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魂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2012-01-25杨秋莉
胡 霜,王 欣,杨秋莉
(1.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理学系,济南 250355;3.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中医心理学魂魄理论是“五脏神明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古籍中应用广泛,但因其较为抽象,论述散在于历代中医文献及文化典籍中,魂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随着各医院情志病科的设立以及对情志病的深入研究,都不得不面对魂魄在情志病中的致病作用及治疗作用,因此,本文通过深入阐释魂魄的概念、功能及临床特点,以期使魂魄理论在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好的指导意义。
1 魂魄的基本概念
人生命的诞生源自父母之精,神是精所化,魂魄是“神”的一部分,魂和魄属于五神范畴,因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往往并称魂魄。魂魄虽是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的属性不同。在《人身通考·神》中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魂魄分属阴阳的原因在《灵枢·本神》中解释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可见,魂魄是在先天精、神形成之后的生命活动现象,神属阳,精属阴,故随神往来的魂为阳神,是外在的功能表现;随精出入的魄为阴神,是阴精物质所化。
2 魂魄的功能及特点
2.1 魂魄——不同层次的精神活动
魂和魄虽然都属于神,却分属不同层次的精神活动。魂是指能离开有形躯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现象,是具有一定的思维、判断和分析能力的较高级的精神活动。魄是指依附于有形的躯体而产生的感知觉、动作等行为活动和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低级的精神活动。孔颖达曰:“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具体表现:“魄”与视、听、温、触等感知觉、记忆以及本能的非条件反射性动作等实象相联系。张景岳以“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觉也”(《类经·脏象》)而释之,朱子曰:“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类经·天年常度》)。魂是对温度的高低、视物的远近、声音的频率、睡眠深浅、气味的厚薄、听觉的强弱等表象具有一定层次的认知活动,是比魄更为高级的精神活动[1]。如《朱子语类·卷三》曰:“人之能思虑计画者,魂之为也。”
2.2 魂魄与睡眠功能的关系
睡眠是人重要的心理生理现象。“寐”属阴,“寤”属阳,寤寐就是人身之神处于阴阳动静的两种不同状态,故曰“神动则寤”、“神安则寐”[2]。魂属阳,魄属阴,寤寐的交替循环也是阳魂和阴魄的动静变化。肝开窍于目,清醒时魂游于目,通过视觉感知产生进一步的认知活动,魂虽为阳神却需阴血滋养,夜卧血归于肝,血舍魂,故睡眠时魂内收返于肝。故《血证论》曰:“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齐物论》说:“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说明精神意识活动在睡眠时降低,在觉醒时明显。魂魄在昼间的感知、运动等精神活动往往在睡眠中入梦,如《血证论》曰:“梦乃魂魄役物,恍有所见之故也。”《性命圭旨》亦云:“魂昼寓于目,魄夜舍肝。寓目能见,舍肝能梦。”其中因夜间神安,阳魂虽内收舍于肝,但由于失去了神的约束而有所动则为梦,故魂与梦关系更密切。张介宾在《类经·藏象论》中曰:“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叔苴子》亦曰:“人之魂,宅于心而游于目,故觉境皆所造也。”
2.3 魂、魄功能相互关联
魂依靠魄而发挥作用,魄又受制于魂,二者一阴一阳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既相互制约又相谐为用。因肝木藏魂,肺金藏魄,木主升,金主降,金能克木,木火能刑金,二者既相互制约又升降相伴。如《性命圭旨·魂魄说》曰:“鬼云为魂,鬼白为魄。云者风,风者木。白者气,气者金。风散故清轻,清轻者魄从魂升。金坚故重浊,重浊者魂从魄降。”魂魄的相胜制约还表现了睡眠觉醒的不同特点,如《性命圭旨》曰:“梦多者,魄制魂,觉多者,魂胜魄。”魂魄功能的健全和协调是健康的重要保证。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显然,当魂魄不能各司其职、互不协调时,人就会发生疾病,而魂魄功能完全分离之时,魂飞魄散则意味着死亡。
魂魄功能的关联与心神的统摄作用密切相关。《内经》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心藏神”。神为精气所化生,精气足则生魂魄,因此魂魄为心神所统摄。正如《杂症会心录》中所指出:“气足则生魂……精足则生魄……精气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聪明知觉者也。”《人身通考·神》亦云:“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可见,魂魄是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形态功能及五脏所属各异,但受心神统摄,从而相辅相成共同调节人的精神活动。
