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异质性及其经济学意义探寻
2012-01-28李宪徐
李宪徐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航运经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
当人类不断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获得新的辉煌的时候,经济学也因为经济学家的不断的劳动付出日益成为一门具有“帝国主义性质”的科学[1]。但我们人类及其经济学至今还是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劳动的确切性质,这是经济学的悲哀还是人类劳动的悲哀?这里以探讨劳动性质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对劳动自然性、社会性及其异质性的探讨,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理解劳动的本质属性,目的在于努力使经济学成为更科学劳动观基础上的更科学的经济学。
一、劳动异质性的思想脉络回溯
什么是劳动的本质属性?经济学如何来把握?我们理解自己劳动的属性吗?在人类早期,人类一般把劳动看作是人的体力的支出,因此,体力劳动成为人们对劳动属性的早期认知。之后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劳动与分工、劳动与生产力以及劳动与价值等问题的探讨,经济学家对劳动性质问题予以较充分的探讨。在我们以往理解的视野中,对劳动性质思考之集大成者是马克思,其劳动价值理论是劳动性质研究的“最高峰”。马克思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即劳动具有二重性。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建立了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劳动之异质性质,从根本上说是扎根于劳动的具体性之中的。而劳动具体性之异质性,一直都被当作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而未作更深入、更具体的探究。马克思也如此,但从万千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出“抽象劳动”,在性质层面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被马克思的继承者称为最伟大的发现。
坦白说,对“劳动二重性”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更早。在经济学之鼻祖亚当·斯密的理论中,已经孕育了劳动之具体性及抽象性,一方面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专业化演进理论,另一方面是被马克思继承的劳动价值论理论。任何理论都有其两面性,斯密理论是这样,马克思的理论也是这样。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一方面继承发展了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另一方面又大大地继承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这就是马克思以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因此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其实质就是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马克思通过抽象掉劳动之具体多样之外相,把丰富的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质化”为抽象劳动。劳动性质的抽象化无疑是出于理论需要,但理论上的“得”和劳动认识上的“失”形成一个鲜明对比,马克思得到了自己的理论,但由此也使马克思继承者“误解”劳动为“同质性”的“抽象劳动”了,劳动之异质性质因此被忽略了。这是马克思自己也不愿看到的,问题并不在于马克思,而在于后人对马克思的误读。劳动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一定的质的差异性,而且质差异引起的变化存在诸多变数,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之异质性特征。马克思很明智地用具体劳动来描述它,至于具体到什么程度,涉及到劳动的自然性的复杂变化(包括社会性原因引起的),马克思深知这一点并科学地将其抽象掉。这是科学研究的合理取舍必然结果。马克思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开始研究的,并且也是为了得出自己的结论而研究的,后人不要无限地期望马克思。
不只马克思及其继承者是如此,西方其他经济学家及其继承者亦是如此。对包括劳动在内的经济学的“同质性”认识,主流经济学主要是从马歇尔开始的。以马歇尔的边际分析体系为代表,劳动的异质之本性因为劳动仅发挥边际作用而被边际性地“同质化”了。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理论和生产要素都是假定为同质性的。虽有熊彼特创新思想予以补充,但亦未根本改变包括劳动要素在内的生产要素的同质假定这个事实。所以,继承马歇尔传统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观也是“同质性的”,虽然他们也知道劳动都是具体的,甚至某些时候也深知劳动具有异质性,比如萨缪尔森在批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候,就运用了“劳动异质性”这个观点。应该说这是很有道理的“高见”。但在演绎其主流经济学的时候,采取“折中和糅合”的方法,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为核心,异质性等问题依然被拒之门外,与马克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萨氏的《经济学》虽然盛行至今半个多世纪,但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异质性问题上,并没有取得更加具有实质意义的进步,这是令人遗憾的。