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全息论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反证

2012-01-25温兴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掌骨学说全息

温兴韬

(安徽郎溪县中医医院,安徽 郎溪 242100)

1 《内经》藏象学说的困惑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历经各代医家阐述发挥日臻成熟完备,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

藏象学说的最大特点是以“象”测“藏”,藏象学说是如何形成的?现在通行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总结出来的,但“藏”与“象”之间为何有此必然的联系,脏腑与所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相关性,不仅古代文献未作出具体论述,现代医学也难以给出圆满的解释。

藏象学说中仅有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胃主受纳等几条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有一定程度的统一,另外肾与耳之关系,似乎得到如今因大量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导致肾功能损害及听力下降的实例验证。藏象学说的大部分内容是近乎约定俗成的,可以说是脏腑所主的经验规律的总结,后人对藏象学说的理解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尺内两傍,则季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称为尺肤诊法。《灵枢·五色》记载:“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有各部分。”这段文章详细地叙述了五脏六腑及四肢关节在面部的相应部位,是古代面部色诊法的主要内容。这两者显然属于藏象学说的内容,但因古人未能阐明这两种诊法的理论依据,后人对此缺乏足够的理解,以致后世临床上已少有运用。

由于藏象学说所描述的脏腑功能与现代医学中的脏腑生理功能概念颇不一致,因此藏象学说的研究还主要采用黑箱理论或仅限于纯理论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藏象”解释“藏象”,自圆其说,并不能揭示出藏象学说的本质内涵。

2 全息医学学说特点

生物全息论的问世,不仅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其特殊的理论还能为揭示藏象学说的真正内涵提供可能的途径。

生物全息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张颖清首先创立的。生物全息论认为,人体每一独立的部分都代表着人体全部生理病理信息,故称为全息论。人体某一部位脏器有病变则在每一独立部位的相应区域内可以找到敏感点,反过来根据敏感点出现的部位及强弱即可大致推断出人体某一部位脏器有病变,进而针刺或按压敏感点即可治疗其疾病。通常采用第二掌骨侧进行取穴治疗,称第二掌骨侧速诊法及第二掌骨侧疗法。这种方法既可用于诊断又可用于治疗,故称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的穴位分布规律是:其远端相当于人体头部,近端相当于人体足部,由头至足依次排列的是头颈、上肢、心肺、肝胆、脾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其实人体任何一节肢或其他较大相对独立部分上的穴位,如果以其对应整体部位的名称来命名,则穴位排布的结果是每一节肢相对独立的部分恰似是整个人体的缩影。

全息生物医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尤其是全息穴位的排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由中医学所揭示的脏腑所主部位或器官的规律,称为脏腑所主对应原则。

可以认为,尺肤诊法及面部色诊法皆符合生物全息理论,属于全息诊法范畴,尤其面部能反映整体各部位生理病理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个人体完整的缩影,全身各系统的疾病都可以在面部这一相对独立的部位表现出来。其实脉诊法也可以视作是古人所发现的另一种全息诊法。脉诊法是将掌后高骨附近的桡动脉分为寸、关、尺三部,正好分别对应人体的上中下这样的全息关系,舌诊亦将舌体进行分部,分别对应各脏腑,可知其中也包含着全息论的思想。

凡此种种不难看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诸多方面皆蕴涵着全息论的雏形,藏象学说尤为突出。

3 全息案例对藏象学说的佐证

比较全息诊疗法与中医脏腑辨证诊法之关系,全息诊法只能大体上判断出疾病的部位而不能对病性的寒、热、虚、实等作出判别,亦不能诊断出病名,然全息诊法与脏腑辨证确有相关性,全息诊法有着独特的脏腑定位意义。脏腑辨证是将复杂的症状分析归纳出病机归属的特定脏腑,而全息诊法可以发现这些复杂的症状群往往也在特定的脏腑穴中表现出较强的敏感点,此二者常相吻合。

第二掌骨速诊法的取穴一般遵循4个原则,即部位对应原则、同侧对应原则、脏腑所主对应原则及少针穴准原则[1]。脏腑所主对应原则,不特指各脏腑本身的病变,对各脏所主(属)的器官组织病变在第二掌骨侧的反应多半亦遵循脏腑所主对应原则,而不是遵循部位对应原则。

临床上曾见一病人诉左眼充血胀痛时作,每次发作必待左鼻孔出少许血块眼胀痛方止。但数日后眼胀痛复作,反复发作半年,当即用第二掌骨速诊法,测得反应点不在头穴而在肝穴,针刺肝穴眼胀痛即刻缓解,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这正与藏象学说中肝开窍于目相吻合。另有一膝痛患者,诉劳累或长途步行膝痛加重,查膝部无异常,遂用第二掌骨速诊法测得反应点在肝穴不在下肢穴,除针刺肝穴外,中药采用养肝舒筋数剂而愈,藏象学说认为肝为筋之腑。至于肝胆本身有疾病的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在肝穴都有较强的反应。另外鼻塞患者肺穴反应强,感冒者大多亦肺穴反应强;耳痛耳聋足跟酸痛者,肾穴反应强,与肾开窍于耳、肾主骨相吻合;舌强言语不清、失眠、惊恐、魂魄不安者,反应点常在心穴,与心开窍于舌、心主神志相合;口舌甜腻、唇舌淡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常见脾胃穴反应强,亦与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之说相符。

