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书架
2012-01-29
《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浙江教育研究——基于人口变迁的考察》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吴民祥教授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浙江教育研究——基于人口变迁的考察》一书,于2011年6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作者主持的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最终成果。
该书探讨了处于近代中国变革大潮中浙江人口变迁与浙江教育现代化的互动影响。共分八章:第一章从近代浙江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变化、人口主要结构的特征等方面,阐述浙江近代人口的变迁概况;第二章“近代浙江人口的职业变迁与教育”,阐述人口的城镇化流动、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职业教育与近代人口职业变迁的互动影响;第三章“近代浙江人口迁移与教育”,阐述人口的国际迁移与教育;第四章“新教育的发展与浙江人口文化结构变迁”,考察20世纪前半叶浙江新式教育的发展对浙江人口文化结构变迁的影响;第五章“浙江近代乡村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分析乡村职业教育、乡村民众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的关系;第六章“近代学校卫生教育与浙江人口素质的改善”,考察近代学校卫生教育观念的兴起、浙江中小学校卫生教育的实施、卫生学校教育与卫生人才的培养等内容,探讨近代学校卫生教育与浙江人口素质改善的关系;第七章“浙江近代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论述晚清民国以来浙人自办的女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认为浙江近代社会转型对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提出了要求,并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八章选择海宁查氏、富阳新关蒋氏、缙云五云赵氏三个家族为个案,透过三个家族族谱的历史人口记录,从微观角度审视晚清民国时期浙江人口变迁与教育的互动影响。
该书思考了近代浙江人口变迁与教育的相互影响,揭示出其内在规律,阐述了浙江早期现代化的客观历史进程。
《初明诗歌研究》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李圣华教授的《初明诗歌研究》一书,于2012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是作者“明诗史”研究系列中的一本,也是第一部“初明诗史”专著。
作者从诗史演进的角度,结合区域文学、流派群体、作家个案剖析,系统探讨了明初诗歌的嬗变轨迹与发展趋向、士人的诗歌心态与创作得失。全书共40万字,分十三章:第一章总括初明诗歌的历史特征及诗史价值;第二至六章详细考察明初五派;第十章对台阁体派专作探讨;其余各章审析明初诗坛的重要支流如元遗民诗、杭州诗群、松江诗群、宗藩诗、僧家诗及其他重要作家如贝琼、詹同、瞿佑等。书中指出:初明诗歌在特定历史“时”、“遇”的交互作用下,从复古以求革新、宗唐以求新变、讲求诗之为用、远离批风抹月之习的“元音”,演进为热情颂圣、复古与宗唐合流,振兴诗教、崇尚高朗明丽之调的“明调”,从而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局面。明初五派奠立了明诗的基调,也肇开了明代区域文学兴盛的先河。从明初五派到台阁体派,体现了一代诗歌从“元音”至“明调”的主流变迁。该书考、论密切结合,考证订讹,辨章学术,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及概念,如“四明”说、“吴中体”、“粤风”、“闽风”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蒋寅研究员撰序认为,该书“表里俱彻,部帙井然”,“举其纲而张其目,提其要而钩其玄”,“足以成一家之言”;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撰序认为,该书发挥文学史家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极为详备而生动的明初诗歌史状貌”,“不仅对诗歌演进历史的梳理更为清晰、更为流畅,对诗人个性心理的发微、文化心态的抉隐和艺术承传的揭橥,也更为细密、更为深入”。
《走向市场:一个浙南畲族村落的经济变迁图像》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王逍博士的《走向市场:一个浙南畲族村落的经济变迁图像》一书,于2010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作者主持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
该书针对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发达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选取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人口相对集中的敕木山区的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调查对象,以其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采用点面结合的田野调查方式,以原产惠明寺村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并于1915年与西湖龙井茶、贵州茅台酒、金华火腿等一起荣膺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的惠明茶的复兴及走向市场为主线,以村落农作物种植结构为背景,勾勒了惠明寺雷姓畲族村落的经济变迁图像。该书着力聚焦惠明寺村雷姓畲民通过多种力量的交错互动而使惠明茶逐渐复兴并实现其村落经济转型,将畲村田野调查与畲族相关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彼此印证,从畲族历史与畲族现实深度评估的历史人类学视角,对畲族青山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予以了理论升华。
此书是首部基于畲族村落视野,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来研究畲族经济问题的专著,它不仅在研究方法与学术观点方面有所拓新,更对畲汉经济和谐发展问题具有惠民资政的参考价值。
《英汉语篇下指认知功能研究》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泽超博士的《英汉语篇下指认知功能研究》一书,于201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主要成果。
该书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可及性、象似性及标记理论为依据,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叙事语篇中第三人称代词下指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英汉下指作出了新的认知功能阐释。
该书认为,从指称确认的角度看,以往研究的弊端是:将P+N看作英语下指的唯一构式,van Hoek(1997)也仅关注有形代词him和名词Carol’s boyfriend之间的同指关系(如例1),而忽略了其中的零形代词,并且忽略名词和代词在小句中所表达的相关事件及相互关联。
1.Mistaking him1for a burglar,Barbara shoots Carol’s boyfriend1.(van Hoek,1997:121)
该书的一个重要进步在于:认定在mistaking前有一个零形代词Ø,即整句结构如例2所示:
2.Ø1Mistaking him2for a burglar,Barbara1shoots Carol’s boyfriend2.
这样一来,句中-ing从句与主句之间具有两对同指的名词性词语,即两个下指构式:Ø1+N1和P2+N2,而不是van Hoek所关注的单个P+N构式。这样处理的好处是,Ø和有形代词P的指称对象更便于确定:从句中的Ø1和P2的指称可通过主句中的N1和N2来确定。从认知功能的角度,该书还认为:句2按时间先后顺序表达了两个相关联的事件。与从句与主句对应的是两个平行/对称的话题链,其中Ø1+N1是主话题链,P2+N2是次话题链。
对汉语语料的分析表明,汉语下指的主要构式为“Ø+N”而非“P+N”。该书在对英汉语篇下指的认知功能进行阐释的同时关注话题与事件的延续性,并按时间的单向性确定前后景关系。这一阐释符合叙事语篇中语言与现实(句子与事件)的直接对应关系,而所采用的名、动两分(话题+事件)的认知分析方法,更有助于对语篇前、后景的功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