擅长的项目进行教学,会更有利于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运动教育教学模式是围绕运动项目展开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运动项目的竞赛为主线,以此展开的关于运动项目的文化、技术、战术、体能、规则、组织与管理等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热情与参与能力等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游戏理论和游戏教育。运动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具有竞争性的、模仿性的游戏才是运动,运动与游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它重视运动文化和人文关怀方面的教化。运动教育中的学习内容,来源于游戏,但必须将过于自由的、没有规则的游戏加以限定,使其在形式上适于学校教育,实现从儿童的游戏向复杂的游戏的过渡。

选项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两者都重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在学生具有较高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实施教学;不同之处是运动教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选项课教学则是侧重于在学习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甄别。此外,运动教育教学模式更加重视项目竞赛的作用,以项目竞赛促进学生学习;选项课教学模式则是将项目竞赛作为运动项目学习的一小部分内容。

2 两种模式教学目的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教学模式教学目的的比较

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方向定位,它引领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目的实现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价值。如表1所示,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专项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习惯;运动教育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素养以及运动热情为目的。两者的教学目的比较一致,基本上都包括了组织与参与专项运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专项运动的兴趣以及个体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目的的细化,是教学目的在各方面的表现。如表所示,由于在教学目的上的一致性,选项课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也是比较一致的。在运动参与方面,都是培养学生参与专项运动的热情与习惯以及欣赏比赛、组织比赛等能力;在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都要求学生掌握各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等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在社会适应方面,都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意志品质方面,都重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用于拼搏的精神。

选项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模式在教学目的与目标上的一致性,说明了两者存在一定的渊源。选项课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虽远远迟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但选项课教学模式的设立与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两者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上的一致性有利于选项课教学模式向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3 两种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比较

教学过程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的与目标,对各教学元素在时间上的安排。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实现程度。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对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范式进行探索,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所提出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在操作层面上来认识各种教学模式。

教学单元是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元素,教学过程的结构直接反映在教学单元的安排上。在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的安排主要以学习的复杂程度来确定教学单元。在阶段教学单元设计上,此教学模式基本上可划分为技术教学阶段、战术教学阶段、比赛实践阶段;在各阶段的教学单元设计上,按照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按顺序安排技术、战术以及竞赛实践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了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能、竞赛方法等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大概在18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其中技术教学占较高的比重。每周安排一个教学单元,时间一般为80分钟。

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阶段教学单位被称之为“运动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运动季,包括不同的阶段任务、教学内容等,它们紧密的衔接在一起,构建成了整个教学过程。此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着竞赛展开设计。以不同的竞赛组织阶段确定不同的运动季类型,主要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常规赛期以及决赛期等。在练习期阶段中,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或者恢复一些与专项有关的基本技术、战术配合以及竞赛的方法,建立团队小联盟等,为学生参与竞赛建立前期条件。在季前赛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竞赛组织的方法,熟悉竞赛的环境,确立竞赛中各个人员的角色等,为正规比赛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常规赛阶段,各个团队小联盟展开正式的竞赛,并且展开竞赛统计,期间可以不断巩固运动技能以及战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决赛阶段,在常规赛中成绩优异的团队小联盟之间为争夺最后冠军展开竞赛,将学习的氛围推高到最高点,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至学习中来。运动季的时间相对较长,一个运动季不少于20节课。

与选项课教学模式相比,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具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此教学模式中围绕竞赛展开教学过程的设计,有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竞赛是各个运动项目产生的源泉,其中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在以竞赛为目的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学习目的,促进其积极地学习;第二,在竞赛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对专项运动的热情。竞赛环境是一个非常好的隐形教育环境,其中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以及处理这两者关系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此外,通过积极地参与专项竞赛,能使学生对专项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培养其对专项运动的热情。

4 两种模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非常多样的,从宏观层面上看可以分为传授式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以及情景教学方法等;从微观层面上看可以分为讲解法、演示法、完整与分解法、错误纠正法、实践练习法等等。在选项课教学模式与“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中,这些方法都有被采用,只是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在选项课教学模式中,多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传授式教学方法是指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学习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教师是知识、技能等教学内容的载体,其将自身所理解、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学生。一般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或技能,学习的是知识或技能本身。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教学的效率较高,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且便于组织,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师个人特有的经验。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将知识或技能内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等的培养。

在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中,情景教学方法的使用占了较大的比重。情景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个体独立的思想与行为与环境的互动获得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在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中强调在最真实的环境中给学生最深刻的体验。学生通过在竞赛环境中自主性的学习比赛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接受竞赛环境对其意志品质、思维能力以及精神境界的熏陶。这种模式赋予情景教学法发挥其最大功效的作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发挥隐性教育因素的作用,但是不利于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传授。

5 两种模式教学评价的比较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和质量的评定,是对学生学习的效果的鉴定。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效果以及不足,为今后学习目标的确立提供参考。教学评价有很多种类,从教学过程上可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从不同的评价主体来分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他人评价等等。

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都具有其特有的功能。诊断性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设置教学目标;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更好地反映学习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内化评价的结果。

与选项教学模式相比,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具有更多的激励作用。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学评价的功能之一。

在选项教学模式中,主要侧重对学生单一技能、战术运用能力的评价,这有利于更具体地体现学生学习动作或战术的效果,但是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并不是很大。而在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其在运动竞赛中的表现,这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到在运动竞赛中获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与知识的重要性,例如技能,战术运用能力等等,能使其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技术或战术的学习中去。与选项教学模式相比,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中的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助于教学评价更多功能的开发。另外在选项教学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用于记录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于课程体系的约束,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评价等方式很少发挥作用。而在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下,围绕着长期的竞赛以及团队小联盟展开教学,在每次比赛开始前,都必须对对手以及自己的优势进行剖析,研究各种比赛的策略;在比赛结束后及时统计各项数据,分析比赛的得失,无形中就发挥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评价等方式的功能。

6 结论

运动教育教学模式与选项教学模式具有相似的教学目的与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运动参与热情、运动鉴赏能力以及相应的精神品质。然而,与选项课教学模式相比,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更加突出了“竞赛”这种各项运动中最基本的元素,使学生的学习与应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方法上,运动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突出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使用竞赛这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评价上,运动教育教学方式中的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为学生自我以及他人评价提供了突出学生主体的平台。可见,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也是今后选项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方向。在选项教学模式向运动教育模式转化的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运动竞赛体系、学习与训练课体系、评价与激励机制以及团队小联盟与配套教学的管理策略。

[1] 高航,章荣江,高嵘.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6):79~83.

[2] 王焕波.“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公体篮球课中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120~122.

[3] 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82~85.

[4] 高嵘,张建华,高航.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结构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16~119.

[5] 王雄锋,杨国庆,李笋南.美国动作教育与中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4,11(5):114~115.

[6] 吴伟.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682~1684.

[7] 戚俊娣,张晓秋. 对中国体育教育思想演变与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74:72~75.

[8] Margaret Stran, Matthew D. Curtner-Smith. Influence of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on Two Preservice Teachers’ Interpretation and Delivery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9,28(1):38~53.

[9] Michael Spittle, Kate Byrne. The influence of Sport Education on student motiv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J].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 Pedagogy,2009,14(3):253~266.

[10] Jason Lee, Dan Drane, Richard Kane. Seeing is believing: Using film for teaching issues of diversity in sport[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Tourism Education,2009,8(1):97~107.

猜你喜欢

选项竞赛教学方法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创新思维竞赛(3)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创新思维竞赛(6)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