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信息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2-01-25肖桂云郝胜桃

关键词:德育信息化政治

肖桂云,郝胜桃

(1.河北北方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第十中学,河北 张家口075000)

高校信息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路径之一。高校信息化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Kenneth C.Green教授提出了“Campus Computing”(校园信息化)的概念,并主持高校信息化研究项目(CCP:Campus Computing Project)[1]。1993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大力推进IT在社会各领域特别是在教育中的应用[2]。这一举措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促使高校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样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迅猛发展。2001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战略要点。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根据2011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2011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显示,全国高等院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高带宽、可信任、可控可管的校园网络环境已经基本建成,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在步入成熟期[3]。高校信息化不仅以惊人的速度推进了其现代化发展步伐,也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积极应对高校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趋势,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为全面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现状,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围绕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网络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认知及需求3个维度,共设计26个问题,以笔者所在城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为主体,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回收322份,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96.4%。通过SPSS18.0录编分析,在318份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8.2%,女生占51.8%,大学1年级至4年级学生分别占29%、31%、28.1%、11.9%,理工类占68.2%,文科类占31.8%。党员(含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分别占11.2%、88.8%。调查样本基本涵盖了所有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大学生网络利用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包括手机网络)在2小时以下占33.2%,2~4小时的占56.1%,4小时以上的占10.7%,每人每天平均使用网络为2.31小时。在选择上网方式上,手机上网、宿舍专线上网、学校机房上网、网吧上网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9.3%、52.2%、23.8%、18.7%。在学校网速和资费方面,大学生认为“满意”的占25.3%、“基本满意”占62.2%、“不满意”占12.5%。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网络行为方面,信息检索、下载资料、观看影视、聊天交友、使用微博、了解时事新闻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66.6%、58.3%、57.7%、64.3%、68.5%和50.4%;收发邮件、玩游戏、参与网上讨论、网上购物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4.4%、32.6%、22.5%和12.5%。有96.2%的大学生表示参加了网络组群,72.1%的大学生选择“浏览组群”,45.2%的大学生选择“发帖讨论”,32%的大学生选择“转帖”,10.4%的大学生“发起或参与组群内的线下活动”。

(三)大学生网络认知及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教育信息化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占78.6%,没有改变的占21.4%。大学生认为网络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占68.2%,认为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的占31.8%。有88.3%的大学生接受过不文明网络信息,90.3%的大学生接触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有86.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提倡网络道德,8.3%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5.6%的大学生认为上网不应受道德束缚。对于本校红色网站,有38%的大学生表示知道,有18.1%的大学生表示从红色网站获取过信息。对于思政网站模式,有75.3%的大学生选择“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寓理于例”,68.3%的大学生选择“互动性强”,66.9%的大学生选择“信息丰富、功能强大”。如果有机会,7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协助学校加强思政网站。

从以上具体调查数据分析来看,高校信息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已产生广泛影响。一方面,高校信息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高校信息化环境基本能满足学生需求,大学生上网时间也基本合理,手机上网在大学生中普遍流行,微博在大学生中广泛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空间和平台不断拓展。另一方面高校信息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新的影响。大学生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大学生主要网络行为是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和交流互动。网络不文明信息和不文明现象比较普遍,多数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大学生对网络基本接受和认同,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提出新的诉求,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高校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

信息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以人为本,注重沟通,进一步彰显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呼唤。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独特的思想、文化、学习、生活环境,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机制、体制、手段、途径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

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式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条件和基础平台。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方式,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文化环境,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实现思想政治相关信息的数字化,按照信息处理标准流程建立信息库,形成基于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平台。另一方面,要实现及时交互沟通方式,建立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多主体的沟通模式。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校内外各个部门,需要整合高校内外相关资源,建立一个内外目标一致、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系统,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会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其统一协调,发挥资源合力,形成聚合效应。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4]。当今时代,信息化要求平等沟通,市场化要求有效沟通,全球化要求快速沟通。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充分运用高校信息化成果,建立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沟通力和说服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

从校园文化的视角看,高校信息化从根本上引发了传统校园文化诸要素的重组和变革[5]。在高校信息化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呈现出的虚拟快捷性、平等交互性和多元扩散性等特性重新定义了校园文化内容、范围和结构。校园文化环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家庭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其他文化环境相互影响、渗透和联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的整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跨时空、零距离的德育氛围,从而使德育工作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如图1)。在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的各个构成要素中,网络文化环境贯穿于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其他文化环境之中,是整个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的载体;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的核心;家庭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其他文化环境作为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的补充,推动着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的发展。

图1 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全方位整合高校德育资源

德育资源是高校德育的介体和载体。在高校信息化条件下,全面开发、挖掘、整合高校德育资源,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提升高校德育质量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程,做到网上与网下相互补充,互为联动,和谐共振;二是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补充,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政网站内容,拓展思政网站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向网络的延伸;三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网下互动文化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四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学习相统一。通过开设专栏、专题、在线问答、论坛互动、言论交流等方式,与大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与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教学网站、实践教学模拟平台、在线考试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全过程互动学习与考核平台;五是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相促进。

高校信息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1] 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5):11-16.

[2] 张光慧.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J].教育信息化,2005,(2):8-9.

[3] Shengge.教育信息化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引擎[EB/OL].http://www.edu.cn/sj_6538/20120330/t20120330_760660.shtml/2012-03-30/2012-04-05.

[4] 赖黎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85-88.

[5] 丁鼎棣.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7,(2):145-147.

猜你喜欢

德育信息化政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