萨缪尔森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获得巨大发展,但在劳动异质性问题上除了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边缘学科上的修修补补之外,在经济学基本理论上并没有根本彻底或实质的改变与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学,在大踏步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同时,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及新的需要进行了新的探索,特别是在有关劳动创新与价值创造等理论的研究上,更加关注或重视劳动异质性的作用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了劳动异质性对价值创造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蔡继明、李亚鹏等学者继续对基于劳动异质性的“广义价值论”进行表述,并从劳动异质性的角度对劳动价值论以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折算做了新的解释[2]。另一方面就是从劳动同质性与异质性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商品性财富的差异及其计量基础给出了全新的解释[3]。此外,还有发展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学派,从劳动分工、专业化及结构变迁的研究思路,探讨劳动之质的性质变化及其对经济演进发展的影响①参见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及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年)等经济学著作。这方面的经济学研究表面上看似与劳动异质性无关,但经追根问底的深入思考研究,就不难发现、体会到劳动异质性在其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这里以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从劳动之自然性与社会性及其相互关系上,进一步讨论劳动异质性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机制,在更宏观、更本质的层面及进化、演进的角度,探讨劳动之异质性及其经济学意义。异质性是劳动性质的题中之义,不能也不应该再继续被有意抽象、故意假设掉了。
二、劳动异质性的成因及机制探讨
劳动具有异质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劳动为什么会具有异质性以及具有怎样的异质性,劳动之异质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其运行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描述劳动的异质性质,等等,经济学需要给予一个符合经济学相应科学逻辑要求的科学解释,而且这个解释,必须与经济现实中的劳动之现实性质相符合,这样的解释才是现实需要且为经济学研究所必须。
何谓异质性,这里必须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解释或理解。所谓异质性,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对变化的理解和把握,是指认识对象相对认识主体所具有的不断产生新性质并且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一种境况。异质性是被用来概括、描述和把握这种不确定性境况的一个范畴、概念甚至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变化观的异质性,认为世界变化或进化具有不断产生新性质的某种规律性[4],被人们广泛用于诸多具有异质性的研究领域,并非经济学所专有或独有的概念范畴。因为世界的一切都与人类有关,所以与人类有关的各种对象,相对于人类来说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当然,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人类经济活动的异质性尤其突出且更为具体,所以引起经济学的关注和重视也是理所当然。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人类活动,具有某种“正负反馈”异质作用的规律性运行机制,经济学可以通过对这种异质作用的规律性机制的认识来理解和把握。作为研究与人有关的科学特别是经济学,不同程度都存在着如何应对广泛存在的异质性问题。人类在多大程度上认识或把握了异质性,那么,相应的科学就达到相应程度的成熟水平。经济学研究无疑都是和人有关的,异质性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性质[5]。经济学的异质性取决于经济本身的异质性,经济的本身异质性源于劳动的异质性。因此,研究经济的异质性要从劳动的异质性研究开始。
要说明劳动具有异质性,先得弄清楚劳动是如何进行的。越简单的问题科学解释起来可能会越难,关于劳动如何进行的问题就是这样。前人及前文已经说明,劳动都是具体的,具体劳动都有异质性。当然这只是一种结论性的论断,并没有说明劳动异质性是如何发生的。在深入到关键核心问题之前,一些铺垫性的准备是必要的。一是劳动是指人类的有目的的活动,动物的活动不属于劳动,也许动物的活动也有目的性,但劳动是人类专有的,起码这里研究的劳动是只属于人类的。二是劳动具有具体的作用对象,劳动过程是具体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作用于具体劳动对象的过程,而且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关系非常密切。劳动的目的性存在主观性,劳动的对象具有客观性。主客观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劳动过程。目的性来源于人的欲求,这种欲求可能是人的自然需要,也可能是在人与人关系中形成的。所以劳动的目的性含有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性质,至于哪个方面更重要,不同劳动过程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参与的比例不一样。同样在对象方面,劳动作用对象存在层次性,其中包含没有人参与过的自然对象,也有包含凝结人类过去劳动的对象,而且“绝大多数都有过去劳动的痕迹”,马克思对此有深刻分析[6]。但无论如何,只要成为劳动对象,就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因而一定具有或将被赋予某种社会性。当然什么是社会性,应该有个简要清楚的科学理解。我们知道,劳动可以是个体性,也可以是集体性的。但无论个体性还是集体性,都必定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关系。人之社会性源于劳动之社会性,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只有存在这种关系,那么人才能成为社会性的人,劳动才能因此成为社会性劳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劳动的具体性体现在自然性的具体性上,也体现在社会性之具体性上。