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文献研究互动空间
2012-01-27金愉李立宏徐桂香鲁毅巍
金愉 李立宏 徐桂香 鲁毅巍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33 2. 吉林大学医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21
略论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文献研究互动空间
金愉1李立宏1徐桂香2鲁毅巍1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33 2. 吉林大学医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21
图书馆学、博物馆学虽是不同的理论学科,但有着内在的学术联系。基于知识服务的文献研究是可开发的契合点,从各自学科角度互补互动,有赢得协同创新和发展的契机。
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文献研究
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比较研究早已被关注,其实,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的共同点和互补点也不容忽视。旨在推动文献资源充分利用的文献研究便是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结合点。二者学术活动的联姻,不仅会使图书馆学研究更加风生水起,也能提升博物馆学的研究水平,构筑博物馆学应有的学科地位。
1 图书馆学、博物馆学互动研究是竞相促进的发展之路
目前,在《国家社科基金学科代码表》中,直到2011年,博物馆学都被归属于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的门类下,但在历年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指南中,均遗漏了博物馆学项目。经查,2010年、2011年的国家社会科学科研课题立项中,博物馆学没有一个命中记录,图书馆学的研究进展却颇有建树,2010年和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图书馆学分别占83项和96项。2010年《全国总书目》里,图书馆学专著数占83;在《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学科分类》里,图书馆学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种;上述两种目录中,竟全然不见博物馆学学科领域的踪影。有着学科交叉和融合等边缘关系的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在科研上的失衡现状与信息传播时代的背景并不吻合。图书馆学研究上注重着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所有文献资料和进展,博物馆学研究则面对着历史演进中各个角落的文化遗产,这正是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交融和切入点,这为打破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在科研上的不平衡有了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的基础条件。对文献研究的疑点难点,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不同的研究视角,常有互相不可替代的学术见地,不同的视野会使没有想到的,从另一层面被想到了,没有突破的,从另一侧面被突破了。这种思想力和突破力往往会起到扭转思维同质化的关键作用。对于特定的问题,分别从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专业素养出发搜寻线索,循证文献相佐证,有助于打开问题破解的思路。从不同立足点进行多维的互动研究,使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文献研究会更具科学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
2 激发文献研究是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共同生长点
学者万刚指出:“现在的图书、情报工作中,文献一词的含义很广,通常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与非印刷型的出版物,诸如图书、期刊、报纸与特种文献。”[1]博物馆所指的文献,除了印刷文献,还有书稿、甲骨、皮革、帛、金石、木牍、竹简等。珍贵版本的图书、名画、碑帖在图书馆被视为文献,在博物馆被看做文物。微缩文献、视听文献、电子文献和网上文献扩充为图书馆和博物馆共同的信息源。所以,在图书馆学的文献概念中有博物馆学中的内容,博物馆学的文献概念中也有图书馆学的内容。在相互渗透和兼容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博物馆学
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但研究范围均含有如何做好服务,通过尽力的满足求询者的服务才能使文献价值彰显,服务的层次越高,文献被发掘、利用的价值越大。
过去,常说千方百计的提高文献利用率,可是没有“方”和“计”的知识储备只能是心想事难成,通过对文献研究来提高服务研究的深度,不失为提高文献利用率的良“方”和妙“计”。不论图书馆学还是博物馆学研究,离开对文献本身的基本研究,所谓的服务研究那是缺少基础的空中楼阁。
图书馆学的服务研究,其发展较博物馆学略胜一筹。从图书馆学早期的基本概念,校雠、辨伪、辑佚、注释等名词术语,到当今信息、情报、知识等新的基本概念进入,图书馆学的服务研究,也由文献服务走向信息服务又发展到知识服务。从贯穿图书馆学发展过程的主流概念的变化,也依然透露着文献研究在图书馆学中有着施展身手的天地。简而言之,没有对文献内容的研究,不经过提炼形成知识,知识服务也就无从谈起。博物馆学文献方面的知识内容可谓博大又精深,仅从文献的载体看,不仅有保存至今的众多藏书楼,还有河南的殷墟、西安的碑林、长沙马王堆的竹简缣帛、敦煌莫高窟的写本经卷、北京等地的 《四库全书》抄本等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珍稀文献载体样本。【2】利用馆藏文献进行研究,发表论文和报告、出版发行物是博物馆学中常用的科研手段,图书馆学的文献研究需要向博物馆学借鉴,减少阻碍自身发展的局限。所以,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的态势各有千秋,相互取长补短,不但可以提高博物馆学的研究水平,也给图书馆学研究拓展出更广阔的舞台。文献研究上的优势互补是激发文献研究互动的依托,给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研究带来了共同的生长点。
3 文献研究是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固有内涵
