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15例临床观察

2012-01-25王永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交藤仙灵脾宁心安神

王永生

吉林省大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2

更年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此本是妇女的正常的生理变化。但有些妇女由于素体差异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使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导致其在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而引起的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候,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的诸证。

1 临床资料

有些妇女49岁左右,出现月经紊乱,经期无定,月经血量过多或过少等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现象,由于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虚衰,冲任二脉虚损,天癸渐竭,肾阴肾阳易于失和,因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症候。

1.1 肾阴亏虚者,阴不为阳,虚阳上扰,临床表现为烦躁心悸,失寐多梦健忘,头面烘热汗出,五心烦热,阴虚不能上荣头目脑髓,故头目眩晕、耳鸣;腰为肾府,肾虚则腰膝酸痛;阴虚血燥生风,则 皮肤干燥或瘙痒;阴虚内热,故口干、便秘、溲短赤;肝肾同源,肾虚水不涵木,故郁郁不乐生悲欲哭;阴虚生虚火,则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养肾阴,佐以安神,以左归饮加减治之。方药、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淮山药、茯苓、炙甘草、龙骨、牡蛎、夜交藤、酸枣仁、五味子、合欢花、以滋肾养阴,清热泻火。阴虚火旺者知柏地黄汤加减治之,药用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以滋补肝肾,清热降火。

1.2 肾阳亏虚者,命门火衰,阳气不能外达,经脉失于温煦,以致面色晦黯,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肾阳虚衰,脾阳失于温煦,以致脾失健运,则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肾虚冲任不固,以致经血量多或崩中暴下;肾于膀胱相为表里,肾阳虚则膀胱气化无力,以致水道失制约,而面浮肢肿,带下或尿频。肾阳亏虚,舌淡或胖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肾助阳,健脾安神,以右归丸加减治之。方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附子、肉桂、菟丝子、金樱子、杜仲、覆盆子、淫羊藿、山药、党参、炙甘草、当归、鹿角胶、浮小麦、龙骨、牡蛎。

1.3 肾阴肾阳两亏虚者,冲任失调,天癸衰竭,则月经紊乱或闭经;肾阴肾阳两虚,经血未能上营,故头晕,耳鸣;腰为肾府,肾虚则腰酸乏力;肾阳虚,阳气未能温煦达表,则时而畏寒肢冷,肾阴虚,虚火上炎,故时而烘热汗出如浆;肾虚则舌淡苔薄,脉细或沉弱。治宜补肾扶阳,益养冲任,以二至丸合二仙汤加减治之。方药:仙茅、仙灵脾、巴钱天、当归、知母、黄柏、旱莲草、女贞子、炙甘草。

1.4 心肾不交者,心阳与肾阴之生理关系失常,心与肾相互协调、制约未能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多见于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引起肾阴耗伤,水不济火,心阳独亢,上扰清窍,以致月经紊乱,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健忘易惊,甚或情志失常。肾虚影响脾虚运化失健,气血滋生失调,月经渐至闭经,白带量少;腰为肾府,故腰膝酸软;心肾不交,水不济火,则舌红无苔,舌上生疮,脉象弦细,小溲赤黄。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以更年康治之。药用:党参、茯苓、丹参、当归、白芍、玄参、天冬、麦冬、浮小麦、远志、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龙骨、牡蛎、桔梗。

2 病案举例

例一:李某,女,48岁,教师,2005年10月6日初诊。

月经血量时多时少,或两三个月未见月经来潮,断断续续有两年多。近一年多失眠健忘,多愁善惊。曾在某西医诊治多时,服西药始可入睡,停药后失寐,心悸惊惕,焦虑欲哭。想求中医诊治而来院就诊。查:面色少华,口苦咽干,纳食不香,大便秘结,两三天才解一次,小溲短赤,舌红少苔,舌尖损痛,脉细数。诊为更年期综合征,证属心肾不交。治宜滋养肾阴,佐以宁心安神。投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之。

处方:干地黄20g,百合20g,浮小麦30g,白芍15g,炙甘草6g,龙骨30g。牡蛎30g,熟枣仁15g,合欢花10g,夜交藤15g,仙灵脾6g,女贞子15g,大枣10枚。三剂水煎服。服上方后可入睡三至四小时,心悸善惊稍减,仍口苦咽干,大便干结。继上方去龙牡、夜交藤加生龙齿30g,柏子仁12g,麦冬12g,知母10g,花粉6g以宁心养阴生津。五剂水煎服。复诊:服上方口苦咽干以除,纳可便畅,不适诸症缓解。综上方去花粉、知母、加五味子6g。水煎服。连服一个月诸症缓解。无其他不适。