劳动过程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劳动性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劳动异质性是劳动具体性之自然性及劳动具体性之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既然劳动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那么劳动的异质性也就表现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异质变化上。关于自然属性的异质性,可以用体力和脑力的自然方面来解释。人的自然体力来源人的食物的能量,脑力也存在脑细胞的活跃程度以及其他脑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基于人的体力和脑力的人类劳动是有其自然基础的。问题是以自然体力和自然脑力为基础的劳动的自然能力是如何变异或异变而产生异质性的,或者说劳动的自然性如何体现出异质性的,这必然要涉及到人及劳动的社会性。如果没有社会性的渗入,纯粹自然的脑力和体力和动物界的脑力和体力就没有什么差异了。当然这并不属于这里讨论的范围。涉及到社会属性的异质性,问题似乎因此复杂化了。此前说过,社会性体现在人与人的具体关系中,如何给具体社会关系定性,似乎遇到了难题。具体社会关系是变化的、不确定的,也就是异质的。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主要是剥削关系,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主要是合作契约关系,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有不同的定位和解释。经济学实质就是研究人与人的具体关系的科学。人与人一定是要发生社会关系的,而且是在具体确定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因此,由具体确定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也必然是具体确定的,因而也必然是人类的智力科学可以理解而且能够把握的。这里不是要说明具体的社会关系到底怎样,而是要说明由具体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社会性对自然性的影响。既然社会性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异质性的,自然性因为社会性的渗入,也必然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异质的。劳动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异质性决定了劳动的异质性。
在用自然性和社会性关系说明劳动的异质性的基础上,还要深入探索这种关系导致异质性的发生机制[7]。说明异质性的发生机制还是要从人说起。人是区别于动物的动物,那么,如何区别于动物?人有目的性,目的性来自哪里?成为人的那一时刻起,人的目的性就把人类和动物界区别开来。这种区别表现为人的主观性和动物的主观性的差异——人的目的性和动物的条件反射式的“目的”(结果)性。这也不是这里所能够讨论的问题,但这是基础。人成为人那一时刻起,人之目的性决定人在世界中的特殊地位,即人的劳动造就人的地位,也就是异质性劳动造就了人的“地位”——地球上的定位。因此,人类社会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是因为有自然因素的演化(这里成为异质化)——自然的变化也存在不断造就新性质的过程,也有社会因素的催化作用(异质化的催化作用)——社会愈发展作用愈强。为什么会这样?这都是人的本质使然,进一步说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造就的,也就是劳动的本质使然。劳动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人类劳动存在一种社会机制,也就是这里所讨论的异质性机制,能够使人类劳动的性质得以不断升华。这就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根本原因。那么,什么使劳动的性质不断得以异变升华呢?答案是信息、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劳动过程存在信息内吸和信息外溢,信息通过内吸和外溢得以不断升华变异,使劳动内容得以不断的质变(演化或异化出新性质)。结论就是如此简单,劳动就是通过信息的内吸和信息的外溢得以异质化的,劳动由此不断获得自己新的性质。当然,信息能够内吸是由信息本身的内容所决定的刺激程度和内吸主体的相关性决定的,也取决于信息主体的内吸能力和内吸的偏好。外溢也是一样,与环境的接受、容纳程度和外溢主体的意愿以及相应的外溢能力都有密切的关系。劳动主体是信息的熔炉和转换器,其熔化加工的信息原料是通过内吸进入的,外溢的信息是加工转化的结果,当然加工程度不一样,有的熔炉可以改变信息原料的化学物理性质,有的可能只是“信息流转站”,内吸和外溢的信息没有本质区别。显然后者的能力不如前者,所需要的能量也有很大差异,自然对信息异变具有不同的作用,进而对劳动的性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然,劳动异质性是复杂的,存在许多难以把握的性质,所以才叫异质性。但不能因为其异质不确定,我们就置之不理甚至视而不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勇敢直面它,尽管可能显得很幼稚。幼稚又有什么关系,一切事物都是从幼稚开始成长和发展的,人类及其经济学也不例外。
三、直面劳动异质性的经济学意义
讨论劳动异质性及其重要性之后,进一步讨论劳动异质性对于经济学的意义,是回归主题的自然结果。本文开篇说到有关对劳动性质缺乏认识是经济学还是劳动之“悲哀”的问题,虽然看似有点言过其实,但有一点是切实的,即经济学对劳动异质性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无论马克思,还是西方主流,都确确实实将劳动在理论上“同质化”了。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以及为了达到怎样的目的,任何研究最根本上都必须回归到现实劳动本身。这样的理论才是现实最需要的。对劳动的研究来说,对劳动的抽象和升华(包括假定)理论性的高度应该是允许的,但最后都必须回归现实之具有丰富内容的具体劳动中去,也就是回归异质性现实的劳动中。这样对劳动的研究和认知才是完整统一的。可惜的是,过去的经济学并没有完全地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这里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之所在。
