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2-01-24王永红闫长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稳定型

王永红,闫长青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1],有部分患者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仍会再发心血管事件,这就是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盐酸替罗非班是新一代抗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糖蛋白(GB)Ⅱb/Ⅲa受体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能成功地提高心肌灌注水平。本文观察替罗非班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011年住院患者69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入选标准。60岁~80岁;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在休息时,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Ⅲ级以上;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排除标准:年龄大于80岁;有出血倾向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近3周有外科大手术史。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8岁~80岁(70.4岁±7.8岁)。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0岁~79岁(70.7岁±7.3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具有均衡性。

1.2.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选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他汀类等药物等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每次5 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首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d,每日1次,以后改为100mg,每日1次;氯吡格雷(波立维)首次口服300mg,以后75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欣维宁负荷量0.4μg/(kg·min)0.5h内滴注完毕,维持量0.1 μg/(kg·min)],均以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72h;低分子肝素减半,余治疗同对照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做血小板计数检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

1.3 观察指标 7d内心绞痛控制疗效。显效:心绞痛日发作次数减少80%,ECG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日发作次数减少50%~80%以上,ECG未完全恢复正常但明显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减少低于50%,ECG无改善。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患者入院后第一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LVEF;用药后30d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出血并发症。严重出血(颅内出血,出血导致循环不稳定,血红蛋白下降5g/d),中度出血(咯血呕血超过100mL/d,黑便,肉眼血尿等),轻度出血(齿龈出血,皮肤淤斑,咯血呕血小于100mL/d,镜下血尿等)。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7d血小板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统计软件包PEMs 3.1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F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心绞痛控制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患者控制疗效 例(%)

2.2 两组LVEF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LVEF比较(±s)%

表2 两组LVEF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41.8±6.7 58.2±7.21)对照组 34 42.4±5.9 46.1±6.1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两组出血及血小板计数比较(见表3、表4)

表3 两组出血情况 例

表4 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s) ×109/L

表4 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s) ×109/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35 231.4±35.4 234.3±42.4对照组 34 242.1±41.2 241.3±43.6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功能,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只能通过抑制单一诱导血小板途径发挥作用[2],血小板还有其他途径。替罗非班作为一种特异性高的非肽类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血小板聚集最后通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是快速、直接、可逆的抑制血栓形成的关键唯一通路,在体内抑制各种原因所致血小板聚集,包括:ADP、5-羟色胺、胶原、肾上腺素、凝血酶[3]等,主要优点起效快,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快,阻止动脉血栓形成,在常规抗血小板基础上结合替罗非班更加彻底发挥更强抗血栓作用,抗血小板作用更全面、彻底、有效,从而改善心脏供血,改善心功能[4]。替罗非班主要副反应是血小板减少和出血。本研究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出现的中度出血未影响血流动力学,无需输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ISM-PLUS研究表明,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9%,较肝素组有所增加,但血小板减少为可逆性,停药后可迅速恢复正常,主要是由于替罗非班与其他受体间无交叉反应,具有特异性高,生物半衰期短,药物不良反应小等特点[5]。因此,替罗非班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1]Saiton S,Onogi F,Aikawa K,et al.Multiple endothelial injury in epicardial coronay artey induces downstream microvascular spasm as well as remodeling partly via thromboxane A2[J].J Am Coll Cardiol,2011,37(1):308-315.

[2]严金川,马根山,冯毅,等.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15(2):96-98.

[3]扬帆.赖沙毅,王红.国产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4):365-368.

[4]刘玲梅,刘艳红,张梅,等.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08,7(1):11.

[5]吕树铮.急性冠脉综合征非介入治疗患者抗栓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4):380.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稳定型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COX-2特异性抑制剂罗非昔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的影响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