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理论
2012-01-25金香兰
金香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也是一部养生学专著。养生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之一,“养生”一语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以此养生则寿”,《灵枢·本神》亦有“智者之养生也”之说。
1 《黄帝内经》养生学说的理论特征
1.1 治未病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这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是养生防病的根本原则,也是健康思想的理论渊源。
1.2 整体观
《黄帝内经》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人体内脏各器官、脏腑与体表之间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此外,人体与自然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观点。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的一部分,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健康要从生理、心理、营养、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同时入手,全面增进健康。
1.3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方法和哲学基础
在《周易》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并加以发展用来解释和阐述理论问题,形成了《内经》所特有的“阴阳五行学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语:“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4 藏象与经络学说为养生生理学基础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是建立在实体解剖学基础上的。如《灵枢·经水》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见当时对脏腑、筋骨等均已有所了解。此外,还论述了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筋等,认为经络可以沟通表里、联系脏腑、运行气血,因此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对了解人体生理、病理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1.5 内伤外感和四诊合参法为养生学的病理学基础和诊察方法
《黄帝内经》把疾病病因归纳为六淫、七情和饮食劳伤3个方面。六淫为风寒暑湿燥热邪,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提出了精神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如《素问·疏五过论》载:“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在诊断方面推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指出:“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
2 《黄帝内经》养生的原则
2.1 精气神三位一体的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这就是“气化”,人体健康长寿需要精气、气足、神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关乎肾与脾;气有吸入之气与脏腑气血之气,关乎肺;神有心主之神和脏腑气血之神者。从人之可控而言,精者,肾精为重,伤肾不可为;气者,天地之气与水谷之气为重,因而吐纳调息、纳谷化气血为必行之法也;神者,心神思虑关乎人之在社会立足,因而去虑守神为人之必备品性。
2.2 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提出了调摄形神、适应环境、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
2.3 主张动静养生法原则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又言: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意即事物的“动”、“静”均是相对的,一动一静、动静相兼,才可达平衡。《内经》提出养生亦应动静结合,静是要求神气清静,动是要求形体动,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在运动中,外练形体,内练精神,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以达到身心和谐统一。
3 《黄帝内经》养生的目标是求“全真”
《内经》论养生,重点是摄养固全真气,并首次提出“全真”理论。《灵枢·刺节真邪》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是先天之精气,其需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相合而发挥充养身体的功能,是生命之本。人身之气,浑称为真气、原气、正气,随分布的部位不同、作用不同,名称而各异。因而张介宾云:“真气即元气也。气在天者,气在鼻而喉主之;在水谷者,入于口而咽主之;然钟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之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分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曰营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亦无非别名耳。”全真,即保全真气。真气在人的生长壮老已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赖之以维持生命、维护健康的物质。
《素问·遗篇·刺法论》云:“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此文是说当人处于身体虚弱之时,则神失守位,则为外邪所干扰,此时便不能保全真气,说明了神在保全真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本文提出了补虚泻实的治疗法则。
“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张介宾《类经》注曰:“以上三节,首言神,次言精,此言气。夫人始生,先成精,精其本也。儿在母腹,先能胎息,气其元也。既宝其表,又养其气,复其本,返其元矣。精气充而神自全,谓之内三宝。三者合一,即全真之道也,故曰归宗。”意即精、气、神三者的合一,方为全真之道。
4 《内经》养生方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内经》的这一论述可视为全真摄生的纲领,对后世医家、道家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养生实践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4.1 法于阴阳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顺应四时变化而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灵枢·胀论》又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说明顺从阴阳之自然变化规律则无病,反之则生疾。
“法于阴阳”,法即效法,是说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让人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能逐步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宜人类的生存。
4.1.1 顺四时阴阳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强调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气候变化的能力。
