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痉挛期使用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临床效果
2012-01-25夏琼
夏 琼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湖北 鄂州 436000
脑卒中是我国第一大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致残率高达85%以上,因此迫切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致残率。
我院自1995年以来,以针灸及康复训练相结合为主的综合疗法先后治疗106例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该疗法在对抗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现将临床资料归纳如下。
1 一般资料
106例患者中,男57例,女49例;年龄30~81岁;病程最短为2周,最长为2年。
2 治疗方法
2.1 口服抗痉挛药物 根据肢体痉挛程度,酌情使用巴氯酚、甘氨酸、妙纳等药物。
2.2 针灸疗法
根据现代康复医学Brunstrom理论,脑卒中患者具有特定的痉挛模式,特定痉挛模式的产生是由于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失去平衡,从而阻碍了患者主动运动的出现,故针刺应该调整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动态平衡,抑制异常痉挛模式,促进正确运动模式;根据肢体痉挛及关节功能障碍的轻重程度,以循经辨证取穴为主,拮抗肌群部位取穴为辅。
2.2.1 头部取病灶同侧的运动区、感觉区。
2.2.2 上肢部取肩髃、肩内陵、肩外陵、曲池、手三里、合谷穴等。
2.2.3 下肢部取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太溪、太冲穴等。
2.3 康复训练
2.3.1 训练要求从远端小关节开始,进行患肢各关节部位的揉、拿及关节的牵伸、挤压。运动对于明显的腕下垂、五指屈曲挛缩者,在被动运动有效的基础上用矫形器固定在腕背伸,五指伸直的位置;对于足尖下垂、踝内翻者给予超腘窝的“丁字鞋”外固定。
2.3.2 体位变换训练包括床上翻身、起坐、坐位平衡、站立平衡、迈步行走的训练。
2.3.3 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取仰卧位或坐位,让患者主动以健肢带动患肢,做上肢的直臂上举、外展、后伸,肘关节的屈伸,前臂的旋前、旋后,双手十指交叉做对掌挤压运动。
2.3.4 对于手部屈肌张力高的患者,治疗师可通过控制拇指的关键点来缓解痉挛,治疗师一手握住患手拇指,使其外展伸展位,另一手握住其余四指,持续牵拉片刻即可解除手指痉挛。
2.3.5 对于躯干肌肉痉挛的患者,可通过对胸骨柄 (中心关键点)的控制来缓解肌张力,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手放在胸骨柄的中下端,操作时,让患者全身放松,放在胸骨柄上的手可交替把患者向左右拉动,做出“∞”弧形运动,重复数次,然后,治疗师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背部,另只手放在胸骨柄上向下挤压,使患者塌胸,放在背部的手向前上方推,使患者挺胸,重复数次,即可降低的肌张力。
2.3.6 下肢站立训练,可在电动起立床,站立架或平衡杠内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时患侧下肢可踩斜板,牵拉小腿三头肌群,每日训练两次,每次30~60min。
2.3.7 偏瘫患者在训练中,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联合反应。
3 疗效标准
治愈:关节痉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能自理,部分可恢复工作。显效:关节痉挛缓解、出现分离运动,肢体运动明显改善。进步:肌张力稍有增高,受累部位关节活动有“卡住感”。无效:康复治疗前后痉挛及活动障碍无改善。
4 结果
经过30~180d的综合治疗,基本治愈46例,显效30例,进步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4%。
5 讨论
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发生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者痉挛,称之为痉挛性瘫痪,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呈痉挛性瘫痪。
如果痉挛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会造成患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及变形,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和康复训练困难。因此,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针灸及康复训练相结合为主的综合治疗。
口服抗痉挛药物的目的是:降低肌肉收缩的力量,缓解异常痉挛模式的持续状态。痉挛状态的药物康复应注意个体化,需选择仅作用于肌肉组织的药物,其靶作用为降低肌张力。
在治疗期间,应重视患者的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障碍等方面的治疗,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康复训练的质量和疗效,使躯体和心理全面康复。
[1]戴红,王威,于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5)∶344-347.
[2]张艳宏,刘保延,赵宏,等.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特点及其评定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2)∶110-112.
[3]胡国强,田菲,李平,等.“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脑水肿自由基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天津中医,1995(3)∶25.
[4]杜元灏,石学敏.针刺对急性脑缺血鼠脑组织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9,(4)∶38.
[5]王瑞华.痉挛状态的药物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