任何一项学科都要与时俱进地螺旋式上升,否则,就会丧失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可能性。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很多新的社会现象和事物,这些新元素会影响到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在这不断地变化中,主要的变化应该是研究的内容部分,[3]研究内容是指研究对象的内容实质和外部联系,[4]文献是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内部实质要素。在对研究对象由关注表象到深入其本质机理的认识过程中,文献成为研究内容是学术发展的势在必行。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文献研究,并非游离于应有的本学科专业,而是建立在知识服务架构里的文献研究。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学正逐步走向成熟的热点研究。知识服务的价值定位,首先是体现知识的价值。文献的本质是知识,[5]知识服务需要挖掘文献的本质,通过对文献集成、揭示、析取、重组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方法,把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逻辑性的创造出新的知识;不仅如此,知识服务不是到提炼知识为止,而是升华、凝聚成知识产品。[6]在知识服务上,韩菲等认为,知识服务的一个特征,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收集和选择各种相关信息,对现有文献进行加工整序,形成新的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为用户解决其知识和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7]杨晓伟等也表述,形成恰好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是知识服务的本质特征。[8]知识产品里,蕴涵其中的有心血智慧,有苦心探求,有精心钻研,这样打磨出的知识产品闪耀着科研成果的光辉,是可以收入馆藏和数据库的高级产品。不经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不可能产生新的知识产品。没有知识产品的提供,就构不成完整的知识服务。因此,文献研究是知识服务的前提,知识服务又推动着文献研究成果的产生,进而不断充实着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知识服务标志着新时期服务的核心能力,知识服务的研究,是图书馆学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必然取向,文献研究自然是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固有内涵。
4 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互动研究的一致性内在动力
剖析和解决文献“收藏与利用”的矛盾,是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文献走向数字化的动态环境里,“利用”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着提纲挈领的潜能,调动出文献利用的潜能,不但是实现文献利用增值性的需要,也是实现文献利用极大化的需要,需求成了拉动研究的内在原动力。如何推动文献的利用?从根本上说,就是从文献研究入手。研究是一种普遍意义的运动形式,需要动力支撑,如果是合力,则更加如虎添翼,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合作进行互动研究会让内在动力得到强烈的迸发。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在“文献利用”问题上有着可开发的共性,主要是对文献的知识表达和传播作出能动性反映,这正是文献研究所能表现的功能。能动反映的强弱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献价值的发现与否、无效或增值。这种能动反映,一方面是按求询目标提供知识产品;另一方面是自主发现目标,围绕目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组织成知识产品,跟踪目标主动推送。让文献由被动利用为主动利用,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发展就掌握了主动权。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文献研究中生发出来的主动性活力,将强化对文献创造性的利用,增强内在动力的力度。
5 互动空间有赖数字化打造
不交流的文献信息难以充分体现价值,不交流的学术感悟容易守望着原生态。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在文献研究过程中以及呈现研究成果时,通过交流更能注意到学科不同审视下的盲区。学科专业差异所致,不但对不同文献有不同的失察和疏漏,对同一文献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甚至每次观点碰撞之后再与文献之间的交流,也会加以重新思辨。通过交流,催生研究内容的丰富和研究过程的活跃。
交流的实现,需要一个互动的平台。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在全面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将着手进行数字图书馆全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对国家图书馆网站进行优化,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全国网络覆盖。在拟建的服务平台上,应该有学术交流的一席之地,其中要特辟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文献研究的互动板块,借助全国网络覆盖平台的便利,使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在文献研究中拥有“一顶蓝天”下的互动空间。眼下,国家图书馆网站设有特色资源库,涵盖有甲骨实物与甲骨拓片、金石拓片、西夏文献、敦煌文献、地方志等古籍典藏,仅与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文献研究相关;但尚不见有论坛。博物馆网站整体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不高。[9]故在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设立学术研究论坛,给创造知识交流和互动创新的一片领地,基于知识服务的文献研究,也许会使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的互动研究成为龙头板块。
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文献研究的生机盎然要靠互动来催化,科研性的互动,有对文献的旁征博引,有对文献中隐性知识的精辟诠释和深度解读,在互动中既有学术研究的谐拍共振,也会有针锋相对的争鸣,既立足于学科的根基,也不拘泥原有概念的樊篱。要打破阻滞创新的不合理的自我封闭,旺盛的生命力需要新陈代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呼唤着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文献研究的良性互动空间。
[1]万刚.中国古代文献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2]王世伟.关于创办图书馆专业博物馆刍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3):1-3
[3]柯平,弓克,孙情情.图书馆学概念衍进200年之思[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1-6
[4]黄宗忠.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功能的新思考(上)[J]. 图书馆论坛2003(12):4-12,25
[5]杨焕敏.知识是当代图书馆学的核心概念[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5(9):39-40
[6]胡敏.知识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定位[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28-30
[7]韩菲,刘晓.略论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J]. 农业网络信息,2009(7):48-49,55
[8]杨晓伟,张景秋,蒲虹颖.谈高校图书馆如何顺应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J]. 现代情报,2009(3):35-38
[9]李守义.文博类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现状探析.中国文物报,2011—09—08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