4.1.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即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而且要顺应四时气象调养五脏之气,即顺应春季阳气的生发以舒肝气,顺应夏季阳气的旺盛以养心气,顺应秋季阳气的收藏以养肺气,顺应冬季阳气的闭藏以养肾气。
法于阴阳,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节律的养生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充实人体的真气,增强调节生命节律的能力,保持人体内阴阳的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4.2 和于术数
术数是古人养生的健身方法,张介宾《类经》注:“术数,修身养性之法。”《素问·上古天真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素问·移精变气》:“移精变气。”《素问·异法方宜论》:“导引按跷”等均是所说的术数。“呼吸精气”即炼养术中之吐纳,“独立守神”即精神内守不外弛,“移精变气”即移易精神,变化脏气,导引营卫,归之平调之谓,“导引按跷”是古代常用的保健养生方法。“和于术数”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之法,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七损八益”,《灵枢·本神》中“长生久视”等。
5 《内经》养生措施
养生的方法就是生活习惯。《内经》重点提出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5.1 食饮有节
饮食有节,对充养真气具有重要意义。《灵枢·玉版》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脏腑之气有赖于谷气的滋养,其中“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以奉生身贵于此”的营气,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灵枢·决气》)所化生,故《灵枢·营气》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5.1.1 饮食有节,即饮食定量和饮食定时《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的过饱过饥均伤及脾胃,致使气血失调而生疾。《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奇病论》、《素问·通评虚实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高梁之疾病也。”
5.1.2 饮食有节,还应注意寒温适度 饮食寒温适度,无太热太凉,才能为脾胃纳运水谷提供必要的条件。《灵枢·师传》指出:“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还说:“形寒饮冷则伤肺。”
5.1.3 食饮有节,要求合理膳食,谨和五味《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五味对五脏具有全面的滋养作用,可保持脏腑间协调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如若饮食调养不注意五味调和,久之可致脏腑功能失调,引发各种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同时还提及“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5.2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即要求人们生活有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意即人体中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在一日之中是同步节律的,因此人要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消长节律而动,日出阳气渐生可起床活动,日落阳气渐衰就要减少活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与之相应的作息制度: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人们只有起居有常,才有助于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5.3 不妄作劳
妄,是乱之意。违背常规,超过限度的劳作都为妄。作劳即劳作,包括形劳、心劳和房劳。不妄作劳,就是要求人们劳逸有度,免伤真气。
5.3.1 不妄形劳 过度劳作易损伤筋骨,耗伤精气和血液,影响脏腑功能而诸疾生。《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此篇还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素问·经脉别论》中还提到:“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素问·痿论》还指出,过度劳累可以引起痿证,“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过度的劳累引发疾病,故《素问·经脉别论》说:“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此外,《素问·宣明五气》还总结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以《内经》提出了“形劳而不倦”的原则。
5.3.2 不妄心劳 心劳,也称之为神劳。神为形之主,《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自古以来,养心就是养生的第一要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若想做到“志闲而少欲”,说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所以《内经》要求人们要用神有度。《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御,有驾御、控制之意,不控制自己的精神,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了生活规律,则对人体有害而无益。另外,七情的失常则可伤脏腑。《素问·阴阳应象》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气机的紊乱而发生病变。如果能做到心无杂念,乐观开朗,豁达宽宏,则脏腑和顺,气机条畅。故《灵枢·本藏》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5.3.3 不妄房劳 房劳伤肾,肾主藏精,劳则伤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若房劳过度则伤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最根本的物质。肾之精关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关乎生死寿夭。《素问·痿论》言:“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房室过度则伤精,从而导致机体衰老和引发疾病。因此,张景岳在《类经》中说:“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不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内经》之养生,无论是顺四时、调精神、节饮食、慎居处、动形体,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增强人体正气,保全真气。
《内经》是经验医学上升到系统理论医学的标志,它总结了秦以前养生理论与实践,形成了系统的养生学体系,提出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为传统养生学和养生思想以及为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内经》关于养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当前养生保健医疗的实践仍有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