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8例
2012-01-25朱惠琴
王 珺 朱惠琴 张 骞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750001)
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8例
王 珺 朱惠琴 张 骞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750001)
笔者从2010年开始采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病人均来自本院门诊,经皮肤科确诊为带状疱疹。5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普通抗病毒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15~70岁。治疗组为普通抗病毒治疗加刺络拔罐,男14例,女18例;年龄11~76岁。两组病人病情最长的1个月,最短的2天。发病部位均在腰背、胸腹部。可见多片簇集串状疱疹,疱疹的形状是小米粒状或绿豆大小的透明丘疹,基底发红。
治疗方法
对病变部位用碘伏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于头尾处快速点刺(头为支配疱疹所在皮肤的脊神经根,尾为疱疹沿神经分布的最末端),在两者之间选择3~5个点刺点,在每个点刺点上用碘伏常规消毒,每针深度约0.5~1cm。点刺后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0min,拔出局部组织液和淤血约2~5ml。起罐后局部消毒。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1]:治愈:皮疹消退,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1]。
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26例,治愈13例,好转9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4.6%;治疗组32例,治愈25例,好转7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患者,女,68岁。因近几日劳累后自感左侧头痛连及左臂,迅速加重,左肩关节疼痛不能抬起,三日后颈部、上臂见两处红斑水疱,遂来我科就诊。患者自觉左肩连及左臂、头部疼痛剧烈,左臂不能抬起,夜不能寐,查体:颈部、上臂外侧可见两处约直径2~4cm大小类圆形红斑,上可见簇集样绿豆大水疱。患者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施以刺络拔罐疗法,用碘伏于头(颈部红斑)和尾(上臂红斑)处消毒后,用三棱针于头尾处快速点刺一圈,每针深度约0.5~1cm。然后用闪火法在点刺区域拔火罐,10min后取罐,再用无菌棉球擦净血迹即可,每日1次。治疗1天后患者即可自行抬起左臂,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予抗病毒治疗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满10天后患者痊愈停药,无后遗神经痛。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感觉神经节,引起神经节发炎和坏死,产生神经痛,病毒沿着感觉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产生皮肤上的节段性水疱,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是由湿、毒、瘀、热所致,发病由内向外。故针刺放血,以泻其邪,邪祛则经络通,营卫和,创面修复。
应用传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祛腐生新,使郁热邪毒随血而去,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刺络拔罐通过局部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激发免疫应答以提高机体防御和修复功能。通过以上临床试验和比较,证实了用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优于普通抗病毒治疗。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