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朋梅治疗脾胃病经验*

2012-01-24韩勤芬华文进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12期
关键词:汪老津液气血

曹 敏 韩勤芬 华文进

(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无锡 214041)

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汪朋梅主任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于内、外科皆有建树,笔者将先生诊治脾胃病的用药经验浅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1 权衡五脏,先调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胃之腐熟水谷,脾之运化转输,气血津液才藉此源源不断地化生和输布,脏腑功能才能得以进行和维持。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升胃降使全身气机升降有序,动静协调。若脾胃运化失司,斡旋乏力,则气血津液生化无源,清阳难实四肢,浊阴不归六腑,气机升降出入紊乱,变证峰生。脾胃失常则诸脏皆可受病,诸脏之病亦可损及脾胃而变证丛生。汪师认为,凡与脾胃有直接、间接关系者,皆可从调治脾胃着手,临证时如何结合具体病证选方用药,汪老认为尚需明察病机,审证求因,辨证施治[1]。

1.1 治脾宗东垣补中升阳之法 临床脾胃虚弱证多见,症见脘腹时有隐痛,空腹尤甚,喜温喜按,得食腹胀,嗳气,不思饮食,体倦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稀,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李东垣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汪老以党参、黄芪、白术、山药、扁豆为主药以益气健脾,常用方有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升阳益胃汤、黄芪建中汤。若见少气懒言,气短难续;下见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崩漏,遗尿或气虚便秘等,属脾虚气陷证者,以升麻、柴胡、葛根以升清;见脘腹痞胀、纳呆、恶心呕吐、嗳气、泛酸、便溏、苔白腻、脉濡缓则属湿困脾胃,予半夏、茯苓、薏仁以化湿,木香、陈皮、大腹皮、砂仁、白蔻仁以运脾;见呕吐泻利,脘腹疼痛,得温稍减,舌淡苔白,脉沉迟而弦紧者,属中焦虚寒者,可用姜、桂以温阳。

1.2 治胃效叶氏清养胃阴之旨 叶天士说“太阴脾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叶氏之说弥补了李杲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之不足。胃为水谷之海,胃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胃气降则和,其腐熟功能全赖胃阳之温煦鼓动,其通降功能又赖胃阴之濡润滋养,因此胃中阴阳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上胃病胃阴不足证常见,可见饥不欲食,胃脘灼热隐隐、口干少津、纳少便干、舌红少苔等症,用药方面汪老喜用甘平或甘凉之品,如石斛、沙参、麦冬、玉竹以清养胃阴,使津液来复,通降自成,常用沙参麦冬汤,一贯煎、金匮麦门冬汤等方。

1.3 注重木与土的关系 《临证医案指南》有云“胃痛,邪干胃病也。为肝气相乘尤为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肝气能助胆汁泄注于胃肠而促进脾胃的消化。疏泄正常,气血调畅,肝脾相健;若疏泄功能失常,则肝气犯胃乘脾,致使脾胃失健,诸证由生。汪老认为,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常处于紧张状态,因而肝气郁而不畅,肝郁气滞之证临床较为常见,而脾胃与肝关系密切,肝病易传脾胃,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应充分注意,不忘舒肝柔肝,常用川楝子、制香附等以理气和胃,亦用滋水涵木法滋养肝阴,选用生地黄、枸杞子、沙参等,每获良效。

2 四诊合参,尤重舌诊

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对准确辨证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曰“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在临证中,汪老极为重视四诊合参,对舌诊尤为重视。汪老强调,舌象能教客观的反应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津液盈亏等。《伤寒指掌》即有言“病之经络、脏腑、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必形于舌,故辨证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若患者舌淡苔腻,多属脾虚湿阻,可在健脾的基础上加用化湿之药,如半夏,茯苓等;若患者舌红少苔,或花剥苔,则说明津液损伤,择石斛、沙参、玉竹、麦冬等养阴生津之药。若患者病程日久见舌有瘀点或舌质紫黯,则提示瘀血已生,加以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药。

3 胃病防变,不忘肾元

张景岳认为“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并且“治病必当求本。盖五脏之本,本在命门,神气之本,本在元精,此即真阴之谓也”。汪老亦认为诸多内伤杂病与肾阴肾阳亏损有关,此时当以培补肾元为大法。汪老补肾少用桂、附辛热刚燥劫阴之品,多用滋养填精之品,合景岳“育阴涵阳”之义。常取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肉以甘温滋补,龟版、鹿角胶、菟丝子、肉从蓉、紫河车、核桃肉等填补肾精,方取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左右归饮、左右归丸、二至丸等加减。肾阴虚常兼见肝阴虚,故常于滋养肾阴药中加入枸杞子、制何首乌、潼沙苑之类。

4 病亦可专方专药

汪老认为辨证论治非常重要,但亦可专病使用专药,两者可相辅相成。如汪老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对大黄情有独钟,常配伍使用,屡获奇效。如肝胆火热、胃热伤络之上消化道出血证,湿热黄疽,胃失和降之呕哆证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大黄,或取之通里攻下,或取之利湿退黄,或取之和胃降逆,效果甚佳。另外汪老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自创“胆囊炎方”治疗急慢性胆囊炎,主要由柴胡、黄芩、白芍、大黄、茵陈、广郁金、制半夏、木香、全瓜篓、紫花地丁、草河车组成。方中柴胡舒畅气机;黄芩和解清热,大黄、全瓜蒌清热通腑,半夏散结除痞、降逆止呕,调理胃气;郁金行气活血,利胆止痛,木香理气止痛,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疗腹中实痛;茵陈清热利胆退黄;气紫花地丁、草河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

[1]周奚钟.汪朋梅学术经脸举要[J].江苏中医,1994,15(6):245-246.

猜你喜欢

汪老津液气血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独挂风帆汪洋行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在汪曾祺家抢画
在汪曾祺家抢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