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探讨

2012-01-25李树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4期
关键词:手部压疮医患

李树花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环境设施、身份识别、压疮发生、不合理用药、人身安全、仪器设备、医护人员素质、导管滑脱、院内感染等。

1 关于患者身份识别的问题

医院各部门要共同合作,健全和完善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的制度和措施。在手术、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唯一依据);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该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确保对准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 关于用药安全

患者的用药安全完全取决于医务人员。包括药品的管理;执行医嘱的准确性;药物的配伍禁忌;操作的规范性;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及预防;给药途径及合理用药等等,都与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息息相关。特别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体现医师的诊疗水平,也体现医师的职业道德。滥用抗生素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不是近期就显现的,患者也是不知情的,所以需要医师用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需要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3 关于院内感染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医务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正确“七步洗手”,接触两个患者之间要洗手或手消毒。为此医院各科室各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部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4 防范或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防范患者跌倒,医院环境设施尤为关键,如卫生间的扶手、防滑垫、病床护栏的设置以及保持楼道的通畅;护理服务过程中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等。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者和残疾者,应采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导诊服务或担架轮椅协助)以及警言标识等方式,有效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要特别关注身份特殊的患者(少数民族、外籍人员)和情绪不稳定、神志不清的患者;要尽量减少患者诊疗过程中的等待、往返、排长队。医院要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就医环境,集中诊治场所,减少患者为寻找检查、化验和治疗室而耗费宝贵时间,避免在这些过程中发生意外。

5 防范和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要求,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发生压疮。危重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要做好基础护理,特别是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现在各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保证了基础护理的落实,对压疮的预防产生了积极作用。

除以上所述,医院还应鼓励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了医疗不良事件,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要正确对待。不仅要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还要分析是否存在管理制度的缺陷,才有改进的可能。不能只强调处罚,否则就遏制力医护人员主动报告的愿望。只有让医疗不良事件尽早暴露,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不良后果降到最小,并能及时总结教训,引以为戒。另外,要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医疗安全防范,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就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

总之,为了患者就医安全,为了减少医患纠纷,医院应该多为患者想一些,多为患者做一点,多与患者讲一点,少让患者等一点,使患者多满意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也才能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手部压疮医患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