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学的分类及体质与证的研究概况

2012-01-25李永强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6期
关键词:裕民王琦体质

李永强 温 波 夏 泉 刘 磊 陈 超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中医体质学的分类及体质与证的研究概况

李永强 温 波 夏 泉 刘 磊 陈 超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中医学古无“体质”之名,自《内经》始,古代中医药文献中有“禀赋”、“素质”、“禀质”、“素禀”、“气禀”、“气体”等名称。中医体质学说始于20世纪70年代,匡调元最先于1977年发表了《体质病理学研究》的论文。1978年王琦、盛增秀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并于1982年主编出版了第一部中医体质学专著——《中医体质学说》,该书的出版,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标志着这一学说的正式确立,并受到中医学术界广泛关注与肯定[1]。2009年4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每种体质分别在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六大方面进行判定。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学科。其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2]。

中医体质的分型研究

在中医体质理论提出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20世纪70年代末,匡调元发表了“体质病理学研究”,在随后的研究中,匡调元 根据临床表现提出了人类体质六分法的理论,其中除了正常质是正常体质外,其余5种都是病理体质[3]。田代华等将体质的证候类型分12种[4]。陈慧珍提出性别不同,体质分类亦有侧重的观点,将妇女体质分为7种类型[5]。王琦教授在1995年提出了中医体质7分法[6]。赵健伟以中医基础理论阴阳气血为依据,将体质分为6种类型[7]。何裕民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体质划分为6种[8]。张翠红对单纯性肥胖者的体质分为胃热滞脾、脾虚不运、痰浊内盛、脾肾阳虚、气滞血瘀、阴虚内热6种类型[9]。2005年,王琦教授依据古代和现代体质分类的相关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调查研究,提出了中医体质九分法[10]。傅杰英在《中医体质养生》一书中,将中医体质分为8种[11]。当然,在体质划分几种的讨论中,也有人对中医体质学提出了质疑[12]。

2009年4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中对于体质的分型主要依据王琦的九分法,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研究

“证”是中医病理名词,原不应与体质概念相混淆,但由于既往在体质理论的研究中多侧重于体质病理的论述,因此在体质病理学上出现了对体质与病证关系某些模糊认识。也正因如此,有众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研究。

王琦认为,体质与证既有着本质的差别,又有着密切联系,体质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13]。匡调元认为,体质与证是有区别的,体质主要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缓慢的、潜在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渐进性地形成的个体特殊性。虽然体质可以改变,但其变化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证则不然,它主要是在明显的、特定的、相对而言比较急剧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以后形成的临床类型[14]。何裕民指出体质和证不可以混为一谈,但不等于否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15]。李成平等指出:体质是“证”形成的决定因素,中医对“证”的治疗是对体质内在偏颇的调整,是根本的治疗,即得出“辨证的本质是辨体质”的重要结论[16]。王前奔等认为,“体质影响着证的形成”和“体质制约着证的传变和转归”[17]。朱文峰认为,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特有概念[18]。近年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兴起,在证的原有定义之上,人们又从体质医学角度来诠释:证是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质)后的体质反应特征和脏器功能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种以临床机能变化为主的整体反应形式。陈家旭认为,体质的差异导致病证的多变性,应“据质求因,据质定性,据质明位,据质审势”[19]。何裕民认为,体质与证密切相关,体质是证形成的基础,特定的体质在发病后容易形成某些特定的证型[20]。王琦等认为,理清体质和证的关系,是体质研究和证候研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现阶段对体质与证候关系的理论阐述的研究较多,但缺乏临床验证方面的研究[21]。何裕民认为,证和体质密切相关,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多方面的病理特性的概括。其多方面病理特性包括疾病的起因、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邪正之间的关系。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证型,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殊性[22]。宋红谱认为,体质和证密切相关,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证型,决定证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体质和证共同反映着人的生理病理状态[23]。郭小青等提出证是中医的病理名词,它不应与病理性体质的概念相混淆[24]。

体质学说的一些思考及展望

王济等认为,尽管近年来中医体质学基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目前实验研究还存在系统生物学研究产生的大量信息和数据多未经系统有效地处理分析,中医体质学基础实验研究远远少于临床流行病学、文献学等研究,缺乏可靠的动物模型等不足[25]。体质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实验手段,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针对中医体质学研究现状,应加大基础实验研究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以期取得中医体质学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笔者认为,中医体质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已经在教学、临床、养生保健等方面广泛应用,它拥有丰富的理论建树、完善的体系构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还有待完善。为了促进中医体质学更好的发展,应该完善体质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要素——研究方法。目前,之所以学术界在“质”和“证”关系上的争议颇多,最主要的是没有很好的实验研究方法和体系进行基础研究,以示区分。在完善体质学的学科研究后,再结合其与治未病、体质养生、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法和手段,将体质学真正应用于实践中。

[1]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88-95.

[2]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

[3]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66.

[4]田代华,吕明伟.论体质与证候.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7(1):6.

[5]陈慧珍.妇女体质分型与临床意义.广西中医药,1988,11(1):25.

[6]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95-195.

[7]赵健伟.体质类型及其与辨证论治的关系.中国民间疗法,1996,1:4.

[8]何裕民,王莉,石凤亭,等.体质的聚类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5):7-9.

[9]张翠红.体质学说在单纯性肥胖治疗中的应用.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15.

[10]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11]傅杰英.中医体质养生.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12-19.

[12]王强.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方法学商榷.环球中医药,2010,3(4):295-297.

[13]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7,374.

[14]匡调元.关于体质学说研究的若干问题.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4):18.

[15]何裕民.体质研究中若干问题.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12(4):18.

[16]李成平,史立人.辨证的本质是辨体质.福建中医药,1990,21(1):23-26.

[17]王前奔,王前飞,王鸿雁,等.论体质和证的关系.江苏中医,1992,6:35-36.

[18]朱文峰.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

[19]陈家旭.体质因素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3(1):1.

[20]何裕民.体质研究——现时代中西医学的最佳交融点.医学与哲学,1996,17(6):288.

[21]王琦,王睿林,李帅英 .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9):627-630.

[22]何裕民,刘文龙.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13.

[23]宋红普.体质分析与辨证论治.中医研究,1998,11(4):1-4.

[24]郭小青,田正良.病理体质与病症.陕西中医,1998,18(5):8.

[25]王济,王琦,张惠敏,等.中医体质学基础实验研究现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7-9.

2012-01-20)

猜你喜欢

裕民王琦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周裕民
Ultra-broadband absorber based on cascaded nanodisk arrays
毛泽东:匡裕民受了一惊,蒋介石丢了一县
荀子的经济思想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皇帝的新装》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