但临床上也有一些并不遵循脏腑所主对应原则。如一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测其反应点不在心穴而在下肢穴,尤其外伤所致的肢体损伤疼痛功能障碍,大多遵循部位对应原则。多数牙痛患者反应点并不在肾穴,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当为肾所主。而现代组织胚胎学则认为齿毛同源,藏象学说认为肺主皮毛,可反应点亦不在肺穴,大多数在脾胃穴。

通过诸多临床实例可以看出,许多病变在第二掌骨的表现是遵循脏腑所主对应原则的。然第二掌骨本身与别的脏腑器官组织在解剖、生理上并无直接的联系,为何眼疾可以在第二掌骨的肝穴上有较强的反应,针刺该点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而膝痛亦可在肝穴上有所反应;鼻部疾患可在肺穴上有较强的反应,至于眼和膝不仅在解剖结构上跨度较大,生理功能上亦相去甚远,其病变为何都在肝穴上有所反应?

脏腑辨证是将患者的主客观症状、体征分析归纳出特定的“证”,“证”是医者根据客观的症状体征作出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而全息诊法则是直接找出病变在各节肢的“反应点”,这种“反应点”是随病变的产生而出现,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学说,前者的主观思维活动与后者的客观反应能如此统一吻合,足以说明这种主观思维活动原本是遵循着客观存在的规律,即说明藏象学说所论述的“脏腑”及“所主”之间的功能属性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虽不能为现代医学所解释,却为生物全息论所验证。

人们过去对生物在细胞层次之上的结构单位的认识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从而有多种器官的详细划分,但却忽视了这些形态各异的器官和部位的统一性,而生物全息学则揭示了生物体在细胞层次之上还存在着统一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与中医藏象学说有着极为类似的特征,脏腑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

可以肯定藏象学说是有其生理病理基础的,生物全息论的问世已为藏象学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反证了各脏腑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生理病理联系。

4 全息诊法对脏腑辨证的参考价值

全息诊法的临床运用可提高脏腑辨证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每每遇到辨证不清的病例,不能从症状上判明属何脏何腑之病变,即用此法常可迅速判明,在此基础上结合症状作进一步的辨证诊断,为遣方用药提供依据,有益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如胃脘痛一症,由于本身的疾患引起者居多,但有一种胃脘痛者病程可长达十余年,累年治胃而不见效,殊不知其病根不在胃而在胆,笔者对此证体验颇深。古人亦言:“邪在胆,逆在胃。”即病邪在胆而表现出胃脘的征象。用第二掌骨速诊法可测其反应点多在肝胆穴,结合B超等检查常常可以确诊,每每遇此“胃病”患者,即使辅助检查不能确诊为胆囊炎、胆石症,而肝胆穴反应强者均可从肝胆论治或辅以舒肝利胆之法,疗效较为显著。

此外,临床常见腰痛、膝软、纳差、神疲患者按脏腑辨证属脾肾两虚,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前贤或重于补肾或重于补脾,故有“补肾不如补脾”、“补脾不如补肾”之争。笔者临证用全息诊法测其反应点确有脾与在肾之不同,由此可知其病机当有偏重于脾和偏重于肾,属肾即用右归丸出入,属脾即用六君子汤加减,疗效确较以前为好。另有几例久治不效的胃痛病人,按其第二掌骨侧肾穴异常敏感,而以补肾入手获显效。

以往在书中偶见肾虚肝郁一说,对此却无临床体会。后来在临床上常见部分以心烦易怒等为主症的病人,经疏肝行气治疗起初常有效,时间久了反而无效,出现病情迁延难愈的现象。通过测其第二掌骨侧发现部分病人肾穴反应敏感,改用补肾为主治疗而获效。通过类似病例的反复验证,我对肾虚肝郁证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临床上切实体会到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全息诊法可大大提高辨证的准确率,提高疗效。

但生物全息论目前尚不能解释藏象学说的全部内容,两者在某些方面尚不相吻合,同时生物全息论对藏象学说起到反证的作用,只能证明脏腑与所主之间确实存在着生理、病理上的相关性。但脏腑与其所主之间是以何种方式途径相联系的,这种联系的实质是什么?生物全息论没有阐明。那么脏腑与所主之间联系的实质是否也像经络穴位那样?这些问题将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可以肯定全息诊疗法的应用,将对藏象学说的研究及临床诊疗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望因为生物全息理论的问世及深入研究使人们对藏象学说有全新的认识。

[1]张颖清,生物全息诊疗法[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6.19.

猜你喜欢

掌骨学说全息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全息投影"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