例二:欧某,女,47岁,农行职员,2006年3月0日初诊。

月经六个月未至,头晕耳鸣,心悸失寐,腰腿酸软,时而面色潮红,烦热汗出,时而胃寒肢冷,纳呆便溏,或大便秘结。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服西药后失寐稍解,停药后不适症状再次出现。查: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属肾阴肾阳两虚,治宜滋阴抚阳,佐以养血安神,投二至丸合二仙汤加减。

处方: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地骨皮12g,仙灵脾6g,杜仲10g,巴钱10g、当归10g、熟地15g、知母6g、黄柏6g、夜交藤15g、酸枣仁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两味先煎),白芍12g。五剂水煎服。二次就诊时诉:头晕,腰酸少减轻,仍耳鸣,潮热汗出,晨早仍畏寒肢冷。继上方地骨皮、黄柏加仙茅10g、淮山药15g,磁石30g、(先煎)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半月再次来诊诸证基本消失,嘱其早晚服六味地黄丸以巩固疗效。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起居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起居基本正常;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好转。

3.2 结果 15例患者治疗三个月,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

4 体会

以上两例更年期综合征,病例一,为心肾不交。绝经前后,肾虚天癸渐竭,心阳与肾阴之生理关系失常,心与肾两者协调、制约失去平衡,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阳独亢,虚火上扰清窍,以致烦躁失寐,健忘;阴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心悸惊惕,焦虑不安而欲哭;阴不维阳,脾失统藏,则月经血量时多时少;绝经前后,肾气虚亏,天癸渐竭,则月经断断续续。肾阴不足,水不济火,虚火上炎,故舌红少苔,舌尖为灼而损痛治以滋养肾阴,佐以宁心安神。投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百合地黄汤滋阴养肾安神,甘麦大枣汤以平燥缓急,甘润滋补,养心安神;加龙骨、牡蛎、白芍镇潜育阴,酸枣仁、合欢花、夜交藤、宁心安神;仙灵脾补肾助阳。由于口苦咽干,大便干结,故去龙牡、夜交藤、加女贞子、柏子仁、麦冬、知母、花粉、生龙齿以育阴生津,宁心安神。后以六味地黄丸滋养肝肾,天王补心丹以养血宁心作为善后。

病例二,属肾阴肾阳两虚,天癸衰竭,则月经六月未至;肾阴肾阳两虚,经血未能上营,故头晕,耳鸣;腰为肾府,肾虚则腰酸软;肾阴虚,虚火上炎,则面色潮红,烦热汗出;肾阳虚,阳气未能温煦达表,则时而畏寒肢冷;肾阴肾阳两虚,阴不维阳,累及脾胃虚寒衰,脾失健运,以致纳呆,便溏,或阴虚火劫津液,故肠干便结三天一解。西医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服西药后失寐稍解,停药后不适诸症再显。查: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属肾阴肾阳两虚,治宜滋阴扶阳,佐以养血安神,投二至丸合二仙汤加减。方中女贞子、旱莲草为二至丸,功能滋补肾阴;仙灵脾、巴钱、当归、知母、黄柏、仙茅为二仙汤,能补肾助阳;加生龙牡、夜交藤、酸枣仁以镇潜降逆,宁心安神;白芍、地骨皮以助二至丸清虚热泄火,火除汗出自愈;熟地、杜仲补血益肾。诸药相伍,共凑滋肾扶阳,养血安神。再以六味地黄丸巩固疗效。

更年期应注意劳逸适度,节嗜欲,调情志。若心情舒畅,适当活动,以求阴平阳秘,身心健康,可适应这一生理变化时期,而无特殊症状,至于不适之证,适当调理,多可自愈。治疗以益阴、养心、安神、镇潜为原则,用药不过用辛燥,苦寒之品。以免劫津伤阴败胃。同时,临床证候表现复杂,治疗应按病情作适当兼顾,灵活化裁。

[1]萧壎,女科经纶,中医中药出版社,2007.1.1

[2]张玉珍,绝经前后诸症。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交藤仙灵脾宁心安神
仙灵脾配伍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减毒增效研究
针刺调神思想临床应用探析
五味子类药比较
骨质疏松,服熟地黄仙灵脾
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的肾上腺NPR—A机理探讨
我家秘方
秋燥皮肤痒,夜交藤洗浴
刘文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耳鸣
治神经衰弱
夜交藤外治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