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12-01-29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学术学科大学

邓 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基础和前沿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活动,是新知识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就没有根基,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1]学科发展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建设,是现代大学的永恒主题。高等学校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学科建设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靠具有一流影响力的特色学科来支撑[2]。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发展,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强化协同创新,凝练办学特色,瞄准优势学科,进入学术前沿,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学科建设的意义

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当承担起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责任,担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色和使命。高校实施学科建设是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源源不断提供创新成果,使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科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大学整体水平的主要标志,大学之间竞争的实质是学科实力的竞争,学科竞争力已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3]。学科建设成果是决定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标杆。

学科建设是高校在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的基本工作单元和工作载体。回顾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知名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均根据客观和自身的条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并依托这些学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全世界的大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次占同期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3/4,高等学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占同期论文总数的2/3。因此,学科是反映研究型大学地位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有效加强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工作,也是构筑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4]。

二、我校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基本思路

1.总体情况

我校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抓住方向、平台、团队建设三个要素和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项任务,使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拥有2 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地质理科和地质工科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学校的学科覆盖面涉及10 个门类,拥有一级博士授权学科数13 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数38 个。

学校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和发展需求,首批进入国家“211 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学校的学科建设整体层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表层系统、壳幔系统、成矿与成藏系统、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取得原始创新,学科实力整体得到增强。学校结合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在涉及成矿系统、青藏高原、油气资源、矿物材料、生态地化、探测技术、土地利用等研究领域设立了创新团队,并以此为依托在人才培养、学术成果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在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一系列关键性指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基本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崭新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学科建设是增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校要紧密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问题、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组织管理,统筹人才、科研、教学等要素,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培养专业知识熟悉、管理水平精湛、创新意识强烈的学科管理人才,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使用。

一是优化学科结构。学校要在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上保证投入和支持,造就更强的竞争优势,继续加强工科建设,提升工程师培养能力,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发展人文社会学科。改变理强、工弱、文轻的学科结构失衡状况,形成优势理科、高端工科和特色文科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布局。二是促进学科交叉。学校要加强地学之间、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软硬环境、激励机制上支持与保障,完善多领域为社会服务的学科体系,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三是强化学科特色。积极扶植对学科布局具有重要影响的薄弱学科,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关注解决能源危机、预测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土地和水资源管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在可燃冰开发、页岩气研究等新兴学科方向作出新建树。

三、学科建设的环境支持

一要加强协同创新。开展协同创新,就是要汇聚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特别是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建立有利于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的新机制。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和《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发挥学校在地质、矿产学科的优势,选择具有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积极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产出创新成果扩散和优势互补效应,集聚和培养地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产出“高起点、高水平、有特色”的标志性科研成果,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科技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6]”。

二要积极营造优良的文化生态,为高水平科研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7]。积极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营造宽松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为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为新兴学科提供发展机遇,要激励成功,也要善待失败。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培养科研团队成员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创造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氛围,使团队成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大学的科研更多的是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集体攻关,有“追求大事业、构筑大舞台、组建大团队”的视野,每个学科要努力打造“大师+团队”的结构。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抵制不良学风和不端学术行为,自觉维护科学道德。科研的道德规范要遵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反对学术不端。学术不端不仅有害于学术研究本身,而且也会对学校声誉和所在的学科发展造成损害,应该通过诚实的劳动来获得科研成果。

三要努力构建大平台、高端的实验平台和研究基地,提升高水平科研的支撑能力。行业的重大发展依赖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联合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并互相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是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学科型、流动型和协作型的跨学科大学系统,可将各类学科组织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跨学科学术系统[8]。要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平台,着力克服办学资源紧张的局面,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高校的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建立国土资源行业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具有强大云集科技资源能力的平台,加快学科平台与科研基地、资本、信息、成果、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要素的整合,支撑高水平科研,为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把学校真正建设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科学研究的桥头堡。

四要改革创新科研组织和管理形式,为高水平科研提供良好的机制支持。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并存的趋势,学校必须改革和创新学术组织形式,加强组织协调机制、改革科研考核机制,通过完善学校、学院管理体制、学术高地以及其他学科组织形式,建构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管理体制,使优秀教师最充分地施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才华,在学校扮演适当的角色,才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作用[9]。加强学科整合和交叉集成,形成学科创新集群,有效汇聚学科和人才资源,提升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为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提供新的模式和平台,开展大规模、跨学科前沿性研究领域国内外合作研究,实现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要紧密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加强协同创新,狠抓落实。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连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10]”学校要把顶层设计和科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措施来开展科研工作,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力争取得新成效。展望“十二五”,我们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利契机,深化认识,凝心聚力,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和水平,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1]温家宝.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求实,2011,(14):1-9.

[2]王华,叶燎原,谢刚,等.国内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动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

[3]颜建勇.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26-228.

[4]许迈进,杜利平.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4):76-77.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9):4-6.

[6]教育部.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提高高教质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2-04-21.

[7]李枭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路[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2):45-47.

[8]张炜,邹晓东,陈劲.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J].科学学研究,2002,(4):362-366.

[9]陆登庭.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5):10-26.

[10]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M]/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1.

猜你喜欢

学术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科新书导览】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
学术动态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