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篇名著阅读中的艺术手法举隅
2012-01-29蒋慧
蒋 慧
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增加了40分的附加题,其中就有中外名篇名著的阅读和分析,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郭沫若的《女神》、沈从文的《边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多读、多分析。作为教师,我们也加大了对这类名篇名著关注的力度。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附加题的考查,其实并不限于指定的阅读篇目,也涉及到其他中外名著。笔者翻检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再次品读,我注意到这篇诗作中运用的几种艺术手法,如想象、象征、比喻等梦幻式的表现手法,而这在高考的必读名篇名著中也多有体现。
一
首先,但丁把传说中的“地狱、炼狱、天堂”通过奇特的想象描述了出来。
他认为“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其中分为九圈,罪恶的灵魂便在其中受苦,越往下罪孽越深。把地狱的入口想象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为顶点,直插地心。在地狱最深处住着魔鬼——撒旦。那儿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通往南半球。因此他想象着从北半球进入地狱,又从南半球出来。
“炼狱”被想象在南半球的海中,一个人无法到达的地方。是一座可分七层的平顶山,是灵魂洗涤罪孽的地方,只有在炼狱洗涤了骄、妒、怒、惰、贪财、贪食、贪色七种罪恶后,灵魂纯洁,才能进天堂。把每层想象着都有阶梯相连,岩石小径崎岖难走,越往上越窄,与地狱正好相反。
“天堂”被设想成九重,天层越高居住在那里的灵魂越纯洁。每一层都是透明的气体和光,神的形体是看不见的,被称为“幸福者的玫瑰”。通过想象,但丁把基督教的信仰具体化和形象化了。
在高考名篇名著必读篇目中《红楼梦》开篇也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把几个神话故事融入到情节之中,女娲补天、灵石被弃、木石情缘,把贾宝玉和薛宝钗前世今生的情缘做了一个交代和铺垫,借由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暗示了大观园中主要人物的结局。在写实中融入了许多奇幻的想象,给人有雾里看花幻境迷离之美。
不过,想象手法虽然奇妙,能极大的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度的把握,否则就会令人有不合情理之感。如《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近乎神的刻画,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也是对其中一些不合理想象、夸张手法的中肯的批评。
二
其次,《神曲》运用了很多象征的手法。开头的黑森林象征着中世纪政局的黑暗。狮子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豹指逸乐好财的政治野心家,母狼指贪婪的教会,也是罗马教皇的象征。维吉尔是人智(理性)的代表,贝雅特丽采为神智(信仰)的化身。“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三界的旅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之境的发展过程。
诗中具体人物的象征更多。《炼狱》第一章中看守大海的卡托是“意志”的象征,第二十九章半鹰半狮的怪物象征耶稣,其言“人而神”也,他拉的车子象征教堂。在车子右边起舞的三位贵妇象征神学上的三种美德:白色为信仰,绿色为希望,红色为慈爱。在车子左边起舞的四个贵妇象征行为的四种美德:谨慎、正义、勇敢、节制。其中一女子有三只眼睛在前面作引导,代表过去、现在、未来。
诗中三界色彩和情绪截然不同,象征着人处于不同的精神境界。《地狱》黑暗阴森,精神痛苦;《炼狱》柔和平静,心情舒坦;《天堂》绚烂明丽,使人赏心悦目。
这种象征手法在高考名著必读篇目中也有体现,如沈从文的《边城》,在小说最后结尾处写到: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圮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白塔的一倒再修正象征着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主人公傩送和翠翠的未来难以预料,也反映出了作者的一种隐忧,即湘西人们的理想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可能终结也可能新生。
又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桑提亚哥老人打渔的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两强之争,其实也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捕到的大马林鱼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最后只剩鱼骨,看似老人在这场斗争中是以失败告终,但他那种毫不退缩、大无畏的精神正体现出了人的尊严,老人本身也享受到了胜利的喜悦。
再如,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凤凰涅槃》篇,凤凰形象可以理解为年轻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凤凰涅槃之歌,是“五四”时期的最强音,象征着旧中国的灭亡和新时期的到来。《炉中煤》,煤的熊熊燃烧象征着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伟大的人格。
象征手法,是作者们用来寄托思想、抒发情感,使之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的一种常用方法。
三
再者,但丁在《神曲》中还多处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这种比喻手法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两种变化。
有先写主体事物,后以客体事物作比喻的。如“那时我们遇见一群灵魂,沿着堤岸前来;他们每个都望着我们,如在新月之下望人一般;他们走近的时候,又凝视着我们,如年老的缝工穿针一般。”
也有先写客体事物作垫,后写主体事物相比的,类似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起兴。如:“如同一群鸟飞往尼罗河旁过冬一般,先在天空飞了一圈子,后来便一直线地飞去了;那里的灵魂也是这样,先向四周看了一下,因为身体轻捷和意志坚强的缘故,快着步伐向前走了。”
这种手法让我再次想到了郭沫若的《女神》,同样是诗,同样多处运用了比喻,也是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
在《女神》中,无论是古代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还是人格化的自然景色,其形象的选择都是非常巧妙、新颖的,也完全契合了作者的情感内容。如《天狗》用民间传说中的天狗来比喻对世界的反叛和破坏的情绪;《炉中煤》把煤比作受压于地下的、乌黑低贱的“黑奴”,来表现劳苦者的爱国之情。
比喻这种手法,在高考语文诗词赏鉴和现代文阅读中也经常出现,往往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运用这一手法。
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对中外名篇名著的考查越来越细,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了解情节内容上,还要注意体会、分析其中突出的艺术手法,甚至能够活学活用于作文中。平时在阅读时做有心人,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