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六逸的报刊编辑思想述评

2012-01-28陈勇刘祥平

中国出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软性新闻学报刊

文/陈勇 刘祥平

谢六逸(1898-194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教育家和报人,在报刊编辑领域建树颇丰。他一生之中成功编辑了多份报刊,其中尤以《立报》的《言林》副刊和生活书店的《国民》周刊影响最大,一时成为上海的言论中心。基于这些成就,他在1937年7月上海编辑人协会成立时,被推选为主席。谢六逸出色的报刊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通俗而不媚俗

为民众服务是谢六逸办报的首要宗旨,在他看来,报纸“是一种民众的公共事业。一家报馆虽是由少数的企业家创办的,但必须以民众的福利为依归”。[1]首先,必须要让报纸的内容通俗易懂。考虑到当时民众文化水平不高,阅读报纸有一定困难,谢六逸提倡报纸语言要大众化,尽力减少滥调文言的使用,为此应当“限制报纸上常用的铅字,不能超过一定的数目”。[2]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新闻,谢六逸任贵阳交通书局负责人期间,还主持出版了一本《新闻语汇》,“将报端日常所用的各种名词加以简单而扼要的解释,供一般人阅报时的参考”。[3]这对文化水平不高的一般读者有很大的工具价值,可帮助他们解决不少阅读中的障碍。

其次,还必须要让报纸的内容能够为一般民众所喜闻乐见。谢六逸认为软性记事为报纸大众化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因为“政治、经济等类的硬性记事,必须对于这方面有特别知识或兴味的人,即是比较的属于知识阶级的人,然后才爱读它,一般大众,不甚感到兴味”,“现代的报纸既以尽量得到大多数读者为目的,当然注重能够引起大众兴趣的社会记事,如杀、盗等类。同时硬性记事的记载方法也采用软性记事的记载方法,就是以兴味为中心”。[4]谢六逸的这一番话较为客观地评价了一般大众的特点,也说明了软性新闻的存在是以人类新闻需求的天性为使然的。19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等一批商业报纸之所以取得成功,开启了报业大众化的先河,正是因为其在软性新闻上大做文章,满足了读者的娱乐心理。所以软性新闻对于现代报纸来说不可或缺。

当然,“以兴味为中心”并不等于媚俗。在注重“兴味”的同时,谢六逸还非常重视对读者的引导。他认为“办报的目的在提高社会文化,故应先提高读者的智识,大多数读者对硬性新闻不大注意,喜欢看软性新闻,特别是中国的读者,这种现象是畸形的”。[5]因此,他力倡办报者必须设法在编辑中将硬软两性新闻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读者对硬软两性新闻都能注意,从而弥补大多数只爱看软性新闻的不足。谢六逸称“此法可以打破国民看报的恶习,同时可以使读者知道政客的言论,市井的言谈,大群人民死亡,火山爆发等事,均有同等价值”。[6]当了解到广大民众不仅文化水平不高,新闻学素养也极为缺乏时,谢六逸提倡大力普及新闻学知识,以培养大众分辨新闻优劣的能力。因此,在主持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担任贵阳文通书局负责人期间,他都不遗余力出版新闻书丛书,同时还在上海和贵阳各发起并主持了一次大型报展,以广泛传播新闻学知识。

二、“小中见大,短中见长”

“小中见大,短中见长”的精编主义是谢六逸报刊编辑的指导思想。在小型报和大型报二者之间,谢六逸更偏爱前者:“我始终主张‘小中见大,短中见长’”,[7]“向来是反对形式大而实质小的报纸,赞成形式小而实质大的报纸”。[8]这主要是因为他考虑到一般劳苦大众经济收入微薄,买不起大型报看,推广小型报能让劳苦大众都能得到新闻这种精神食粮的滋养。同时,他又考虑到劳苦大众为求生存四处奔波,工作繁忙,没有多少空闲时间看报,所以提倡报纸刊登篇幅短小、品质很高的作品来满足读者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劳苦大众,谢六逸对短文章和小型报的质量有着严格要求:“报纸面积小,小中可以见大。文章不怕短,短中可以见长。篇幅虽然紧缩,品质却已增高,这就是我们的希望。”[9]因此,他所主编的《国民》周刊第1期的征稿启事便强调来稿要“简明精警,适合大众阅读”。[10]

