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病因分析和防制对策
2012-01-25段学辉
段学辉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畜牧食品局,威远 642450)
母猪繁殖障碍病因分析和防制对策
段学辉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畜牧食品局,威远 642450)
在养猪生产中,猪群的增长速度与母猪的繁殖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而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猪群的增长速度呈正比。饲养密度越来越大,疾病传播速度日益加快,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母猪遭遇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畸形、乏情和不孕等繁殖障碍时,就会造成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猪场的效益。根据我们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并收集有关资料,分析了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提出以下控制对策。
1 病因
1.1 传染病
目前,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有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毒(PRV)、繁殖-呼吸综合病(PRRS)、猪瘟病毒(HCV)、流感病毒(ISV)、乙脑病毒(FMDY)等,细菌病源有猪链球菌、猪丹毒杆菌、李氏杆菌、布氏杆菌等;还有弓形体、钩端螺旋体、衣原体等都可引起本病发生。
1.2 非传染性疾病
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非传染性疾病等。
1.2.1 遗传性因素 ①染色体畸形。猪染色体的畸变与胎儿死亡密切相关。②排卵数与子宫内环境。③近亲繁殖,初生仔猪肝肾囊肿病等。
1.2.2 营养性因素 营养条件是家畜繁殖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均衡都会导致母猪繁殖障碍。
1.2.3 环境性因素 环境是指猪舍内外温度变化,光照面积大小和栏内母猪密度。夏季炎热天气,通风降温不良,导致母猪食量减少,营养不够,使生殖机能恢复慢,就不能发情。
2 鉴别诊断
2.1 传染病
2.1.1 细菌感染 主要表现在怀孕任何阶段发生流产。有流产先兆,后期感染即发生死产和产弱仔。
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一种人和多种家畜以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病原为布氏杆菌属中不同种布氏杆菌,引起猪发病的主要是猪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和马尔他布氏杆菌。常因引入隐性感染病猪而造成在猪群中流行。病猪流产时的胎儿、胎衣、尿等均含菌,病公猪精液也带菌,病原通过生殖道和消化道入侵,也可通过呼吸道以及正常皮肤、粘膜感染。性成熟的猪是最易感染,感染后延及全身,并长期存于某些局部组织。
2.1.2 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造成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病原主要引起死产、木乃伊、死胚和不孕,多数不引起流产。一窝仔猪中有几头木乃伊或一窝仅产4头以下仔猪,认为是病毒感染特征的表现。
2.1.3 钩端螺旋体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几乎能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和人的复杂的自然疫原性传染病。在家畜中,猪、牛、狗最常见,猪群中引起的临床症状分为几类型:急性黄疸型多见于大猪和中猪,多呈散发,偶见暴发。亚急性和慢性型多发生于断奶前后至30kg以下小猪,呈地方性流行。流产型主要危害怀孕母猪。病原为钩端螺旋体。
2.1.4 衣原体感染 衣原体病的病原为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在家畜中,衣原体主要引起流产、肺炎、肠炎、关节炎、结膜炎等。常呈慢性经过,地方性发生。
2.1.5 寄生虫感染 主要是猪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的原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病的特征为发热、厌食、呼吸困难和皮肤发绀,怀孕母猪出现流产。
2.2 传染性与非传染性区别
传染性病因引起的繁殖障碍多见于头胎母猪,以后因产生免疫力而恢复正常生产,无积聚性;非传染性病因以营养性因素为主,除非日粮及饲养方式改变,否则不会产生耐受性,反而第二胎比第一胎严重,有积聚性。
3 综合防制措施
应查明病因,通过加强防疫和疾病预防、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来防制。加强防疫和疾病防制主要是去除疾病因素导致繁殖障碍;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主要是满足猪在各个生产阶段的生理需要。
3.1 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防制
3.1.1 自繁自养 如需引进种猪时,应来自非疫场,引进后隔离观察两个月,复检合格才可混群。
3.1.2 严格免疫 制定符合猪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确保免疫质量。
3.1.3 切断传播途径 定期灭鼠灭昆虫,鼠和昆虫携带多种致病性病原,会污染饲料或直接与猪接触,传播病原。
3.1.4 加强检疫 及时隔离、淘汰、治疗有繁殖障碍的母猪和其他病猪。
3.2 非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防制
3.2.1 营养 妊娠母猪可采用适度营养,必要时采取限制饲养,而哺乳母猪尽量提高饲料的能量。配种后0~14 d,限料至1.8 kg/ d,保证胚胎着床,防止复发情;进产房-分娩,限料至2.0~2.5 kg/d,产后0~7 d,慢慢增加至7 kg/d左右,断奶前3~5 d,限料至3~5 kg/d,防止营养性因素导致乳房炎;旺乳期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以泌乳,提供足够的饲料防止断奶后过瘦不发情或推迟发情。
3.2.2 环境 在高温情况下,猪以张口喘气和体表蒸发散热为主,需要勤添饮水,加强通风,冲洗猪栏,促进猪体散热,与此同时,打开窗户和猪舍门,避免舍内温度过高,以防高温加剧热应激,公母猪交配应在早晚气候凉爽时进行;在低温情况下,栏内多铺稻草或装电热板,防止冷应激,饲喂时间应安排提前早饲、延后晚饲,增加夜饲,并做到猪不饮冰水,及时清扫粪尿,排除污浊空气和防止贼风侵入,配种应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暖和时候进行,容易受胎。
3.2.3 遗传 猪场患有遗传疾病的种猪,如阴囊疝、、瞎奶头等母猪属于质量性状遗传病,均呈隐性遗传,在一窝仔猪中出现1头畸形猪,通过测交方法,就可确定该母猪携带有害基因,应该淘汰。再者,近亲繁殖(父女、母子、兄妹、祖孙、姑侄)能使后代生活力减弱,产生畸形、死胎,大多母猪也呈隐性遗传,故在选配时,应控制近交系数,坚决做到近交系数不超过10%。
[1] 李和平,王月影,王剑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防制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08(5):10
[2] 简秀岩. 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防制对策[J]. 养殖技术顾问,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