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问题研究

2012-01-26胡颖森

当代经济 2012年15期
关键词:投资收益低收入助学

○胡颖森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问题研究

○胡颖森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发展以来,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偏低所导致的低收入的代际传递性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偏差、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就业市场化障碍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和数量发展的滞后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原因,当前绝大部分弱势群体因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问题面临低收入的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为切断低收入的代际传递,应创新高等教育助学贷款设计,健全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弱势群体子女 高等教育 投资收益 对策分析

一、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

1、弱势群体的界定

早在19世纪40年代,恩格斯基于对英国曼彻斯特等十多个城市的工人状况的实地考察,就完成了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弱势”群体——工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实证研究。但弱势群体因视角不同也有不同的区分和概括,在完整的概念意义上,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某些领域或某个方面的社会成员。但贫困性是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在经济利益上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从而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地位、权益保护和竞争能力等生活质量方面处于低层。因此,本文的探讨也将围绕经济收入这一关键因素所导致的弱势群体,也就是低收入家庭在其子女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2、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

教育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教育在为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劳动力带来了相应的教育回报,这对于弱势群体子女来讲尤为重要,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是改变贫困命运的有效途径。进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也增强了社会阶层正向流动,促进了社会公平,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表1 各层次收入家庭子女高中、大学毕业后的年收入

我们将利用高等教育收益的实证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C H I P(2002年)数据,比较中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以此说明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现状,

首先对父亲的收入水平按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位置在前30%的为高收入家庭,排序位置在后30%的为低收入弱势群体家庭,中间40%为中等收入家庭,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家庭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那部分子女的收入状况,结果展现出两个规律(如表1所示):第一,收入水平存在着代际延续性,低收入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即使接受了较高层次的教育,其平均收入仍低于中、高收入家庭子女的平均收入;第二,在同一收入层次内,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

二、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的原因分析

1、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不合理

表2 2001—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及工资情况

依照现代社会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制度,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来承担。在总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国家承担的高等教育支出和私人承担的高等教育支出常常是此消彼长的。政府投入不足,必然导致教育成本分担向个人和家庭倾斜。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中,国家公共支出占总成本的比重从1998年的64.16%下降至2008年的47.45%,政府投入的不足,使得个人和家庭在高等教育中所承担的成本分摊是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大学学费的增长突飞猛进,从1996年的1319元,到2004年普通高校学费基本上都在每人每学年5000—8000元不等。高等教育个人教育经费,也就是家庭和个人所承担的学费和杂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14.29%,增加到2005年的31.53%,2006年这一比重小幅下降至29.63%,但2007年和2008年又反弹到接近34%的份额。十年间,个人和家庭在高等教育的支出负担上升了近十个百分点,总体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因此,高等教育投资中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形成的巨大缺口最后只能是由居民家庭和个人教育经费来弥补,这种不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最终导致了我国家庭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成本连年上升。

2、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分析

反观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尤其是低收入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与高等教育个人分担的成本节节攀升相对应的不是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的稳步提高,而是就业和收入的每况愈下(见表2)。

通过对2001—2009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01年的80%,连续四年走低,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73%,随后的2005年的就业率小幅至76%,提高了3个百分点,紧接下来的2006—2009年又呈下降的趋势,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率降到了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68%,和2001年的高位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之多。

更为严重的是,即便是经过激烈的竞争,层层选拨,过五关斩六将而最终获得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后的平均工资水平上并没有相应提高,相反出现下滑的趋势:从2002年的1700元,下降到2004年的1333元,随后经历了2005—2007年短暂的上升期,马上又陷入降低阶段,从2007年的2289元下降到2009年的2000元,如果扣除物价上涨等通胀因素的影响作用,大学毕业生艰难就业后的报酬整体水平几乎是停滞不前,甚至是相对降低的。

进一步探究高等教育家庭和个人投资收益比较低的深层次原因,则主要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化障碍和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失衡所造成的。

三、弱势群体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的改善路径

切实提高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消除劳动力市场导致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偏低的不公平因素以及高校扩招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等三个方面的改革。

1、调整改进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突破创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设计

(1)贷款机制弹性化。首先,全面考虑不同的学费标准、不同地区的基本生活费标准以及不同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可获得的各种资助收入,实施差异化的贷款额度;其次,按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安排差异化还款期限和多样化还款方式;再次,按提前还款的标准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激励学生尽可能提前还贷;最后,制定特别条款和除外责任条款,对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可不同程度地顺延还款期限或给予一定额度的减免。

(2)贷款风险分散化。构建合理完善的多元化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把原来全部由放款银行承担的违约风险转变为由政府、银行、高校和社会助学基金共同分担,分散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有助于解除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减少“惜贷”现象的发生。

(3)贷后监管联动化。充分利用教育部、银行、税务、公安、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汇集的信息资源,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联合监管制度,使全国范围内的相关政府行政机关成为最强大的大学国家贷款回收机构,确保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偿还,既保障了助学贷款政策安全、高效的实施,也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4)贷款品种多样化。单一的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来自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政府、学校和银行都应该积极拓展助学贷款业务,确立多样化的贷款方式和品种,降低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单一形式所存在的风险。

2、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就业事关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投资收益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对于能否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缩小收入差距,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促进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家庭大学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者联动,协调配合,尽可能有效消除就业市场中的不平等竞争。

3、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改善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过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毕业生具有与其学历相称的素质和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备强势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更为重要的是,从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率较低的现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随之出现的。因此,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改进大学教育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实效,是提高高等教育收益的必经之路,更是使来自于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家庭的大学生获得实在收益的可行途径。

(注:此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C790086)的阶段性成果。)

[1]G SOLON: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M].1992.

[2]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5).

[3]杨小敏:“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5(3).

[4]吴华杰: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偏低的原因分析[J].市场推介,2005(3).

[5]张芬:浅议我国高等教育收益[J].时代经贸,2006(9).

[6]黎淑芬:对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胡婉君)

猜你喜欢

投资收益低收入助学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娶低收入老婆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个人投资者财务知识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发布穷人CPI是正视低收入阶层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