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医学对丰富援非医疗队内涵的探索(上)①

2012-01-25张善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年11期
关键词:加蓬援外医疗队

张善纲

援外医疗需要康复医学的参与,康复医学需要援外医疗的拓展,两者的交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许多崭新的课题值得研究。

对外医疗援助是国家和人民赋予医疗系统的光荣任务,我国对外医疗援助总体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面临一些新困难。

从1963年开始,包括康复医学(理疗学)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不畏艰辛、远离亲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保障了许多国际友人的健康,为国家战略和整体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1]。近年来,国际上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并不断激化,国内经济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我国援外医疗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①在社会上,一些人质疑现阶段对外援助的实际效果,认为中国积极援助他国,却在外交中难以得到受援国的强力支持;②在体系内,一些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对援外医疗不够重视,一些医务人员由于待遇低、条件艰苦、给家庭增加负担等原因,不愿执行援外医疗任务[2];③在援外医疗队内部,一些机制面临改革。我国的医疗队分布广泛,资金有限,治疗趋于大众化,医疗队有“数量多而不力,时间久而不精,影响大而不实,人员劳而不彰”的趋势。有的医疗队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存在“医院不那么崭新了,设备不那么先进了,当地人不那么关注了,队员不那么自豪了”的风险。因而卫生部要求“要认真对待援外医疗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改进援外医疗工作的政策措施建议,切实解决援外医疗管理中存在困难”[3]。面对这些困难,康复医学具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被上级部门认可。

尽管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中国康复医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既有与世界康复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又有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的个性化特点,特别是有丰富的从落后跃升到先进的发展经验[4]。我国康复医学已经过了“自给自足”的阶段,正从接受援助向提供援助转变,与世界交流与合作的内在需求日益增强,既有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框架内的活动,也有与发达国家的学者互访、项目合作等。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也呈增加趋势,如对外医疗援助、志愿者服务、留学生培训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康复机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康复帮助等,越来越多的康复医学科面临涉外医疗任务。为了康复医学的共同发展,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中国康复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为了更好完成国家赋予本学科的任务,有必要对康复医学在援外医疗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如何丰富医疗队的内涵等课题进行研究。

非洲有很大的康复需求,非洲南部四国赞比亚、纳米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的数据显示,仅有26%~55%的人获得所需的医疗康复,17%~37%得到所需的辅助器具,5%~23%获得所需的职业培训,5%~24%接受到所需的福利服务[5]。康复医学在非洲大有作为。

201 0 年,笔者作为康复医学的专科医师参与了援助非洲加蓬的医疗工作,对在非洲条件下发展康复医学的心得进行归纳,分为思路与策略两个部分进行探讨。

1 思路

在陌生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康复医学,首要的任务就是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站稳脚跟,这与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康复医学的思路有一定的共性,但国外的情况更为复杂和艰难。笔者没有急于开展工作,而是随受援国同行观摩了2周,经过调查研究、反复实践、优化总结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这就是:从实际出发,以病房为基础,以门诊为突破,以疗效为牵引,逐步扩大病源,逐步推广新业务,逐步提升患者的档次,逐渐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康复工作流程及中非合作模式,使康复医学成为“派得出,站得稳,吃得开,挤不走”的专业。

1.1 立足根本点 从实际出发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受援国康复医学的状况是工作的起点,它既是我们依赖的平台,又是我们改进的对象。尽管我们有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下车伊始,就掀翻重来,只能实行“软着陆”。

加蓬人口约140万,法语为官方语言。笔者工作的医院是加蓬较好的医院之一,有床位200张,拥有骨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儿科及内科等多种学科。多项医疗指标无确切数据,据我们观察和估算,该院的年门诊量在10000人次左右,住院床位使用率在50%~70%之间。该院军医多在法国培训(数量不详),实际工作的医师30名以上。医务人员成分极为复杂,来自不同的群体,流动性很大:有本院正式医师,也有地方医学院的客座医师,有欧美的专家,还有来自喀麦隆、多哥等国的普通军医。

医院的康复医学科还处于极其原始的阶段,只能开展物理疗法的一个分支——运动疗法(kinesitherapy),但也没有达到运动治疗室的标准。科室面积只有12 m2,只有我国对县级医院基本要求的2.4%;设备只有1台红外线烤灯;科室有2名技师,在按摩等方面有一定经验,但对康复其他领域相对陌生;治疗内容主要是徒手进行主、被动运动等。医院康复科的软硬件设施距离我国二级医院(县级)的标准[6]有极大差距。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只能脚踏实地去了解它、适应它,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切入。

1.2 找准着力点 加蓬患者对康复的刚性需求是我们的着力点,也决定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加蓬残疾损失生命年(years of health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s)为11.0年/100人(我国同期为7.7年/100人,美国为7.9年/100人)[7]。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康复科的日均门诊量为7~10人,丝毫不逊色于内外科,脑卒中已成为加蓬康复科主要病种,约占康复科患者的40%,与欧美国家的比例接近。加蓬人也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其人均GDP在非洲处于前列,且有初步的医疗保险,对康复项目无限制。