谢六逸曾批评过编辑工作中重“量”不重“质”的错误做法:“几篇皇皇大文,每篇长若干言,据说每篇都是数年研究的结晶品,参考书籍在数百种以上(有每篇篇末的注一、注二以至于注N为证)。不幸六七十万言的杂志,被几篇皇皇大文章一塞,早已塞得胀鼓鼓的了,即有空白,又再补上近于‘乌鸦在天空放屁之理论与实际’的文章。”[11]这样的文章虽可称为“长篇大作”,但品质不高,缺乏思想内容,因而价值不大,应该抛弃。所以,谢六逸将报刊版面的面积数量以及文章的字数进行“量”上的紧缩,为的就是删掉无关紧要的东西,保留精华部分,从而提高“质”的品位。他的这“小中见大”的做法不仅是专业主义的体现,也充分表现了其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由此获得了读者的高度认同。一位读者来信称道:“周刊文字宜短小精悍,编排活泼新颖,内容须偏重民族解放运动,但却不公式化,贵刊已做到大部分,望以后更加注意。”[12]

三、内容和形式“宜求其‘杂’”

为了增强所办报刊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谢六逸在报刊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都特别强调“杂”。

在内容上,谢六逸主张“宜求其‘杂’”,甚至专门研究学术的杂志,“只就内容一项来说,也不可以不杂”。[13]文章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自然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单调乏味感,还可调剂读者阅读后的疲劳感,给他们带来轻松快乐。因此,谢六逸提出只要有价值和合乎体裁的文章都得要想方设法罗致。他认为日本一些杂志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比方《中央公论》、《改造》一类的硬性杂志,亦兼载软性的文章,画家的绘画,使枯燥严重的空气得以调和。又如《文艺春秋》那种杂志,只消翻开目录一看,搜罗材料的丰富,可一望而知。”[14]

在形式上,谢六逸认为“我们可以在每项问题上求其复杂,在编排上求复杂,在排式上求复杂,在使用铅字花边上求复杂,在插图或饰图上求复杂”,也就是说在形式表现上一定要富于变化,不能给读者单一乏味的印象,即“不宜单调刻板”。[15]故而,他曾批评编辑者老是沿用陈旧的做法,使出自他们手中的作品至少在形式上看来缺乏生气、没有新意。

谢六逸在主编《国民》周刊时,提出“无奇不有”这四个字作为编辑方针,鲜明地体现了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求“杂”的编辑主张。当时的《国民》周刊既有理性分析的硬性文章,如短评和专评,又有软性的轻松活泼的材料,如以抗战为主题的抒情诗歌,还有漫画、新闻照片、时事形势图点缀其间,真正做到了“无奇不有”。该刊出版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存亡危急、奋起抗日的历史关头,其内容和形式上的“杂”统一在宣传抗日、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做到了“杂”与“专”的和谐统一,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期发行量很快便高达10万册左右。

结 语

谢六逸的编辑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报刊编辑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对于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新闻业来说,如何把保证报刊质量与吸引受众眼球有机地协调起来,如何既做到适合大众需要又有利于人类文化向上发展,谢六逸的成功无疑极具启示意义。

注释:

[1]谢六逸.最近的感想[C]//,陈江、陈庚初编.谢六逸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293

[2]谢六逸.大众语和报纸[J].社会月报, 1934(5):16

[3]戴广德.新闻学丛书·新闻语汇[M].贵阳:贵阳文通书局,1942

[4]谢六逸.日本的新闻事业[C]//,陈江、陈庚初编.谢六逸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360

[5][6]谢六逸.实用新闻学[M].上海:上海《申报》新闻函授学校,1933:259

[7]谢六逸.夹板斋随笔(九)小型文艺[C]//,陈江、陈庚初编.谢六逸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90

[8]谢六逸.最近的感想[C]//,陈江、陈庚初编.谢六逸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294

[9]谢六逸.《立报·言林》开场白[N].《立报·言林》创刊号,1935-9-20,(15)

[10]《国民》周刊征稿启事[J].国民,1937(1):15

[11][13][14][15]谢六逸.日本的杂志[C]//,陈江、陈庚初编.谢六逸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337、337、339、337

[12]读者信箱[J].国民,1937(2):46

猜你喜欢

软性新闻学报刊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