3 中医心理学魂魄理论的临床意义
3.1 魂魄与五脏关系
中医心理学“五神脏”学说认为,魂归属于肝,魄归属于肺,当肝肺功能异常时,必然会导致魂魄的异常。由于衰老可以引起肺气虚衰,以致魄随气衰,魄无所居,从而使魄的功能失常,出现耳目口舌运动失常及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如《灵枢·天年第五十四》:“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灵枢·本神》亦曰:“老人目昏耳聩记事不得者,魄衰也。”因五脏相生相克,故而魂魄之变亦与他脏有关,尤其与心神统摄之职密切相关。《性命圭旨·魂魄说》曰:“盖因魄有精,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五者运行不已。”这是正常魂魄运行及与神意的关系,其间任一环节的强弱改变都将影响整个运行规律,从而出现精神异常。
3.2 魂魄与气血的关系
精能生气,气能化精,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精血同源,说明精、气、血与神密切相关。《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精为形之基,为神之本。”魂魄为神之重要功能,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故而气血的盛衰影响着魂魄的功能。《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血虚,血虚则魂不守舍,无所居处惊恐不安,恐而伤肾,肾精不足,魂失濡养更甚。“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魄居于肺,而肺主气,魄赖气的温养与推动,只有气血条畅充足,魂魄才能安定协调[3]。如果气血虚衰,则会导致人魂魄不安,精神异常。
3.3 魂魄与疾病的关系
3.3.1 魂魄与癫狂证 魂魄受伤均可导致言行失常狂证。《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悲为肺志,悲哀太过肺气耗伤,肝失其所克,魂随气上,就会使人狂妄痴愚,行为不正,言行失常并伴有形体改变。喜为心志,无限制的过度喜乐则心伤,心伤则肺失其所克,肺所藏之魄不降反升,故而言行狂乱失常,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旁若无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亦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狂,阳气衰者为癫”之说。
3.3.2 魂魄与失眠多梦 邪气入侵人体,魂魄不安,可导致人出现失眠多梦的病证[4]。《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岐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入夜,血归于肝,血舍魂,魂亦应藏于肝,精神内收而眠。若因外邪入侵或肝气虚、气血亏虚等原因致肝不藏魂,则出现睡眠障碍。《素问·诊要经终论》曰:“肝藏魂,肝气受伤则神魂散乱,故令人欲卧不能眠,或眠而有见,谓怪异等物也。”《血证论·卧寐》对魂魄与睡眠和梦的论述颇为详细:“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宜敛其阳魂,使入于肝”;又按“魂虽藏于肝……肺胃之气,扰而不静,亦能格魂于外,使不得返也。”《血证论·梦寐》揭示了魂魄病所致梦象特征的不同:“魂为病,则梦女子花草神仙欢喜之事,酸枣仁汤治之。魄为病,则梦惊怪鬼物争斗之事,人参清肺汤加琥珀治之。梦中所见,即是魂魄。魂善魄恶,故魂梦多善,魄梦多恶。然魂魄之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益气安神汤治之。”
3.3.3 魂与厥逆 肝藏魂,如果肝虚会导致魂失其位而逆上,出现厥逆的病证。《素问·刺法论》:“只如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邪干厥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刺其足少阳之所过,次刺肝之俞。”
综上所述,中医心理学的魂魄理论根植于中医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理论和形神合一的基本思想,重视人的身心交互作用和整体关系。魂魄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魂魄的角度认识人的精神活动以及心身关系,有助于完善情志病学理论和构建中医心理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1]滕晶.中医五神之魂魄要素探论[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24-1927.
[2]王克勤.论中医心理学的阴阳睡眠观[J].世界中医药,2007,2(5):272-273.
[3]王德煌.试论中医魂魄学说的临床意义[J].福建中医药,2003,34(4):41-42.
[4]刘应科.马庆楠.试探魂魄理论[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