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司法行政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和发展
2012-01-28罗炳祥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局长江苏苏州215006
罗炳祥 (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局长江苏苏州215006) ■文
苏州司法行政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和发展
罗炳祥 (江苏省苏州市司法局局长江苏苏州215006) ■文
近年来,苏州司法行政工作积极发挥职能职责,有效服务于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中心工作,在工作中服务大局,勇于率先,积极推进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新发展和"各项全省争先进,总体全国创一流"活动的开展,并在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上有了较好的突破和发展。
一、强化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机制,让社会管理、法律保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携手共进
(一)明确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职责。以"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推进落实年"为契机,认真研究制订、全面落实《关于全市司法行政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职责任务》,围绕人民调解、社矫安帮、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方面的职责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加强协调,主动参与,不断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实际,努力找准司法行政促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结合点。
(二)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加强全市"法律援助质量满意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和刑释解教、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等指标的监测;以项目化管理、序时化推进为抓手,加强全市"深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着力推进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等项目的协调,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法律保障的双重效果。
(三)协调开展五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和易肇事精神、易感染艾滋病人以及吸毒人员等五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积极争取支持,把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综治和平安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职能单位的作用;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探索推行项目化管理,积极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形式。
(四)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教育。以"两部两院"出台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契机,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大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加强安置过渡性基地和实体建设。
二、全力推进人民调解建设,为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一是在全市推广村 (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试点经验。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目标考核机制,在全市村 (社区)开展创建"苏州市村 (社区)规范化人民调解组织"活动,重点在健全组织、落实人员、发挥作用上下功夫,确保每个村 (社区)有1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加快推进全市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全市全面推广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市在企业中建立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的经验做法;发挥指导管理职能,重点抓好 300 人以上、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和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完善和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有效服务经济发展。
三是全面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认真总结、完善市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加强与市环保、物价等部门的沟通,不断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全力化解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总结人民调解员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经验,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善做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建设,着力提高诉调、公调、检调、访调等对接效果。巩固和完善市 (区)、镇 (街道)两级调处服务中心建设。依托 "苏州市社会矛盾纠纷信息管理系统",及时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三、优化法律服务,为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全力促进转型升级。重点围绕投资融资、兼并重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深入开展"四万工程"等专项法律服务;组织引导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业实行"强强联合",不断拓宽法律服务领域;突出服务企业导向,深入开展走访企业法律服务活动,及时提出有效的法律意见,不断增强服务效果。
二是积极管理创新服务。注重加强对社会管理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大力推动"律师送法进社区"和"社区法律服务窗口"品牌创建工作,积极创新"能动公证"方式,认真创建省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所,年内在全市各行政村设立法律顾问,努力发挥多形式服务作用。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围绕"城乡一体化"要求,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按照"创一流服务、让群众满意"的标准,加强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业监管。在各项业务发展中,创造性地让社会管理、法律保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携手共进,同步前进。
四、推进"六五"普法,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积极发挥法治文化引领作用。坚持以法治文化建设引导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突出法治文化建设重点,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根据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新各级各类法治文化建设载体。
二是以重点对象学法带动全民普法。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营造"研究问题先学法,制订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的良好氛围。加强青少年、企业经管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有效性。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司法行政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保障民生有机融合,有效发挥法制宣传工作的引领作用。
五、深化法治惠民举措,以民生优先主导社会管理创新方向
一是在基层深入开展法律援助示范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县 (市、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综合功能,努力争创"省法律援助机构示范窗口"、"省法律援助机构合格窗口",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质量。
二是加大资金募集力度,发挥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作用,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和内容,努力为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积极探索,逐步将工伤、交通、医疗事故,征地拆迁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权益保护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不断拓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域。
三是探索总结在社区、村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区域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或联络员,积极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提高"半小时"便民法律服务圈的质量和效果,使广大市民群众就近就地获得了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真正做到以民生优先主导社会管理创新方向。
六、加强队伍建设,为社会管理造就一流的司法行政人才
全面加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机关干部、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结合行业特点,区分层次,加强指导,开展分类教育活动,开展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全市律师、公证员队伍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全市人民调解员中,推进《人民调解法》学习宣传;在全市基层法律服务者队伍中,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教育,不断提高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法治惠民核心价值观。不断培养、造就更快更好地突破发展社会管理的司法行政人才。
(责任编辑 赵海鸥)
book=6,ebook=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