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

2012-01-25李永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4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阿托品有机磷

李永莲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云南 大理 671000)

急性有机磷中毒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轻度中毒以M样症状为主,胆碱酯酶活为70%~50%。轻度中毒M样症状加重,出现N样症状,胆碱酯酶活为50%~30%。重度中毒除M、N样症状加重外,合并肺水肿、抽搐、昏迷、呼吸肌麻痹和脑水肿,胆碱酯酶活力30%以下,其中以重度中毒病情最为凶险,如未早期足量,联合重复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抗胆碱药,可威胁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特点。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女18例、男1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好13岁,平均年龄40岁,其中农民28人,学生2人。重度有2例,中度中毒4例,轻度中毒24例。均符合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标准,本组有机磷中毒均为有机磷杀虫剂所引起的,其中乐果15例,乙酰甲胺磷1例,甲胺磷4例,敌百虫5例。4例经口服中毒,26例经皮肤吸收中毒。

2 护理措施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接触患者的第一时间,摆好体位,立即清除口腔呕吐物和分泌物,气道插管,呼吸机交流加压吸氧,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和气道分泌物,气管插管,呼吸机交流加压吸氧,及时清除气管道分泌物,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气管插管定时充气放气。

2.2 对频繁发生抽搐得患者清理呼吸道的同时立即用留置针,医用三通管,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对症处理,抽搐次数明显减少。若在10~20min内抽搐未得到控制,可用硫喷妥纳0.5g用0.9%NS以5mL稀释后入壶或加快点滴速度,待强烈抽搐得到缓解或阵挛次数减缓时,可控制低速,维持或根据情况医嘱停用硫喷妥纳,通道保留备用。

2.3 彻底清理毒物,用37℃左右清水1万~3万mL反复洗胃,清除胃内毒物,拔除胃管前,用无菌换药碗配制甘露醇250mL加活性碳50g经胃管注入胃内,拔除胃管,通过吸附肠道排泄,减少毒物吸收,气管插管,待患者呼吸道通畅后行上述治疗措施。

2.4 多功能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允许家人看护,心理安慰。

2.5 基础护理,由于患者意识不清,定时2h翻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预防压疮发生,早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化气道,保留导尿,保持尿管通畅,定时给予鼻饲饮食。

2.6 使用药物的观察

本组病例采用抗胆碱药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阿托品用量可超过常规剂量,直到患者出现“阿托品化”表现为止。阿托品化即患者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湿罗音消失及心率加快。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认真观察患者有无以上症状,为阿托品用量提供依据。碘解磷定应用后可能出现短暂的眩晕、视力模糊、复视、面亚升高等,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观察。

2.7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神志不清,经守抢救治疗后,神志清楚,往往存在恐惧紧张的心理。护士应主动热情、态度和蔼,对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有机磷中毒的预防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尤其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到关心和重视。

2.8 出院指导

加强农药管理,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运输、使用和包装工作,做好农药管理。禁止与食物同放,所有容器都要有明确的警告标志。一切包装袋、瓶、桶均不准作其他用途。日常生活中要防止误食,蔬菜、瓜果、粮食不能使用剧毒或吸性农药,应用其他农药也应在上市前3周完成。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讨 论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其具有杀虫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对植物毒害小等诸多优点。但对人畜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如不注意防护,可引起中毒,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且病死率很高,中毒24h内死亡者多由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所至,而中毒24h以后死亡者多由于呼吸肌麻痹致周围呼吸衰竭所至[1-3]。其发病机制是有机磷化合物中毒引起肌终板区持续去级化,使突触后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所至。因此,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加强农药管理,防止有机磷中毒是十分必要的。

[1]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李振东.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赫鸿昌,李征途.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肌麻痹22例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5,4(3):55.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阿托品有机磷
低浓度阿托品不是近视防控的“神药”
HPLC测定洋金花中阿托品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检测采摘园中草莓有机磷农药残留
重症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68例的救治体会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血清胆碱酯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
蔬菜中13种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研究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