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性别平等视域中的职前教师教育
2012-01-29金亚红
金亚红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浙江 金华 321004)*
平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基本价值和理想目标。时至今日,性别平等权作为平等权的重要内容,已被法律条文权威化。然而,真正的两性平等并非通过几个法律条文就可以实现的,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斯贝斯先生所说: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差别中,最为顽固的当属男女之间的差别,尽管为争取性别平等机会的斗争一刻也未停息过。①2011年5月2日至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全民教育全球行动周”活动,主题是“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重申“教育可以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认为,在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过程中,教育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而教师教育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但从现状而言,在以培养后备师资、注重批判反思与个性发展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中,社会性别平等教育却长期被忽视。在社会性别平等的视域下,解读教育领域中社会性别平等的内涵及意义,分析探讨现有职前教师教育在性别平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对探究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社会性别平等的教育解读
1.教育领域中社会性别平等的内涵及意义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指社会对男女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的期待和规范。社会性别平等的核心内容是男女平等。科学的性别平等教育是在承认男女生理差异的基础上,把每个人,不管男女都首先作为一个主体的“人”进行审视,从而创建一个两性平等公正、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教育领域中的社会性别平等主要在学校范围内体现,是教育者通过设置体现性别平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男女受教育者进行平等教育和评价的全新教育体系。强化教育领域中的社会性别平等,能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促进教师自觉实行性别公平的教学行为、进行性别平等的教学资源分配和实现性别公平的教学评价等。
2.职前教师教育对社会性别平等教育的作用
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的是预备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具有特有的辐射性、扩散性、延续性。因此,作为预备教师的培养者——教师教育者的责任就尤为重大。教师教育者自身的性别经历,不仅影响自身的观念和行为,同时将通过自身的教育过程扩散、强化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另外,教师教育者作为角色模型,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很大,对性别平等不认可、缺少性别平等观念的教育者是培养不出具有性别平等理念的预备教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平等,职前教师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教师职业,1999年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女学生在高师院校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已超过65%,[1]加强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平等教育,能使师范院校女生摆脱传统文化对个性和行为的约束,消除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正确认识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强化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理念和行为。
二、当前职前教师教育中性别平等教育的缺失
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过程来进行复制、强化。美国课程理论家约瑟夫·J·施瓦布(Joseph.J.schwab)认为,课程主要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四个要素组成。本文将从这四个要素来分析职前教师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1.教育者缺少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性别平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参与有关性别议题的研讨培训、运用性别平等观念改进现有的教材教法、加强潜在课程中的性别平等教育、营造安全平等的校园环境等。
然而,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稳固性、价值观念变迁的相对滞后性和当前男女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现实性,加上现有的教师教育教材和教师培训内容中对性别意识有意无意的忽视,使得教师缺乏自觉的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问题的敏感度,在教师教育活动中容易呈现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台湾学者张春兴、谢卧龙等人研究指出,教师不论男女,对男生的要求与期望值都要比女生高。在课堂互动中,男生得到关注、提问、纠正、赞扬的机会明显多于女生;在实验分组中,男生动手的机会明显多于女生。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在教学中的存在使女生在课堂上找不到自我,这种“性别屏蔽”会降低女生对自我的期待值,也会强化男生对女性的固有性别认识。
2.受教育者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
每个人首先是社会人,他的情感经历、思想观念必然受到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教师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从社会、家庭和中小学学习经历中获得的是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这种固有的性别观念会影响他们的性别判断,并通过他们特有的预备教师的角色进行教学传递、行为复制,使性别刻板印象加以巩固、流传。
3.教育内容存在性别失衡
尽管目前教师教育教材中涉及到社会性别平等的内容比以前已有所增加,但是这些教材提供的依旧是“男强女弱”的信息,几乎没有完整且具体地涉及社会性别方面的内容,也没有提供如何达到性别平等的具体策略。Zittleman和Sadker(2002)以美国1998-2001年之间出版的23本教师教育课本作为分析对象,发现在教师教育导论课本中涉及社会性别话题的图片与以前相比有了许多改进,但是仍然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如男性作为校长形象出现的次数是女性的5倍,在计算机前工作的男性是女性的两倍。[2]教材中对女性形象的定位容易使预备教师将他们的女学生看成没有能力使用高科技的人,也会使女性预备教师降低对自己的职业预期,认为自己属于受管理人群。
4.教育场所存在性别歧视
现有的职前教师教育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无性别教育外,在校园文化中同样存在对性别的歧视。首先,女教师在大学工作中的境遇就反映出性别不平等。据2000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中关于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的统计,教授共计 1626人,女性 305人,占18.76%;在女性参政结构上,“三多三少”问题依然突出:即副职多正职少,虚职多实职少,边缘部门多主干线少,女性依旧无法把握主流话语权。其次,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教育领域,强化了教学劳动的性别区分。在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中,男女比例极不协调,女生占据了大多数。女性大量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主要是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稳定,而男性则更喜欢接受挑战,所以男生较少选择师范专业,而且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更少。法国社会学家杜里·柏拉和冯·让丹在《学校社会学》中指出,“某些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社会学家认为,教师职业女性化可能是目前教师职业‘无产阶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作强化,目标分化和外部监督的加大也许会因为女教师的驯良而成为可能”。[3]女性的大量涌入,使教师职业成了“弱者”的代名词。再次,在学校社团活动中,女生的人数虽然占据了绝对多数,但制定评价标准、掌握评价权利的是男生,女生依旧是受控制的边缘化群体。
