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和浙江“姊妹模式”同病相怜?
2012-01-28杨轶清
仔细对比“第三意大利”模式和“浙江模式”,不难发现意大利遭遇的困境与浙江面对的挑战并不一样,其症状和病因各不相同
30多年来,浙江一直是关注度最高的中国省份之一。浙江经济充满活力,其发展模式和内涵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呈现差异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世界范围内,“浙江模式”常常被认为与“意大利模式”相似度较高,两者经常作为“姊妹模式”被放在一起对比分析。目前,意大利危机深重陷入泥潭,而浙江省的GDP增速也逐渐掉到“队尾”,这个时候再来看两者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浙江模式”的内涵。
严格地说,浙江经济与“第三意大利”模式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差不多与浙江民营经济萌芽同步,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被称作“第三意大利”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其典型特征就是存在专业化的企业集群,大量中小企业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具有很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整体竞争力。有意思的是,不仅两者起步的时间差不多,而且产业元素的相似度也很高——都是出口型、家族企业、中小企业聚合产业集群,集中于轻型制造业即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典型行业包括纺织、制鞋、瓷砖、工艺品、家具制造等等。可以说,是蚂蚁雄兵支撑了意大利经济的繁荣。
如今,意大利经济遭遇滑铁卢,持续多年萎靡不振。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升级,意大利成为其中的重灾区。这是不是中小企业集群这种经济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如何规避化解?意大利的今天是否会成为浙江的明天?意大利的发展路径及其目前的境遇很值得浙江借鉴。
近年来,浙江区域经济出现减速迹象。浙江GDP增速已经连续10年下滑;2001年至2008年浙江经济增速从全国第6位跌落到第22位;2004年以来,浙江已连续7年GDP增速低于江苏。浙江在长三角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自2003年达到33.43%的高点以来,份额呈持续下降状态。目前,浙江生产总值排名全国第四,但已和前三名拉开较大差距。在2009年第一季度,浙江省GDP一度跳水,下滑到只有3.4%。2011年,浙江省GDP增速放缓到全国倒数第三。
仔细对比“第三意大利”模式和“浙江模式”,不难发现意大利遭遇的困境与浙江面对的挑战并不一样。其症状和病因各不相同,意大利集群化经济仍然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浙江的中小企业及其产业集群则到了必须脱胎换骨的时候。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中小企业分工外部化实现规模和效率的统一,即“既有恐龙的身段,又有猴子的身手”,其核心在于协同创新。浙江的很多块状经济生存了二三十年,急需“转换轨道”或者“换档位”前进。在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地理空间集聚的便利性、简单的“总装——部件”式配套合作、传统专业市场在产业集聚中的物流功能,以及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各方面都出现下降趋势。急需从地理空间的物理性集聚上升为产业链的有机聚合,避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低水平重复和低效率生存。其中的关键,就是遏制同质化竞争,实现真正的协同创新。
“第三意大利模式”的柔性生产和竞合文化,是我们很多块状经济的短板。意大利在最普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各企业之间、各劳动者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共同铸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在有利的创新环境之下,使用柔性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浙江区域经济的主体形态,链接企业、行业和地方政府,是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浙江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未来。海宁皮革等一批浙江特色产业区,在传统商品集散的基础上的准公共平台,探索价格形成机制、技术信息流动机制、人才和品牌培育机制。提高产业区内人际关系信任度,减少博弈和消耗,形成稳定持续的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