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

2012-01-24叶梅惠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12期
关键词:论治脂肪酶舌质

叶梅惠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胰腺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进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患者常表现急性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有血、尿淀粉酶,脂肪酶的明显升高。可分轻型(间质型)和重型(坏死型)两种类型。轻型预后良好,重型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该病属中医学“胃痛”、“胁痛”、“呕吐”、“脾心痛”等范畴,多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胆石、虫积、创伤等致邪阻中焦,肝胆湿热,胆胃失和,腑气不通,进而热毒瘀血互结,或肉腐成痈,耗津伤正,气血逆乱,脏腑衰败而成危症。笔者近几年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合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中药分期论治本病体会探讨如下。

1 分期论治

在西医内科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改善微循环,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对症、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

1.1 急性期 症见中上腹痛,腹胀,拒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不通,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明显升高等。证属:肝胆湿热,腑气不通。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活血,通腑泻下。方用柴芩承气温胆汤加减:柴胡12 g,黄芩15 g,法半夏 12 g,陈皮 12 g,茯苓 30 g,竹茹 6 g,枳实 15 g,生大黄 15 g,芒硝 10 g,厚朴 12 g,延胡索 15 g,郁金 15 g,赤芍 15 g,丹参30 g,甘草3 g。用法:水煎汁约600 mL左右,管饲(或口服)和保留灌肠用。管饲(或口服)每次20~50 mL,每2 h 1次;保留灌肠每次100 mL,每日2次。注意:根据痞满燥实的程度,辨证使用大、小、调胃三个承气汤;生大黄、芒硝用量应根据患者腹痛情况、大便次数等随证加减;生大黄用沸水泡、不宜久煎,芒硝用开水泡化后兑入中药汤剂中使用;热毒甚加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等,湿热盛加茵陈蒿、焦桅子等。

1.2 缓解期 症见腹痛、腹胀缓解,大便已通,呕吐消失,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弦,血、尿淀粉酶、脂肪酶下降,逐渐趋于正常。证属:湿热渐尽,腑气通畅。治法:疏肝清胆,健脾利湿,理气活血。方用柴芍温胆汤加减:柴胡10 g,白芍15 g,陈皮12 g,法半夏 12 g,茯苓 30 g,竹茹 6 g,厚朴 10 g,枳实 10 g,生大黄 4 g,薏苡仁30 g,郁金15 g,丹参30 g,甘草3 g。注意:应根据患者大便情况酌情使用生大黄及其用量;合并胰周脓肿者可加皂角刺、穿山甲、败酱草等;热盛伤阴者可加南沙参、麦冬、玉竹等。

1.3 恢复期 症见饮食渐复,纳呆,神倦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苔白腻,脉细,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正常。证属:气阴不足,脾胃失健。治则:益气养阴,健脾和胃,兼消导助运化。方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木香10 g,砂仁5 g,陈皮12 g,法半夏12 g,北沙参 25 g,茯苓 15 g,白术 12 g,丹参 15 g,神曲 10 g,山楂10 g,炒谷麦芽各15 g,甘草3 g。注意:气阴虚明显者可合用黄芪生脉饮,肝脾失调者可合用逍遥散等;合并假性囊肿者可合用血府逐瘀汤等。此外,可配合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中药外敷腹部病变区域,如六合丹、金黄如意散、芒硝等。

2 中药论治要点

根据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机制,及时诊治,尽早控制病情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键,应争取在发病24 h内联合中药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可促进肠蠕动,防止肠麻痹,改善肠壁血供,维护肠道正常菌群,防止肠菌移位感染,促使内毒素排泄,抑制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产生和活性,拮抗内毒素,控制全身炎症反应,减轻器官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保护器官功能。抑制胰酶的分泌和激活,改善胰腺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保护胰腺腺泡,促进胰腺修复和胰周炎症吸收等,具有多靶点综合调节的作用[1]。早期清热解毒,通里攻下尤为重要[2],急性期以攻下袪邪治标为主,缓解期标本兼顾,恢复期则侧重益气养阴扶正,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内治与外治相互配合。

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分期论治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如活血化瘀药有益气活血、养血活血、行气活血、凉血活血、温经活血及破血祛瘀等不同,应根据辨证选择适当的药物及配伍,方能保证中药治疗的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3 典型病例

患者许某,男性,38岁,因“上腹痛7 h”于2010年12月27日收住我院消化内科,症见中上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腰背部,伴反酸,胸闷痛,恶心欲呕,口干苦,小便短黄,大便3 d未解,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滑数。查体:腹肌稍紧张,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弱。辅助检查:血常规Hb 199 g/L,WBC 18.5×109/L,N 90.7%,尿常规尿糖(+),蛋白(++),颗粒管型 15~20个/Hp,血淀粉酶 318 U/L,尿淀粉酶 2027 U/L,脂肪酶 5887 U/L, 血脂 TC 5.73 mmol/L,TG 14.75 mmol/L,HLD-L 0.79 mmol/L, 肝功 TP 55.9 g/L,ALB 30.1 g/L,TBIL 23.5 μmol/L,DBIL 7.8 μmol/L,IBIL 18.4 μmol/L,AST 52 U/L,GGT 144 U/L,LDH 997 U/L, 肾功 BUN 10.6 mmol/L,Cr 144.6 μmol/L,UA 451 μmol/L,eGFRm 50 mL/min, 血糖19.6 mmol/L, 电解质 Na 130 mmol/L,K 6.1 mmol/L,Ca 1.82 mmol/L,C-反应蛋白 319 mg/L,纤维蛋白原6.24 g/L,胸腹部CT示“急性胰腺炎,并小网膜囊、双侧肾前筋膜受累,肝损伤,胆囊炎,腹水,双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感染,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盘状肺不张”。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在西医积极抗感染,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改善胰腺微循环,保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对症、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中医会诊后配合中药治疗。证属:肝胆湿热,腑气不通。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活血,通腑泻下。方药:柴芩承气温胆汤加减3剂,管饲及保留灌肠。药后患者腹胀痛减轻,大便通畅,复查:血常规 Hb140g/L,WBC9.8×109/L,N79.7%,血淀粉酶144U/L,脂肪酶850U/L,肾功BUN7.4μmol/L,Cr67.3μmol/L,UA301U/L,eGFRm128mL/min,血糖 11.2mmol/L,C-反应蛋白216 mg/L,纤维蛋白原2.19 g/L,继投上方加减。再诊患者腹胀痛缓解,复查胸腹CT好转,仍感口干苦,体倦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滑,遂转中医科继治,予柴芍温胆汤加减6剂后,患者有饥饿感,由少而多逐渐恢复流质饮食,但进食较多后略感上腹部隐痛,大便时干时稀,又予逍遥温胆六君汤、香砂六君汤加减各6剂,患者饮食、二便正常,精神良好,复查脂肪酶稍高,其余相关化验均正常而出院。

[1]夏庆,黄宗文,蒋俊明,等.以“益活清下”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161例疗效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3):134.

[2]黄宗文,夏庆,陈光远,等.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26.

猜你喜欢

论治脂肪酶舌质
胰脂肪酶升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脂肪酶Lip2在蚕丝表面交联固定及其催化性质
无机盐对小麦胚芽脂肪酶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