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业标准化 促进农民增收——以上海市崇明县绿华镇柑桔生产国家标准化示范区为例
2012-01-28郭广雷
郭广雷
上海发展现代农业,崇明建设生态农业,除了政策扶持、科技应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手段来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从而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优质,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生态的良好综合效应。位于崇明岛西南端的绿华镇,就是依靠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一条农民致富的道路。
2008年2月,由崇明县绿华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申报的柑桔生产国家标准化示范区正式立项。项目实施以来,该镇按照项目规定要求,分步实施,不断提高柑桔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连续两年举办了“上海崇明绿华柑桔节”,使广大市民亲身感受到了绿华“一镇一品”的标准化区域特色农业的魅力,带动了农业观光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绿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9月27日,该示范区得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高分通过验收。
1 创建前绿华镇农业标准化发展问题分析
崇明县绿华镇是上海市柑桔之乡,柑桔也是绿华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农业结构的全面调整,绿华镇依托环境优势,将发展柑桔生产作为发展绿华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多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镇在柑桔生产和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1 产后加工技术刚刚起步,产品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绿华的柑桔获得了许多名誉称号,但从总体来讲,主导产业表现为品质优劣不齐,面对高端市场缺乏竞争力。农业产值的优势绝大多数是以量取胜,而非以质取胜,这是制约绿华柑桔产业做精、做强的主要瓶颈。同时柑桔进市场前分等分级的少,品牌包装的少,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导致产品附加值提升慢。
1.2 组织化程度低,营销渠道缺乏标准化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柑桔类的合作社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在农产品市场营销,带动农民致富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13.9%的总量比例还不能体现规模效应,标准化统一销售的模式还没有实现。柑桔销售80%依靠上门收购,田间交易,很多农民还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程序。抱团拓展市场的运作机制处在起步阶段,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的尝试有待进一步拓展。
1.3 标准化认识不足,推行难度较大
部分人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真正认识到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口号多,具体行动少;还有许多农民误认为农业标准化会加大农业生产的成本,难以真正增加收益,因而不愿参与到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工作中。
2 绿华镇农业标准化发展对策
为了解决农业发展瓶颈,绿华镇人民政府依靠柑桔生产国家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3年来,在柑桔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上,镇政府采取政府牵头、部门协调、条线配合、合作社参与的方法,围绕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工作。
2.1 成立机构、全力推进
2.1.1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机构。项目下达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经济办、农技中心、柑桔研究所、柑桔协会、财经办等各有关部门以及7个行政村负责人为成员的绿华镇柑桔生产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2.1.2 制订实施方案。对照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全镇柑桔产业化发展实际,将项目实施内容、要求、年度分解目标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村和各部门,指导示范区建设的开展。
2.1.3 明确职责分工。为确保示范区建设有序进行,镇领导小组对各成员单位进行了具体分工,细化责任,并根据柑桔生产和年度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召开标准化生产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措施。
2.1.4 建立保障体系。成立了生产技术组、农药经销组、产品营销组,建立了以研究所、协会、农技服务中心为依托,村农技员为支撑的示范区标准化技术推广网络,形成了技术标准从制修订宣贯到实施的全程管理服务体系。
2.2 制定标准、深入推广
推行柑桔生产标准化,涉及到全镇桔农生产方式的转变。它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工程。制定和完善柑桔标准体系是示范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为此,绿华镇把柑桔生产技术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管作为主线,贯穿于示范区建设的全过程。
2.2.1 制定标准文本。按照无公害柑桔生产技术要求,对上与市、县业务部门及柑桔专家加强联系,对下加强调研,筛选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制定了《柑桔栽培技术操作规范》等3项企业标准,建立了与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配套,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推动了柑桔产业走上标准化轨道。
2.2.2 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绿华镇始终将柑桔标准化技术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来抓。每年对合作社法人、村农技人员、经纪人以及桔农进行柑桔标准化技术培训,强化无公害柑桔标准化意识,将柑桔标准化生产新技术、新方法,印成各类资料,分发给农户,使广大桔农提高了柑桔生产标准化意识,对柑桔的栽培管理,由常规性,向标准化模式转变。
2.2.3 加快标准化实施。示范区建设期间,绿华镇建立了无公害柑桔1 000 hm2的核心示范区,分别建立了6个示范片,并确定了1 500户的示范户。同时,在示范户中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切实加强对每一户示范户的检查督促,对重点示范户进行重点引导,优先服务,同时也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从而使学习标准、掌握标准、应用标准成为广大示范户的自觉行动。
2.3 抓无公害基地建设,推绿色产品认证
认真抓好柑桔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关键在于把握生产环节。绿华镇在推进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坚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有序发展,确保示范区项目的顺利推进。
2.3.1 强化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科学合理使用生产投入品的宣传,定期向农户公布禁用、限用及推荐的投入品的品种和目录,在示范基地设立为农综合服务站。严厉打击使用违规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用于农业生产。同时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用杀虫灯、黄板综合防治虫害等技术。
2.3.2 强化全方位服务。绿华镇镇政府采取政府推动、协会带动、合作社拉动的方法,有效推动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建设中全面推行“五个一”工程:即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生态建园、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品牌包装,不断提高柑桔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桔农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
