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验方卤水点豆腐治疗崩漏机理
2012-01-25刘德华
刘德华 陈 晓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66500)
浅析验方卤水点豆腐治疗崩漏机理
刘德华 陈 晓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66500)
崩漏是以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其中经血暴下者为崩,也称“崩中”;经血淋漓不尽者为漏,也称“漏下”。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西医学与之相对应的疾病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及某些生殖器炎症和生殖器肿瘤[1]。
崩漏治法多样,笔者从家乡一位老中医处得一验方,治法颇新颖,且简便易行。其方为:豆浆适量煮熟,加卤水少许,至豆浆呈糊状为度,不可使之呈豆腐脑状,分服,每日2次。
笔者观察10例患者应用此方,疗效较好。这10例患者均40岁左右,其中3例经血非时暴下不止,量多,色淡,质稀,并伴头晕心悸,纳呆,舌质淡胖,苔薄润,脉细无力,证属气不摄血;其余7例以经血淋漓不尽为主要表现,经血色淡质稀,并伴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润,脉沉细,证属肾气不足。此10例患者应用本方均于3日内止血。
笔者在此从崩漏病机及此方方药药性、成分等方面浅析其作用机理。
崩漏中医病机及西医机理
1.崩漏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对崩漏病机早有论述。《素问·阴阳别论》载:“阴虚阳搏谓之崩”,指出崩中病机为阴虚阳亢。《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首载漏下。《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2]将“崩中”、“漏下”分列并指出二者可相互转化。其漏下候言:“漏下候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崩中候载:“崩中者,脏腑伤损,冲脉任脉俱虚故也”。崩中漏下候则论述二者可相互转化:“崩中之状,是伤损冲任之脉……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谓之崩中;崩而内有瘀血,故而时崩时止,淋漓不断,名曰崩中漏下”。《张氏医通》则认为:“血崩之病……或因肝经有火,血热妄行,或因怒动肝火,血热沸腾。”提出血热致崩。总之,崩漏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胞宫蓄溢失常,经血非时妄行;其病因有虚、热、瘀,虚则经血失统,热则经血妄行,瘀则经血离经。其病常气血同病,多脏受累,临床辨证分为血热内扰、气不摄血、肾气不足、肾阴亏耗、瘀滞胞宫五型。
2.崩漏西医机理。与崩漏相对应的主要西医疾病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卵巢性激素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性子宫出血[3]。西医认为,月经生理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下控制出现的,并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变化有密切联系[4]。
验方方药解析
1.本草载卤水、豆浆药性。气不摄血及肾气不足者治当补气养血益肾,本草记载中大豆和卤水均有此功效。唐代《新修本草·米部卷第十九·米中》[5]载:“生大豆,味甘,辛,平。涂痈肿,煮饮汁,杀鬼毒,止痛。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胀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本草纲目·第二十四卷谷部》[6]载:“黑大豆……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治肾病,利水下气……活血,解诸毒……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不过两剂。”即言大豆可调补冲任,填精益髓,固崩止带。此外,豆浆尚可补虚润燥,《本草纲目拾遗》指出豆浆可清咽祛腻解盐卤毒。
关于卤水的记载不多。《本草纲目·第五卷水部·盐胆水》载:“释名卤水……此乃盐初熟……盐下沥水,则味苦不能食。今人用此水,收豆腐……咸苦,有大毒。”《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咸走血”之说[7],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胃,各有所喜……咸先入肾”。卤水味咸入肾,亦能收治肾病之功。又大豆可解盐卤毒,故卤水与豆浆合用,可共奏补气养血益肾、固崩止带之功。
2.现代研究中豆浆及卤水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豆浆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卵磷脂、黄豆苷原、细胞凝集素及钙离子等成分,其中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卵磷脂被认为是天然雌激素补充剂,黄豆苷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可调节女性内分泌,细胞凝集素可参与凝血,对控制功血的出血状况不无益处。豆浆的这些成分可调节月经生理,对功血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卤水则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当卤水与豆浆混合时,卤水中的氯元素将豆浆中的钙离子置换出来,卤水因而无毒,而其中含有的镁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及游离钙离子则可调节机体电解质水平,尤其是钙离子,作为第Ⅳ凝血因子,可直接参与凝血,可控制功血的出血状况[8]。
小结
综上,卤水点豆腐无论是从中药经典记载还是从现代研究理论上讲对气不摄血和肾气不足型崩漏的治疗都具有积极意义,而笔者对1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亦支持上述结论。但此方过于简单,其君臣佐使法度不甚森严,从现代药理上讲卤水与豆浆是否还发生其他化学反应也不甚了然。而笔者所观察的10例患者标本又未免过小,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故笔者在此仅提出此方,其不到之处,尚需各位同仁加以研究拓展。
[1]王云凯,王富春.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6-107.
[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04-205.
[3]丰有吉,李和莲.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4.
[4]施雪筠.生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79-280.
[5]苏敬.唐·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482.
[6]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170,639.
[7]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
[8]王继峰.生物化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33-342.
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