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质量管理要求实施呼吸机日常维护保养的实践
2012-01-26周理治郑小溪
周理治 姜 天 郑小溪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抢救和治疗设备的呼吸机,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重症监护室(ICU)、急诊抢救室、麻醉恢复室等众多领域。在抢救和治疗重症患者、麻醉手术和术后恢复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ISO14971医疗设备风险评价指南”所推荐的量化评估方法进行评价,呼吸机是风险级别最高的医疗设备。因此,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呼吸机,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最大程度降低医疗风险和使用成本是呼吸机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呼吸机的使用中,应当结合现行开展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进行定期检测,医学工程科和临床使用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与安全使用,从监控、具体实施和人员管理三个方面共同实施对呼吸机安全使用的管理工作。
1 质量控制与自带检测相结合,做好对呼吸机的监测工作
呼吸机质量控制现已在各地区军、地医院中陆续开展,在检测中,对呼吸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监测,主要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氧浓度、压力通气下吸气压力水平和PEEP等,并对呼吸机各项报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此项检测,可以直观的掌握呼吸机在常规辅助通气和治疗中的各项基本参数的偏差,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在故障发生前提前进行维修、校对和保养,为医疗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呼吸机质量控制检测应至少保证每年检定一次,有条件的最好能够每半年一次,对于使用频率很高的呼吸机,如麻醉恢复室、急诊抢救室等,建议进一步缩短检测周期,以保证更好的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和参数的准确性。
绝大多数呼吸机都配备自我检测的功能,能有效的对机器内部存在各种可能引发故障的组件进行检测和校对,且针对临床使用和工程师分别有快速自检模式和扩展(完全)自检。在临床使用前,应将快速自检作为使用前试机的必须程序。医院工程部门应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扩展自检,排查各类隐患。
在呼吸机的日常使用中,还应对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自检情况和系统报警进行详细记录,以供日后维修保养参考。
2 制定日常维护保养计划,防患于未然
配合呼吸机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结合质量管理工作需要,按计划定期对呼吸机气源、电源、操控部分、呼吸管路等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这不仅需要医工部门人员,同时也需要临床医护使用人员进行配合。
2.1 气源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
气源是呼吸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氧气气源一般由氧气钢瓶和中心供氧提供;空气气源由呼吸机自带压缩机或者中心正压供气提供。对气源的管理应定期测定输出压力,防止因气源问题引起的呼吸机参数的偏差。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小型医院还未配备中央空气系统,大部分呼吸机仍是使用空气压缩机提供空气气源。空气压缩机属于消耗件,通常8000~12000 h就需要进行更换。但在使用中需视开机率进行保养维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常规的保养包括:定期除尘、调压、清洗管路等。虽然空压机进风口装有过滤网防护,但在实际使用中,空压机内部仍存在大量灰尘。空压机过滤网应每月取下清洗一次。内部结构和管路应半年拆开检查一次,主要对集水杯、各管路接口、空压机吊环和散热风扇等部件进行检查,如发现有阻塞、锈蚀、磨损、抱死或者转速过低等现象应及时拆下修理、加油和更换。根据压缩机使用时间不同,其压力会逐渐降低,势必会引起空气气源压力降低和汽水分离效果变差,近而引起气源压力缺失报警以及呼吸机内冷凝水聚集而引发的内部进水等问题。因此压缩机应根据使用时间进行输出压力调节,以确保合适的输出压力和良好的汽水分离效果。
气源管路的维护主要是指空气和氧气进气管接口和气源部分的检查。目前不少厂家的呼吸机空气和氧气接口均可360o旋转,以方便连接使用,但长期如此容易引起密封磨损和漏气等问题,应定期进行检查。集水杯分为自动排水和手工两种,通常手工排水型的集水杯由于临床使用中经常进行排水等操作,遇到问题都会及时报修。但自动排水型往往被忽略,由于密封圈劳损、排水口阻塞等问题导致其失效的案例已屡见不鲜。于此同时,应当对氧气墙壁接口和插头进行检查,由于墙壁供氧接口老化导致连接不紧、漏气,氧气气源压力过低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且不容忽视。
2.2 操作和监控面板的维护保养
