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军事技能训练为平台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划与实践

2012-01-29庄玉琳郭江涛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军训宿舍军事

庄玉琳,郭 佳,郭江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大学校园教育资源全面参与为前提,在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下,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开始通过长期开展正面的行为训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养成、自我教育和知行合一等综合素质的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大学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重点是尽早对学生实施正确行为引导和良好习惯训练,难点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关键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具体操作中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自然、自动、发自内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对北京58 所本科高校调研发现,有45 所高校对大一新生开展军训,军事技能训练课开展时间集中在开学后两周的共有37 所。由此可见,军事技能训练课作为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扮演着大学生养成教育第一课的重要角色。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划和实践应从军事技能训练课开始着手,并以此为重点为后续的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特别是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生活阅历缺乏、自理能力不强,学生公寓脏乱差;人际交往技巧缺乏,不适应集体生活,同学间关系不和谐;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旷课、逃课、沉迷网络游戏等,甚至出现留级、退学;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心智不成熟;社会责任意识及集体意识缺乏,纪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对班级、学校、国家、国际时事漠不关心;缺乏对校园不文明现象危害性的认识,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打架等。因此,在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群体存在主要问题的同时,我们要正视问题,尽早尽快解决问题,在学校现有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学校、社会教育资源,打造全方位养成教育平台。

组织大学生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校军事技能训练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不仅可使大学生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还是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组织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军事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大学生从“他律—依从—认同—自省—自律”的不断跨越,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主导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培养文明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需要。

二、军事技能训练的预期目标与规划

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是国家围绕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有效措施。对学校而言,通过军训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在军训过程中可以优化人、才、物的分配管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复合型现代化高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对军队而言,军训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国防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大学生军事技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学生增强国防意识,养成严谨的生活作风,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强化自治自理能力,同时通过军事技能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促进学校全面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 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 天,这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大学生入学之初,是大学生活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养成教育有利的时期。作为入学后第一课,深入细致的认知教育、健全的条令条例教育、科学有效的管理服务和教官的言传身教,以及严格的组织纪律、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可以使学生磨练意志,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内务、就餐、出操、就寝等环节,学生养成了纪律观念、时间观念、整齐着装和端正行为,这些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养成教育顺利开展实施的良好开端。

三、军事技能训练的实践

在军事技能训练前,要做好训练地点和教官选择的工作。训练地点主要分为校内训练和校外训练。在校内训练,大学生熟悉学校的情况,遇到问题和困难能够自行解决,但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不能保障;校外训练实行24 小时军事化管理,相对效果较好,训练时间和效果有保障。在校外军训的39 所高校分布在21 个基地或部队,高校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安排军训地点,安排比较分散。总体来讲,应该选择训练质量好、教官配备好、口碑好的校外军训基地。

对大学生进行队列制式动作的训练,是高校共同科目训练内容之一。目的是端正学生姿态,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为今后大学生活培养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目前,北京高校学生军训内容基本上都是以队列的三大步法为主,重点是阅兵式和分列式,随着高校军训工作的不断完善,军训的特色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各高校还将在军事训练中,穿插相关特色科目的训练,主要包括军用枪实弹射击、野营拉练、反恐防空、战伤自救互救、拳术、刺杀操、捕俘刀、捕俘拳、一招制敌、匕首操、拉练、制暴术、自动步枪操作使用、格斗拳、拼图组字、警棍、擒敌术、倒功、穿戴防护器材、女子防身术、持枪方阵、棍术、步兵班进攻战斗、操枪术、应急棍、摔擒术、旗语、养成教育团体操、定向越野、紧急避险能力训练、皮带操和坦克兵操等。

军训过程中,与文娱活动相关的内容的开展可以迅速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主要歌咏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联欢晚会、演讲比赛、拉歌对抗赛、地方特色歌曲展演、点歌送祝福、露天电影和球类竞技等。

另外,结合军训电子杂志、班级建设成果展示、军训期刊、板报宣传、军训广播站和BBS 宣传等的宣传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们的特长。

四、军事技能训练对养成教育固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重点是尽早的对学生实施正确行为引导和良好习惯训练,关键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教育。经过为期2~3 周的军事技能训练,大学生对养成教育的第一课有了透彻的认知和感受,要让大学生认识到选择一种积极的行为,养成一个好习惯,让它变成一种潜意识,逐渐修正、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好习惯不断累积,便能养成一种良好性格,而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种好的习惯,往往都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在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需要长时间里不断重复、改进同样的动作,直到形成固定思维而成为自然。

军事技能训练结束后,要建立完善的后续养成教育平台,例如早操制度、宿舍文化建设等,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很多高校在军事技能训练结束后,组织辅导员带领新生坚持升旗、跑操一学年,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逐步引导学生由消极服从到积极认同、主动操守、自觉养成。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军训打底,早操巩固,军民共建,强化养成”的工作模式。共建和谐宿舍文化,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学生宿舍作为校园的最小组织单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高校宿舍文化发挥着它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调适功能、规范功能及激励功能,它与学生联系的最为密切,符合社会导向性宿舍文化的建立,将影响到每名学生发展观和文化观的形成以及对校园文化的认同。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选、宿舍文化征文、宿舍才艺展示、爱心宿舍征集等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在宿舍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积极进取、感恩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达到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的目的。

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军事技能训练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与训练,可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培养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大学四年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应始终注重把养成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养成教育主要实施途径的发现、整理、总结、构建,发挥养成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校可将养成教育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相结合,不断探索养成教育的新形式,只有形成养成教育贯穿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始终、主题教育有所侧重的工作格局,才能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 号.

猜你喜欢

军训宿舍军事
热得快炸了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学校到底是谁的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