三、职前教师教育中社会性别平等教育的实现途径
1.加强教师教育者的性别平等自觉意识
在所有的教育变革中,学校课程是“变革的核心”,而课程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诚如钟启泉所说,“课程即教师”,因为不管课程变革方案设计得如何精巧合理,最终还需要教师来实现。改变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状,需要依靠教师的推动和改变,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编辑者、选择者、理解者和解释者,在教材尚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的情况下,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教师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解读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剔除有害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加强性别平等的引导。
要提高性别平等教育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理念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对性别平等的理解、对自我角色的认同是十分关键的。教师教育必须确立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关注性别平等的教育理念,要求所有专业的教师具有自觉的科学性别观,在各自的课程教学中融入性别议题,防止和克服在教学中的性别偏见,对男女学生的学习期望、教学评价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要改变预备教师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理解接受并内化性别平等理念,教学策略是十分关键的。性别意识对于预备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与固有的刻板印象有着强烈的冲突,要使性别平等观念在教师教育中顺利传授,必须要让预备教师产生自觉的情感需求。教师教育者可采取“主体间性”原则,避免性别角色定型,学会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淡化学生性别:在课堂提问中对男女学生要一视同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学生一起反思,努力创设一种和衷共济的、团结的、合作伙伴式的学习氛围;在互动环节中,分配给男女学生的时间、任务、要求能够等同。只有当预备教师真正把性别平等教育作为自己思考的目标时,他们才会去反思社会上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才会在未来的职业中,自觉运用性别平等理念,为创设一个平等合作的社会培养新人。
2.改变受教育者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为在受教育者思维中渗透性别平等理念,改变受教育者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教师教育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性别歧视,自觉运用性别平等意识分析课程内容中的性别形象。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教师使用教材及从事教育活动时,应具备性别平等意识,破除性别刻板印象,避免性别偏见及性别歧视。”另外,教师教育者在选择性别教育辅助材料时,要慎之又慎,以避免不必要的歧义。
3.改革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如何在教师教育中形成有助于实现性别平等的文化环境,消除社会性别的差异性,养成预备教师的性别平等观念,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为此,首先应该普及社会性别教育课程,增加与性别相关的课程内容。200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在“妇女与教育”部分提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明确了教师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有的经验也证明:“那些学习过有关妇女——性别研究课程的教师,都在课堂行为上有了重大变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类型的多样性,尊重女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特点等。”[4]在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的时候,要联系学生经验,从学生的思维逻辑角度和兴趣爱好等来开设性别课程,如台湾高校的性别教育包括要求学生进行性侵犯分析,参加性侵犯防治工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其次,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权威,所以,教师教育者在编写教学大纲中,要保证“教学材料必须在对任何性别都不抱成见,没有任何讨好或屈尊俯就的前提下,描述男女双方领导能力、地位和家庭角色的所有方面”。[5]再次,教师教育要培养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在师范教育课程中最具实践和反思的课程当属教育实习,因此在教育实践教学中,要重视性别平等教育的相关指导,指导预备教师用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去组织教学、沟通。很多预备教师对自身的不平等做法往往是习焉不察。国外的做法是组织大家去听课,然后记录并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做法。我们也可以使用“刺激回忆”的方法,把每位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拍成录像,在“研习”环节中,让参与实习的同学指出并讨论该课堂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通过讨论,性别平等理念能逐渐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自觉、主动地加以实现。最后,要有终身教育理念,职前培养的课程、内容、方法要为今后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中继续强化性别平等教育做好铺垫,设置易于衔接的有效环节。
4.重视学校文化的改变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营造性别平等的校园氛围。首先要使性别平等意识能在初任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得以持续和巩固。我国一直以来缺少对新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在很多学校里,对初任教师(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常常采用的是有经验的教师与初任教师结成对子、个别辅导的方法。学校在配备指导教师时,应该注意指导教师的性别观念,强调指导教师正确的性别理念的示范;当初任教师的性别观念出现偏差时,学校应该及时干预,加以引导。其次,要创建有利于女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学校层面可建立完善女教师、女生意见反馈机制,女教师、女生利益表达机制和女教师、女生权益维护与监督机制,表达女教师、女生的诉求,维护女性权益,提供更加充分的资源和更加公平的机会,更好地协调男女性的总体利益和女性师生的具体利益,从而促进男性与女性的共进互赢。最后,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中加强性别平等理念的渗透也是十分有效的一个途径。积淀平等、友爱、互助、理解的校园性别文化氛围,可以让性别平等教育事半功倍。学校应组织女性社团、女性法律援助会、女性考研互助组等,让学生感受到性别文化的魅力,增强自强、自立、自主意识。
注释:
①联合国开发计划暑:《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序言),1995年。
[1]“高师女生补充教育”课题组.高师女生补充教育论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1):64-68.
[2]刘静.7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教育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7):72-78.
[3]杜里·柏拉,等.学校社会学[M].汪凌,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149.
[4]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94-97.
[5]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