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主血脉”谈心脑同治
2012-01-29任建歌廖佳丹宫丽鸿
张 艳,任建歌,廖佳丹,王 辰,宫丽鸿
心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卒中的发病患者中,93%发生在50岁及以上人群,而60岁以上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 325.7/10万,死亡率为886.1/10万。可见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生命及健康的重要疾病,而冠心病也以中老年人居多。心主血脉包括心主神志、心主血、心主脉的功能,主神志使气机调畅,身心舒畅;心主血的含义为心气推动血液环流不息的运行,对人体各脏腑器官具有滋养作用[1];心主脉则保证脉道滑利通畅,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基础。心气作为推动人体一身气血的原动力,心气旺盛则推动气血濡养全身组织,上荣于脑,充养脑髓,确保脑主神明,发挥正常的中枢调节作用。心主血脉的功能失调,是心脑发病的物质基础。
1 心主血脉与心脑同治
1.1 心主血脉是神志的基础 心主血脉、主神明,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脑为元神之府”,脑居颅内,为髓之海。何廉臣认为:“盖以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神志活动的产生是由脑而达于心,由心而发露于外。血脉作为连接心与脑的物质基础,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心气充沛,心血充足,鼓动有力,血运通畅,上荣于脑,脑窍得养,脑方能发挥其与心共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心之神明伤可累及于脑,脑的神明伤也影响到心主血脉的功能。所以神志功能活动失常的疾病可以通过心脑同治来治疗。临床中多种神志病变如失眠、嗜睡等多以宁心安神、醒脑开窍为法治疗。
1.2 心主血脉与经络的相关性 中医理论通过经络把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与形体连接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调节人体功能的特殊网络系统。从而实现了机体生理功能之间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在经络循行中,胸为三阴经的交汇处,脑为三阳经的交汇处。经络系统是以神经体液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发挥对人体的联系、感传、濡养和调节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达到平衡使人不得病。经络是运行气血的脉道,而气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才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濡养脏腑。可见心主血脉与经络的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当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时,会直接导致经络功能下降。濡养和调节脏腑功能缺失,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心主血脉与心脑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先从内膜开始,一般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等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伴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公认的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为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长期精神压力等,其中,高脂血症为最主要的诱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脂质沉着于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使内膜灶状纤维化,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形成粥样病灶,管壁变硬,管腔狭窄,最终引起心脑血管疾病[2]。
祖国医学认为,血、脉以及主宰二者的君主之官心,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血脉的作用,心主血脉理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脏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心的主宰控制下,以心气为动力,以血脉为物质基础,血行脉中,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心主血主脉任一功能失调造成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脉道不利则可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可引起心脑动脉粥样硬化[3]。临床上常见为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累及脑血管时,多见眩晕和中风等症状。中医学虽无动脉粥样硬化之称,但根据累及各脏腑器官时的表现,将其归属于“胸痹”“眩晕”“中风”“偏枯”等范畴。《灵枢·厥论》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症状十分相似。《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与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病变症状也很相似。若心主血脉功能失司,则不能输送血中之营养至各个脏腑,可见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心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发病的病理基础,临床上治疗多以心脑同治,以“心主血脉”理论应用中药治疗往往提高疗效。
3 心主血脉与心脑同治用药
心脑同治用药的关键是调节心主血脉的功能,心血不足,血脉空虚,心脉失养,心脏无法正常搏动,无以推动血液的运行;血行不利,血停于脉中,阻塞脉道,发为“瘀血”,久之化蕴,伤损脉道,可为“瘀毒”“痰毒”[4,5],渐而形成动脉粥样病灶。基于心脑血管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元气虚为本,瘀毒痰为标,提出益气活血、化瘀通脉祛痰的治疗方法:益心气以推动血行,活血化瘀,豁痰开结,宣通心脉调治心主血功能失调。
3.1 益气活血药同治心脑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明确指出中风病的发生“殒损元气是其根本”。当代名医任应秋先生认为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因而发生病变首先是阳气的亏损。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元气亏虚为发病的根本病因。所以益气活血是中风病和冠心病的基本治法,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3.2 化瘀通脉药同治心脑 心主血脉的功能以心阳为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香者宣,横贯穿透,壅塞不通之弊,皆可宣而散之。选药可用麝香、菖蒲、冰片之属[6]。辛香之品不但走窜通络,还兼具“引经透络”和“药达脑络”的作用,可引诸药达于病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菖蒲等能通过血脑屏障,起到引药入脑的作用;同时又能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起到快速缓解心绞痛的作用,是治疗心脑血管病不可缺少的引经药。
4 展 望
随着西医的发展及在临床治疗认识上的不断完善,西医逐渐发现针对单一靶点用药的弊端,提出研制多靶点 多网络、多成分的药物治疗目标,专家提出复方药物将成为21世纪新药研制的主要方向。这与中医的整体观念调和脏腑、调节阴阳极其吻合,而且心脑同治也体现了异病同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然而这种理念如何普及到临床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指导我们在临床上要心病同治,极大地体现传统中药复方的优势和特点。减少患者负担,降低医疗成本。
笔者结合临床多年的用药观察和文献发现,中风的治疗方法和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相互应用效果明显,这充分体现了心脑同治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药物调动了人体自身的免疫神经体液机制,增加了有益于人体的重要因子。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的应该是五脏六腑的相互调节、调整作用,从不同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不断提高临床治疗的意义。
[1]徐放,于峥,敖丽英.《内经》心主血脉理论对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494-496.
[2]王忠云,张卫国.心主血脉与心钠素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1990,10(6):45.
[3]张溪媛,张艳.心主血脉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2):632-633.
[4]张艳,杨关林,于睿,等.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虚瘀痰毒病因病机实质研究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513-1514.
[5]刘秀美,张艳,于睿,等.浅谈心主血脉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3):190-191.
[6]曹晓岚,韩宁.心脑同治学说的涵义及临床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