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加特色 走内涵发展道路—地学人才培养论坛在京举办

2012-01-29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学科特色人才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学术专栏

质量加特色 走内涵发展道路—地学人才培养论坛在京举办

为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由国土资源部人事司、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联合承办的“地学人才培养论坛”于2012年10月19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此次“地学人才培养论坛”也是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的年会。主办单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省有色地质局等400余人参加论坛,探讨地学人才培养,共话地学教育未来。

首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鸿冰在论坛上致辞,代表学校对参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王鸿冰说,作为一所大学,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要求,努力培养具备服务国家和人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我们要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倡独立思考、支持自由探索、鼓励创新实践,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和新技术的发明者;作为一所地学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我们要努力培养能够持续研究并不断实践解决能源资源危机、预测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的专门人才。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的同时,更加紧密地围绕地质和国土资源发展需求,更加全面地了解行业和社会人才需求,不断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新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名誉会长赵鹏大,全国人大常委、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成秋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吴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孟宪来先后在会上作了报告,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提高地质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地学人才,服务行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创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一流地学特色高校等问题。会前,出版了论文集,收录论文29篇。

赵鹏大院士的发言题目是《弘扬大学精神,彰显大学特色,提高大学水平,不辱大学使命》。他认为:(1)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民主,求实创新。要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百家争鸣的民主精神,独立自主的求实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弘扬大学精神,使大学发展增强内部动力,使大学人具有更完美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矢志不移,顽强奋斗,开拓前进。(2)提高大学水平的关键是认真教、勤奋学、悉心研、科学管。学校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为教师潜心教课、悉心研究,为学生勤奋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服务。(3)大学要建立自己的特色与品牌,要办三型、四力、五强的大学。三型是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四力即贡献力、创造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五强是培养爱国心和责任感强、基础理论强、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五强人才。(4)大学的光荣使命是教书育人、创新知识、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引领风尚。高等学校要从崇尚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出发,从建立优良学风、校风做起,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引领社会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好风尚。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的发言题目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杰出人才》。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人才。南京大学2006年启动了教育改革,提出了“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思路: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改革的着力点在第四个,因此在2009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培养模式:“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三制,就是把四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一年级,按大类培养,不分专业;第二阶段是二年级、三年级,为专业培养阶段;第三阶段是四年级,为多元化的培养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有三个方向选择:专业学术类,即在本专业继续深造;交叉复合类,可跨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类,如不打算继续深造可选择就业创业课程。南京大学的改革精髓概括成三句话就是:将“个性化培养与通识教育”相融通;将传统专业教育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可定制的自主学习模式;真正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和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的发言题目是《创新高地,成长摇篮—青藏高原专项获奖的启示》。他介绍了199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青藏高原专项的情况。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评价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和成矿理论,将在全球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实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找矿突破,极大改变了国家资源分布格局;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将史无前例地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并同意授予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青藏高原专项是一项地学界史无前例的重大行动,历时12年,培养了一支敢吃苦、讲奉献、高水平的地质研究和调查队伍。青藏高原专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全国100多家产学研地矿单位共同完成。青藏高原专项实施期间,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累计为国家培养博士、博士后300余人,技术骨干上千名。其中,1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3人获国家“杰青”,6人在国际地学组织任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的发言题目是《“一流大学与基础研究”的思考》。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意义和目的在于以人为本,探究真理,养成人格,提升自我精神层面,使我们能够完善自己、改善自己。一流大学要能够培养学生有内涵、有自信,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淡定读书的心境、从容研究的时间。基础研究以探索未知、揭示客观规律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使命,它的科学问题有两大来源:人类对认识自然的不懈探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紧密相关,没有学术前沿就没有一流的学科和人才,它推动学科中心地带的发展,推进基础知识的增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在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关注基础学科、关注学科基础、关注基本数据的积累以及冷门学科的建设。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带动原始创新,培育科技制高点,在热点里面寻找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并通过关键科学前沿问题的突破带动中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进一步做好人才链的工作,为青年科学家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建立有力的机制,识别、吸引、培养最好的研究人员。