当然,经济学的“同质化”不仅仅只表现在劳动的同质化上,而且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已有的经济学切实存在一个“同质化假设”。我们知道,经济学产生在工业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就是科学精神。经济学秉承工业时代的科学传统,坚持工业时代的科学理念,借鉴工业时代的科学概念,根据工业时代的需要演绎出来。经济学作为追求真理的组成部分,在真理性认识的召唤下,一代一代经济学家呕心沥血,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经济过程涉及人类的经济行为,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存在太多的异质性变数,存在太难以把握的不确定性。所以历代经济学家千方百计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有效地把握经济规律,包括抽象、假设在内的许多方法,百般“兵器”全都拿来运用于经济学理论这个“战场”,取得成绩巨大是有目共睹,但存在问题也日益明显且不断遭受各种批评及非议。当然,无论是赞同者还是批评者,都各有其不同的赞同或批评的理由。这里不能够一一评论,想了解这方面问题的,可以去参看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这里只能指出一点,即经济学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把不确定确定化了,从根本上表现为把异质性的东西同质化了。这就是经济学的“同质性假设”。这种假设同经济学的其他假设相比更有根本性,或者说,其他假设都是为达到此目的进行的假设。面对复杂多变的异质性现实,不同的经济学家进行不同的假设和抽象,形成不同的概念和范畴,演绎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就使当今经济学之现状——繁荣与矛盾并存、希望与困境同在。经济学现状是人类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比较矛盾的是,人类就是生活在各种矛盾之中,要不断地解决矛盾才能取得相应的发展。经济学也是一样,未来的经济学也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但今天仍然要解决今天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这里所谓今天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同质化上,即经济学所遭遇的“同质化困扰”。所谓“同质化困扰”,是指经济学这样一种现状,主要依靠假设和抽象,依靠数学工具。复杂现实被假设、抽象和数学“同质化”了,经济学的科学追求形成“数学陷阱”和“形式化困境”;经济学完全形式化、数学化,甚至国内有人要把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甚至以为只有数学化才能科学化。这不仅是对科学的巨大误解,也会误导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当然,在这里不仅不同意这种看法,而且不希望经济学成为千人一面的“同质性科学”。因为那样就会远离现实,自然也就会缺乏相应的生命力。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经济学要正视现实反映现实,努力为现实服务。
那么,现实是怎样的呢?不同的人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和概括。这里把现实看作是一种异质性的,无论是在自然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及其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方面,异质性特征日益突出并为世人所关注。世事变迁有多方面表现,其中不确定、变化莫测等异质性因素日益深入并影响人类的生活,人类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更好地应对,用科学态度直面之。这就是世人更为关注异质性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当然也不应该例外。可以这样说,经济学关注异质性程度反映或决定了经济学对现实的关注程度,进而也表明经济学的现实成熟程度。经济学成熟的标志不是数学程度,也不是逻辑体系的完整严密程度,而是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经济思想能够缓解经济困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水平。经济学家的任务不是“照本宣科”重复前人的思想,而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发展前人的思想,解决新时代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经济学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需要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创新。创新也是劳动的题中之义,也具有异质性。不是所有的创新对人类都有益,也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够取得预想的效果。必须深入研究认识创新的规律,认清创新所具有的异质性,让创新真正能够有利于人类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样,其他性质的劳动,无论是资本管理者,还是政治管理者,他们发挥作用的途径都是他们自己的具有异质性的劳动。
因此,重新让异质性劳动回归并主导边缘化自己的经济学,给异质性劳动以符合其作用的身份与地位,是非常重要且非常迫切的。经济学家不应该一边付出异质性劳动,一边忽视劳动的异质性。劳动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异质性是劳动性质的题中之义,不应该再继续被有意抽象掉了,也不能被故意假设掉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经济学在劳动问题上的“虚伪”,还劳动异质性之于经济学之本来意义,通过直面异质性的现实回到真实世界,这就是探讨劳动异质性之经济学意义的根本所在。
[1]马克·史库森.经济思想的力量[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
[2]蔡继明,李亚鹏.劳动异质性与价值决定[J],经济学动态,2011(4):50.
[3]郑志国.劳动的异质性与同质性——兼评学术界的几种观点[J],岭南学刊,2004(4):51.
[4]牛龙菲.异质发生学与一般进化论[J].哲学研究,1992(5):69-75.
[5]李宪徐.作为异质性的经济学[J].江汉论坛,2006(7):38.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06.
[7]李宪徐.劳动异质性的自然社会机制及相互作用[J].学术交流,2006(10):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