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加运动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0例

2012-01-25刘泽胜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10期
关键词:立位后遗症中风

张 勇 刘泽胜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康复中心,250200)

中风后遗症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本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居诸病之首。在临床上有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家人造成莫大的痛苦。在日趋老龄化的中国,中风后遗症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及生活的头等重大疾病。我们自2004年9月至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均采取针灸加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中风患者,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左侧25例,右侧35例。

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以平衡开窍为原则,以调整脏腑气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治疗大法。辨证取任督二脉和五脏俞募穴为主。

取督脉法:大椎、身柱、至阳、筋缩、中枢、命门、腰阳关、百会。

取任脉法:承浆、膻中、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俞募法:五脏俞穴、募穴。

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针法:泻阴经,补阳经。每日1次,每次40min。每10min行针1次,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休息1~2天。

2.运动疗法:(1)BrunnstromⅠ~Ⅱ期,每期给予不同的康复训练手法。原则:BrunnstromⅠ期:保持正确卧位,给予良肢位设计,利用联合反应诱发主动运动。BrunnstromⅡ期: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诱发分离运动。方法:①正确的体位设计和转换、关节活动的维持、辅助主动运动。②上下肢:屈肌协同运动的引出,伸肌协同运动的引出。③体位适应性训练。(2)BrunnstromⅢ期:原则:抑制病理性的异常模式,诱导分离运动。方法:上肢:随意控制屈伸共同运动的训练,促进伸肘反应,诱发手指的抓握,把共同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合起来。下肢:髋关节内收外展的诱发控制训练,下肢屈曲伸展的控制训练,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和负重的准备训练。(3)BrunnstromⅣ期:原则:诱发复杂的分离运动和多种运动模式组合的选择性运动。方法:①上肢:促进肩肘和前臂的自主运动训练,手的屈伸抓握及放松训练。②下肢:起立动作训练,各关节的分离运动训练,立位稳定性训练。③坐位平衡训练。(4)BrunnstromⅤ期:原则:强化多种运动模式组合的选择性运动。方法:①巩固肩部功能,增强肘及前臂的训练,强化手的练习。②立位平衡训练。③下肢:立位下肢分离运动训练,步行训练。④ADL训练。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能够单独行走、语言清晰、完全自理。有效:症状有明显好转,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症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结果:60例患者,35例痊愈,25例有效。治愈率58.3%,有效率41.7% 。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有明显疗效。

讨论

中风后遗症指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后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二便失禁、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属于中医“偏枯”、“大厥”、“薄厥”、“痱风”范畴。本病病因病机为“痰”、“虚”、“瘀”等三者相兼为患,互相影响,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脏腑功能、气血瘀阻为标;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从整体上讲不论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都存在着血行不畅的病理过程,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风痰阻络,或肝肾俱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而致后遗症缠绵难愈或并发其他疾病,而气血瘀阻是中风病标中之本,针灸辨证取任督二脉和五脏俞募穴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正是治疗中风病的根本大法,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每个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康复手法,给患者既减轻了痛苦,又减轻了经济负担。

我们强调针灸和运动疗法并重,既能加强对患者肢体刺激量,又从不同的角度对肢体功能进行调整,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猜你喜欢

立位后遗症中风
移位机立位康复对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
春天的“后遗症”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两种立位体前屈所测腰部柔韧性相关指标的分析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立位体前屈,刚柔相济韧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