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全面推进柑桔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农户在柑桔销售及生产管理上带来方便,镇政府将桔园中心道路的改造建设作为推进标准化项目实施的重要工作来抓。2008年以来,政府根据原计划步骤,共投入三级财政资金6 5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全镇1 667 hm2桔园203 km中心道路的改造建设。同时,在改造桔园中心道路的同时,完成了衬砌渠、药池及电力线路等配套设施,得到了农户的一致好评。
2.5 建立机制,加强考核
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并制定下发了推进柑桔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扶持办法,对无公害柑桔的生产加工明确了具体措施和政策扶持,有力地促进了无公害柑桔示范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2.5.1 建立了多元化投入机制。镇政府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出台了扶持政策,大力扶持明康、西旺、瀛果等五大营销类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而加快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3年来,镇政府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建立了5个柑桔选果加工中心,实施了示范区的标准化销售。配套500多万元实施667 hm2土地治理项目和200 hm2区域特色基地建设,提升了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同时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
2.5.2 建立了考评考核机制。柑桔标准化实施范围广,为了体现实效,强化责任,镇政府将柑桔标准化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重点将柑桔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和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化,将指标明确到村组。通过召开现场会,工作检查会等形式加强督办、评比和考核,确保柑桔标准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3年来,绿华镇通过示范区的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3.1 龙头产业形成,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绿华镇柑桔生产国家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有利于绿华镇农业结构的调整。绿华镇依托环境优势,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将发展柑桔生产作为发展绿华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3年的创建,目前,绿华柑桔种植面积达到1 900 hm2,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9%,柑桔已成为绿华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绿华镇下辖7个行政村,其中有6个村、185个生产队、3 000多户农户,全部种植柑桔。农民个人种植柑桔1.33 hm2以上的有285户,种植0.67 hm2以上的有1 250户,有4户农户种植面积超6.7 hm2。从镇、村、队到农户,已形成以柑桔为龙头的重点产业。
3.2 标准体系建立,有效提高科技种植普及率
项目实施以来,广大农业技术专家和标准化工作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大力依靠科技,形成了崇明柑桔栽培管理和选果、分等销售的两个操作规程和地方标准,形成了示范区标准体系,柑桔标准化种植逐步覆盖了绿华柑桔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了柑桔品质;同时,通过3年多来的培训、现场指导和互帮互助,全镇项目区近80%的农民柑桔种植技术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掌握了科技种植和加工的方法和技术,有相当部分种桔能手成为农民技术员、种桔大户和营销专业户。农民依靠科技,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的致富之路。
3.3 知名度提高,不断打造品牌建设新硕果
示范区的创建也提高了绿华柑桔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2008年,绿华“飞岛”牌柑桔参与上海市柑桔质量评比,获得银奖,2009年“飞岛”牌柑桔获得迎世博柑桔评比金奖,同年10月,绿华“飞岛”牌柑桔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2010年,“飞岛”牌柑桔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证书并经国家农业部质量认证中心再度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优质品牌带来高知名度,高知名度获得高效益。绿华镇以柑桔为媒,利用品牌优势,举办柑桔节,利用柑桔节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绿华柑桔文化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桔农收益。同时,柑桔节的成功举办使绿华经济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4 销售渠道拓宽,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双市场
通过标准化的种植和规范化运作,绿华柑桔的产量不断增加,销售渠道不断拓宽。一方面,绿华镇通过4个选果加工厂扩大选果销售上市比例,继续搞好小包装及精品包装上市,打好20年以上老龄树精品包装的品牌,并通过农超对接、农商对接等方式,使绿华柑桔逐步进入国内大型超市,获得消费者的深刻好评;另一方面,探索柑桔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扩大了国外市场。2010年绿华镇农贸公司与绿晟公司达成200 t柑桔购销协议,加工冻干桔子批量出口到美国等国家,有效地拓展了国外市场。
3.5 项目辐射广,切实形成标准化良好氛围
3年的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不仅使柑桔标准化生产广泛普及,还带动了翠冠梨、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农民有了较强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农业标准化生产得到了进一步深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桔农对农业标准化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柑桔标准化工作具备了较好的组织保障能力和群众基础。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呈现出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6 经济效益凸显,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通过柑桔标准化示范建设的推进,投产桔园单产由标准化示范项目实施前的3万kg/hm2增加到3.45万kg/hm2,品牌销售价格也由项目实施前的1 000元/t提高到了现在的1 300元/t。3年来每公顷增收从1 950元增加到5 850元,合计增产从1 000 t增加到6 000 t,共计增收780万元,农民收入得到增加。随着投产面积的逐年增加,选果加工中心及柑桔饮料加工厂的投入运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显现。
3.7 生态效益明显,有效助推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示范区柑桔标准化技术的普遍运用,新农药、新技术使用得到了长足进步。3年来,示范区有机肥使用量5 000多t,生物农药61 t,同时结合农田“双减”的持续推进,大大减少了农田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整治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绿华镇被评为上海市环境优美乡镇。
栉风沐雨四十年,柑桔飘香满绿华。绿华人民在农业标准化发展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11年在柑桔生产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创建的基础上,绿华镇人民政府又成功申报了崇明县绿华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希望能通过示范镇的创建,全面大幅度地提高全镇的农业标准化水平,力争将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建设成为生态休闲的公园、优质品牌的果园、和谐幸福的家园!
[1] 景延秋,刘聪利,成应杰.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76-177.
[2] 牟维平,田宗轩,周红兵,等.实施农业标准化 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J].南方农业,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