舒德干院士的发言题目是《凝聚科学目标,建设学术团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28年前,师从郝诒纯院士学习。后来经过多年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有几点心得体会:(1)教师既要传道授业,更要注重解惑。对真正优秀教师来说,解惑、创造优秀文化基因更为重要。社会的发展,主要靠优秀文化基因的创造和传递。对一个教师、一个团队来说,解惑、创造优秀基因的过程就是首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符合自己的科学兴趣、学术基础的科学目标,然后争取破解学术难题—创造有长久影响的文化基因,着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基因。(2)要破解科学难题,必须立足团队合作。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对待学生?最重要的是两个词:真诚、尊重。团队协作中老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青年人要发挥特长,展现创新力,中年人和青年人互教互学,共同进步。潜心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以野外实践为基础,加强实践性学习;二是基础知识要扎实;三是坚持在国际前沿中学习和交流,虚心向国外优秀学者和团队学习。(3)在国际交流中,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开展广泛的合作,如“引智计划”的实施将学生直接带到国际学术前沿;另一方面要在学术创新上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要努力创造新的学术思想,要做知识产权的拥有者。这样,学术成果才能留下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最后,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以提升学术研究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影响力。

李廷栋院士的发言题目是《新时期地质工作与地质人才成长规律》。他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国作为一个地质大国,需要成长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素质的地质人才大军。地质科学是一门知识和经验积累性的科学。地质人才成长的规律表明:一个成熟的、高水平的地质学家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应该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为地质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涌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投身地质调查研究实践是人才成长必由之路,专业领域相对稳定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提,给足业务工作时间是人才成长的基本保证,强化理论修养和启迪创新思维是高端人才成长的基础,培养全球科学视野和提高国际知名度是高端人才的必备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的发言题目是《研究生培养的使命、挑战和出路》。他认为研究生培养对学校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贡献。近年来,地大(北京)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在政策、制度、措施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扩大师资力量,缓解师资紧张问题;二是改善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三是把“鼓励创新,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作为工作重点。

成秋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加拿大地学教育体系分析与启示》。他认为对大学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认识,中西方是有差别的。本质上,大学教育都是以学生为本的,学生是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中国的教育理念是传道、教化,教书育人,是道德传道和知识传授的结合。而西方是诱导启发,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在不同的阶段,道德、法律、知识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目标也不一样。中国更强调社会观、集体观、社会责任,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西方强调个人观、实用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如何评价一个学生,如何鼓励学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要尊重和保护。对学生考核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考试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要容许失败。

吴琳副主任的发言题目是《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在地质大调查中淬炼地调科研英才》。他介绍了成都地调中心拥有一支年轻、优良、专业性很强的队伍,在工作中,中心党委明确了两个观念:一是以提高队伍野外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主线,二是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为重点,着力加强青年地调科研人才的培养及使用,着力打造优秀的地调科研团队。在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考评、奖励等方面,建设了19项行之有效且针对性非常强的制度。

最后,孟宪来会长作了题目为《抓好特色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地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总结发言。他认为事业兴旺,关键在人,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要求也就是对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为地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突出行业、学科专业特色,抓好各自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是摆在地质院校面前一项十分重大又基础的任务。加强特色学科建设,重点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审视特色学科的定位,科学地谋篇布局。要特别注意研究好三个问题:一是闪光点,就是重视已有的或曾经有的特色和优势。二是生长点,就是要察觉学科发展的趋势,抓住潜在的或初露端倪的学科方向。三是制高点,就是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国家建设急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厘定特色学科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搞好特色学科的发展规划。(2)重在加强建设。特色学科的建设,主要靠人的因素。一是靠领导。学校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集中精力抓好定方向、选人才、创条件三件事。二是靠教师。要注意选好学科带头人,同时要切实抓好特色学科教师团队和梯队建设,维护好学科团队和梯队的持续巩固和发展。特别要会识人,能容人,爱护人。三是靠学生。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不仅是被教育的对象,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注意发现人才,把他们作为学科发展的接班人来培养。四是靠氛围和环境。努力营造一个自由交流的学术氛围,要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五是靠传统精神。要用前辈的事例不断教育师生,发扬传统。用“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激励师生积极进取。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高校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功利和浮躁的情绪,脚踏实地地把某个、某些学科办出实实在在的特色来,办出水平来,为提高地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作出贡献。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处)

猜你喜欢

学科特色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超学科”来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