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12-01-24田大虎张永强孙崇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凝血酶肝素溶栓

田大虎,张永强,孙崇秋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cute lower limbs deep vein thrombosis,ALDVT)俗称经济舱综合征,多见于恶性肿瘤、长期卧床、高龄及大手术术后患者。该病多起病急骤,需及时有效治疗,否则轻者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局部变色、溃疡等,重者可发生危及生命的肺动脉血栓栓塞(post-thrombotic syndrome,PE)[1]。肺栓塞是DVT发生后的最大风险,严重者可致猝死。因此,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在药物治疗方面,西医已形成抗凝、溶栓、扩容、介入等规范治疗体系,这些治疗手段在内科方面已广泛应用,且有显著临床效果。但在外科系统,由于对术后患者手术部位出血的顾虑,溶栓治疗对急性DVT患者很少采用,且抗凝应用力度也较弱,这就增加了患者发生PE的风险。我院2009年—2012年外科系统术后出现ALDVT患者,在常规抗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2012年骨科、外科住院患者术后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骨科28例,外科10例。骨科患者中股骨头置换术15例,腰椎间盘手术6例,下肢骨折手术7例;外科患者中均为腹部手术患者。纳入标准:患肢较对侧肢体明显肿胀,持续加重的腿部疼痛;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Wells评估量表≥1;发病到治疗≤3d;患者本人及家属拒绝溶栓及介入治疗。排除标准:有活动性出血者,如应激性溃疡出血,手术部位仍有活动性出血者。全部3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韦尔斯(Well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既往心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发病诱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希氟全)0.6 mL皮下注射,每12h1次,并给予脉通5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以扩容,患肢抬高等基础治疗10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00号)8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用药10d。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肢的周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变化,并于治疗后10d复查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变化 治疗组患者患肢周径明显减小,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肢静脉通畅率为20%,对照组为1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变化(±s) c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变化(±s) cm

组别 n 患肢周径治疗组 治疗前19 71.25±11.39治疗后 19 48.55±9.331)2)对照组 治疗前 19 69.71±12.43治疗后 19 61.28±11.27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2 两组凝血四项指标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PTT和PT延长,FIB减少(P<0.05);INR两组治疗后均升高,但两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指标比较(±s)

组别 PT(s) APTT(s) FIB(g/L)13.07±1.22 28.35±2.89 3.98±1.52 1.32±0.15治疗后 15.65±0.761) 31.36±1.681) 3.52±0.761) 1.41±0.21对照组 治疗前 11.30±0.98 29.63±1.6 3.89±1.45 1.29±0.16治疗后 12.01±0.871) 31.75±1.891) 3.77±1.251) 1.36±0.14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 INR治疗组 治疗前

2.3 两组治疗10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皮下出血1例,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仅有1例过敏。两组均未出现切口部位的活动性出血及内脏等重要部位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于临床各科,易并发肺栓塞,甚至猝死,是临床急、危、重症。现代医学认为其常见三大原因为血管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素体不足、外伤劳累、卧床等因素导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于络道,脉络瘀滞不通,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而成。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手术患者,局部脉络损伤,下肢活动减少,符合血瘀的论述。

现代西医内科治疗主要为抗凝、溶栓及介入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为我国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所推荐[2],但溶栓(导管溶栓和系统溶栓)及介入(导管取栓及放置滤器)等治疗手段在临床均有严格适应症,且治疗风险大,对医院水平要求高。所以我院根据具体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入组患者采用指南广泛建议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12h一次及物理治疗为本研究的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疗效和风险与肝素相当,低分子肝素的主要优势是使用简便,大多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本研究为提高疗效,避免溶栓及介入手段所带来的重要脏器及手术部位出血的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医理论,遵循络脉瘀阻基本病机,给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基本治疗,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未发现重要脏器及手术部位的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和地龙组方 ,其主要成分为水蛭素样物质和蚓激酶样物质。天然水蛭素是医用水蛭唾液腺的提取物,可与凝血酶以等摩尔比形成非共价键紧密结合的稳定复合物,能特异性抑制凝血酶活性,使凝血酶失去裂解纤维蛋白原的能力,抑制纤维蛋白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催化的止血反应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反应,达到抗凝目的,其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Ⅲ,对已生成的凝血酶也可起作用,故其抗凝活性可能优于肝素。蚓激酶是中药地龙提取物,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不仅有强烈的直接溶解血栓及人纤维蛋白活性,还有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用地龙煎剂可使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减少,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本研究显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延长PT和APTT,并降低纤维蛋白原,而且PT和APTT及纤维蛋白原均在安全范围内。应用水蛭素和蚓激酶的复方制剂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19.

[2]常光其,陈翠菊,陈忠,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和治疗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猜你喜欢

凝血酶肝素溶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