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诊断骨科外伤的应用价值
2012-01-25万伟东
万伟东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吉林梅河口 135000
多排螺旋CT诊断骨科外伤的应用价值
万伟东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吉林梅河口 135000
目的 比较X线与多排螺旋CT诊断骨科外伤的准确率,探讨多排螺旋CT在骨科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骨科外伤患者,均行X线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 X线检查骨折误诊11处,漏诊18处,多排螺旋CT的误诊、漏诊明显少于X线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多排螺旋CT可X线平片诊断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明确或排除骨折,有助于判定骨折损伤程度。
多排螺旋CT;X线;骨折;诊断
长期以来,X线照射是骨科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仅凭X线平片很难诊断出特殊骨折类型,且诊断结果容易受到拍片时不确定因素干扰,导致误诊、漏诊率较高。多排螺旋CT可以通过二维和三维的呈像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全面展示骨折部分的全貌,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2008年6月-2010年3月我院共收治骨科外伤81例,其中56例行多排螺旋CT检查。现就多排螺旋CT在骨科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56例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1~7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钝器击伤13例,挤压伤8例,高处坠落8例,刺伤5例,其他3例。累及肋骨24处,脊柱13处,股骨颈、骨盆9处,肩关节5处,鼻骨、胸骨3处,腕骨、跗骨2处。以上外伤部位均已行X线常规照射。
1.2 方法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4.0多排螺旋CT机进行外伤部位的扫描。患者保持不动,使受伤部位充分完全包括在扫描范围之内。根据临床诊断需要,按照不同部位、不同要求的原则选择相应的兴趣区。设置扫描参数时,小感兴趣区(如胸锁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可以为粗略扫描,准直宽度一般为1~2 mm,重建间隔为1 mm,扫描时间20~25 s;较大的感兴趣区(如骨盆、四肢等部位)应当进行重点扫描,准直宽度适当加宽到2.5 mm,重建厚度为3 mm,扫描时间控制在30~40 s之间。在工作站对采集到的轴位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处理,以获取到呈像立体的二维和三维图像。然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多个角度、多个方位的细致观察。在发现骨折处后定位骨折线,综合评价确定是否有骨折及其类型,骨折累及的具体部位,是否对关节面造成损伤,是否有脱位或半脱位的现象等。所有患者的X线和CT诊断各自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判定。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经X线平片检查共有骨折59处,经多排螺旋CT检查共有骨折80处。有11处X线平片确认为骨折,但经多排螺旋CT检查可以排除骨折,即该11处骨折为误诊。有23处X线检查疑似为骨折,经多排螺旋CT检查确诊9处,排除14处。X线检查为阴性的病例中,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出骨折18处,即该18处骨折为漏诊。在多发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的诊断中,X线与多排螺旋CT二者的诊断结论有差异,在多排螺旋CT检查方法下,骨折处及骨折线多于X线检查方法,同时可以对疑似骨折部位作进一步的诊断。通过全面比较,多排螺旋CT的误诊、漏诊明显少于X线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传统X线检查方式主要具有拍片方便快捷的优点,长期以来在骨折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但是,如果患者外伤部位多、骨关节结构比较复杂、重叠较多骨折时,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误诊或漏诊情况。尤其是对于外伤较严重的患者,拍片的角度和位体非常不好掌握,也会导致误诊或漏诊,骨关节周围合并软组织或脏器损伤亦难以评价。多排螺旋CT克服了X线的这些不足,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本组资料中,以多排螺旋CT检查为标准,X线对骨折诊断误诊25处,漏诊18处。经多排螺旋CT检查取得的轴位图像可以用二维和三维图像方式,清晰显示出骨折部位、骨折线及骨折片的横向移位情况,弥补了X线检查立体感不足的缺陷。因此,在X线平片诊断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明确或排除骨折,有助于判定骨折损伤程度。
[1]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5.
[2]王敏君,周志坚,龚洪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6):562-564.
[3]Van Hise ML,Primack SL,Israel RC,et al.CT in blunt chest trauma:Indications and limitations[J].Radiographics,1998,18:1071-1084.
[4]Durkee NJ,Jacobson J,Jamadar D,et al.Classification of common acetabular fractures:Radiographic and CT appearances[J].Am J Roentgenol,2006,187(4):915-925.
R472
A
1674-0742(2012)07(c)-0166-01
201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