在当地开展康复医学的主要优势有:①患者对医生非常尊重,依从性好,医生具有很强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②可以专心行医,不用过多考虑费用等问题:加蓬人有医疗保险,越贫穷,患者支付的比例越少,且手续都由对方人员办理;③非洲同事有一定的基础,其康复技术也有值得中方学习的地方;④相关科室对康复采取开放的态度:受法国医疗体制影响,临床科室不“耍大牌”,病房的所有患者对康复医生开放;⑤康复措施积极,强调主动运动,不会出现“我交钱了,你就得伺候我,让我自己活动你挣钱,你以为我是傻子?”之类的诘问;⑥患者的耐受性好,大量脑出血患者有的还能自己下床活动,简单的康复计划,三五天就可见效。

劣势有:①患者康复自觉性不够,对于布置的自我练习作业,医生还没有走出病房,患者就停止练习;②康复训练不系统,缺乏康复评定及中远期的康复计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③康复设备严重缺乏;④康复训练过于激进,存在安全隐患;⑤平均住院日短,康复训练难以体现效果;⑥没有发挥康复门诊的优势,康复门诊设备、场地有限,治疗手段单一,同时出院患者也没强调门诊继续治疗。

1.3 抓住关键点 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按照当地康复患者的特有规律开展工作。

1.3.1 以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为重点 根据1年中的工作统计,在康复科疾病中,脑外伤和脑卒中占43.5%,其次是骨折占31.5%,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损伤占20.4%,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仍为非洲加蓬人的主要康复需求(约占75%)。相对而言,由于骨科康复及疼痛康复效果好,其优先程度应高于脑损伤的康复。

1.3.2 以门诊为重点 42.5%的患者来源于康复门诊,57.5%患者来源于病区,病区患者相对固定,而门诊波动性大,故应以病区为基础扩大病源,以门诊为突破吸引患者。病区患者中,骨科、综合内科、神经外科占前3位,其他科室也有零星患者。因此,康复门诊、骨科、综合内科、神经外科是工作的重点。由于平均住院日短,很多患者出院后需转入门诊治疗;同时由于患者支付能力有限,门诊治疗费用较低,因而有较大门诊治疗的需求,这也符合西方“大门诊、小病房”的理念;最后,在非洲条件下,门诊也体现了康复医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地位,是康复医学的窗口。因而,应把门诊建设作为重点。

1.3.3 以运动疗法为重点 在笔者到来前,康复科只能开展简单的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推广中国康复技术的需要,我们先后开展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中国传统医学、封闭、关节腔穿刺等新业务。排在前3位的治疗手段是运动疗法(62.5%)、针灸(14.8%)、理疗(11.9%),首选的技术仍是运动疗法,针灸、理疗、推拿也很重要。因而,要丰富运动疗法的治疗手段。

1.4 培育转折点 在进入之初,为了和对方顺利合作,入乡随俗是必要过程,但不能被同化。随着病源的提升,业务量的增加,良好形象的建立等条件相继成熟,我们就要植入自己的理念。由于多国医师在非洲角力,只有不断巩固阵地,才能“派得出,站得稳”,只有形成具有中国烙印的康复工作流程,才能“吃得开,挤不走”。

培育转折点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①要增加康复医学的技术含量:丰富运动疗法的治疗手段、改造运动疗法的器材,使更多的人员从中受益,并开展一些适用性强的新业务,由于核心技术多为我们掌握,在团队里我们的权重自然提高。②要培育特殊的病源群体:在非洲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军队和上层具有特殊意义,加之笔者又在军队医院工作,因此,我们把这个群体中作为重要环节。从医院同事的治疗与随访切入,他们多是上层的子弟,通过疗效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他们对我们充满感激,使我们融入当地的人文氛围;另一方面,他们将良好的疗效反馈给自己的朋友、亲属和上级,通过放大作用,治疗的层面逐步提升。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为军事训练损伤提供保障,很多军人训练伤后送到康复科治疗;二是为体育团队保障,国家足球队的球员和教练在这里康复;三是为特殊的上层人物服务,很多上层人物成了笔者的朋友。③培育中国特色的医疗:如我们开展的针灸、中国推拿、小针刀等业务,这些技术本身就是中国的名片。

2 援外医疗队的内涵

援外医疗队的内涵非常丰富,笔者认为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提高受援国人民的健康水平,这是核心内涵。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为中非友谊付出了汗水甚至生命。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1]。到2003年为止,已有43名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援外医疗岗位上殉职[2]。二是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为经济建设牵线搭桥。康复医学与医疗队的其他学科一起,开展高层保健等医疗活动,通过宣传,扩大影响,促进友谊,为国家整体外交服务,实现中非的共赢。三是对于第三方,树立道德标杆,彰显软实力。康复医学对于上述3个方面均具有作用。

世界范围内康复医学的交流与合作正在加强。在援外医疗中,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新问题,认真研究新情况,找到解决办法,就一定能完成国家交给本学科的任务,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EB/OL].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1/201104/t896983.htm.[2011-04-21].

[2]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加强实施新战略,改革援助非洲医疗工作[J].西亚非洲,2003,5:15-18.

[3]高强.在全国援外医疗队派遣45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zcfgs/s6774/200901/38875.htm.[2009-1-21].

[4]南登昆.康复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Bank.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EB/OL].http://whqlibdoc.who.int/publications/2011/9789240685215_eng.pdf.[2011].

[6]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73/201105/51579.htm.[2011-5-3].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2004 update [EB/OL]. http://www.who.int/healthinfo/global_burden_disease/GBD_report_2004update_full.pdf.[2008].

猜你喜欢

加蓬援外医疗队
援非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派员单位的人文管理与服务模式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援助制度之完善
温州人后裔角逐加蓬总统
感受加蓬的绿、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