呼吸机的操作均在面板上进行,从老式的旋钮到新型的触摸屏,大量的操作容易引起按键旋钮失灵,临床使用中各种药液滴漏更是容易引起面板的污损腐蚀。在日常使用中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清洁面板,防止各种药液滴落到面板上,每次使用完毕应使用水溶性消毒剂对机器面板进行擦拭,对触摸屏应选用专用清洁剂。此外,医工部门人员应定期对面板上所有按键进行检查测试,保证其良好性与稳定性。
2.3 呼吸机内部除尘清洁
临床医护人员应定期对呼吸机进风口的滤网进行清洁,更换。呼吸机内部的除尘应交给医工人员完成。定期进行除尘处理,可有效防止因灰尘过多而导致的散热效果变差、短路以及误报警等情况的发生。当然,在对此部分清洁保养时应特别注意静电、潮湿等不定因素对机器的影响。
对呼吸机呼吸管路的清洁则需要临床与医工部门人员共同进行。据调查表明,呼吸机内部气路中仍有被细菌污染的可能,一旦被污染,极易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对于呼吸机主机内部管路也应当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尤其是当救治过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患者后。由于各品牌机器的差异,应首先掌握呼吸机气路原理与流量传感器等部件原理,明确哪些部件可以清洗之后,再对其进行拆下消毒和清洗,切勿盲目拆装。在呼吸机使用中,吸气和呼气端分别加装过滤器可以有效的防止呼吸机内部管路遭到污染。对呼吸机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清洗后,可请感控部门对其进行检测,以确保消毒效果。
3 加强人员管理,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配备呼吸机的科室部门应保证呼吸机有专人管理,负责呼吸机的清洁、日常保养、使用前试机等工作,对呼吸机的使用情况应全程记录以便日后查阅。在值班期间应至少有一名以上医护人员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呼吸机,针对各类使用故障报警能及时正确识别处理。对于设备系统故障和部分临床无法解决的问题故障,医工部门应有工程师在1 h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医工部门可配备一定基数的呼吸机作为应急期间临时调配使用。
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应定期开展,可邀请厂家工程师、本院临床工程师以及呼吸学专家主任来进行与呼吸机相关的使用、维护、治疗参数和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学习。一方面巩固操作和常规故障处理方法,熟悉参数设置,防止操作生疏和参数设置不当;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范围逐渐覆盖到临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使更多的医护人员都能掌握并使用呼吸机。除此之外,培训中可结合呼吸机的最新发展技术和软件的更新升级,确保知识的及时更新。只有普及了呼吸机使用常识,保证知识更新的速度,才能更好的确保呼吸机的安全使用。
4 定期开机试机,确保呼吸机随时可用
在临床日常工作中还应定期对呼吸机开机试机,通常为每周1 h左右,对呼吸回路、气密性、气源、后备电池等方面进行检测测试,一旦遇到问题,及时通知医学工程部门进行维修,确保其随时可用。将遇到突发情况时机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也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更好的掌握呼吸机的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结合质量管理的要求,呼吸机的安全使用必须抓好管理,医学工程部门和临床科室相互配合,对呼吸机的日常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与监控,定期、按时保养维护,并在广大医护人员中普及呼吸机相关知识,熟悉呼吸机的操作使用,从而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因呼吸机使用保养不当而引发的不良事件,从而保障医疗工作的安全进行。
[1]宋燕波.呼吸机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0):74-77.
[2]江洪伟,尚长浩,唐伟.对呼吸机进行预防性维护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医学装备,2009,6(1):57-58.
[3]郑月姣.呼吸机的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121-122.
[4]赵亚丽,施咏军.呼吸机的临床管理与维修保养[J].医疗装备,2003,16(5):56-57.
[5]何莺,邢素美,夏文俊.现代医院呼吸机的集中管理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125-127.
[6]王国宏.呼吸机的安全性能检查[J].医疗卫生装备,2004,19(9):48.
[7]徐泽林,任跃,李成毅.呼吸机主要性能指标的质量控制技术[J].中国医学装备,2008,5(4):1-4.
[8]陈鼎兴,许小强,李成毅.呼吸机的功能特点和维护保养[J].中国医学装备,2010,7(9):52-54.
[9]周晓娜,李茜梅.呼吸机的消毒保养与维护[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233-234.
[10]周秀华.呼吸机使用前安全性能检查和常见故障检修及保养[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