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经验
2012-01-24王正林
王正林
(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高热是儿科多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多属中医学温病范畴。笔者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运用截断扭转治疗温病的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自拟退热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卫气同病证。退热饮重用生石膏,配以知母、黄芩为主药,清热泻火,清解气分邪热;辅以金银花、板蓝根、生地黄、牡丹皮清热解毒凉血;佐以紫苏叶、薄荷发散解表利咽,生大黄、淡竹叶通利二便;芦根为使药,即可生津止渴,又能和胃宽中,防止寒凉药物伤胃。全方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祛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恋邪,卫气同治,重在清解气分温热之邪。现报告如下。
1 截断顿挫、先证而治
关于温病的治疗,叶天士提出了“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则。就现代中医临床而言,因种种原因多数温热病患者就诊时极少仅见典型卫分证,往往呈现卫气同病、气营同病的临床表现。20世纪70年代末期,姜春华教授提出“叶氏虽认识了温病全过程的发展规律,但没有掌握截断、扭转方药”,主张宜直用苦寒直折之品泄其邪热,截断病情发展的治疗观点,这无疑是温热病治疗理论的一大创新,使中医治疗温病更加积极主动。外感高热发病急、热势高、病情重、传变快,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不耐寒热,在高热状态下,更加易于传变,发生闭、脱、痉、厥的病变。因此,对小儿外感高热更应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体温。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原则,运用截断扭转,先证而治的理论,笔者仿清瘟败毒饮方意,自拟退热饮用药包括清热解毒药、宣散卫分药、清解气分药、凉血活血药等。该方将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用药溶于一炉,既提高了退热效果,又有效地阻止了病情的传变。外感高热治疗必须把住气分关。温病气分阶段是正邪斗争的关键时期,高热为气分证的典型表现,而高热又是产生伤阴的直接原因,伤阴是温病的病理基础,伤阴的轻重将直接决定温病的转归与预后。把住气分关应重用生石膏,一般用量应在30 g以上。《本草经疏》云“石膏,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大寒而兼辛甘能除大热”。张锡纯治疗温病善用生石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石膏有多次阐述,如“石膏之质,中含硫氧,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又说“白虎汤证或白虎加人参汤证,往往于服药后周身得汗而解者。即使服药后未即得汗,而石膏所含硫氢氧之宣散力,实能排除内热,息息自毛孔而透出,此虽非汗解亦等于出汗也”。观之临床,患者服退热饮后,多数不是大汗出,而是全身微汗渗出,且绵绵不断,随着汗出体温亦逐渐下降,这与西医用糖皮质激素或解热镇痛剂控制体温时出现的大汗出,体温大起大落,易于反弹有所不同。这一现象正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外感高热的优势所在,也验证了张锡纯对石膏退热作用的认识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2 清热解毒、贯于始终
中医学认为外感热病是由六淫、疫疠之气引起。《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者,皆五行标盛爆裂之气也”。所谓毒邪包括偏盛之邪气、时毒之邪和疫疠之邪。叶天士在“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论述中直接提出了“温邪”之说,温邪是温病病因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具有温热共性而各具特点的多种致病因素。以高热为主要表现的温热病具有发病急、热势高、病情重、传变快的特点,多与温热病邪中致病性强、毒力大的致病因素有关。总之,小儿外感高热主要是感受温热毒邪所致,应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治其本。临床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虎杖、黄芩、黄连、山栀子等,组方时选用2~3种即可。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应掌握2个法度,一是早用,在卫分阶段即可加入清热解毒药;二是重用,量要大,剂要重,甚至可日夜连服2~3剂,这对把好气分关尤为重要。清热解毒药能广泛应用于温热病的卫气营血各个病程阶段,其药效既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和灭活内毒素等作用,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细胞器(溶酶体和线粒体),以达到扶正解毒之目的。
3 宣散通利,邪有去路
小儿外感高热因感受火热毒邪所致,属实热证,“实则泻之”,其治疗应以祛除病邪为主。中医学祛邪治法有多种,外感高热的治法应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同时,宜发汗、通利二便,给邪以去路。汗法是通过发散解表,祛除外邪的常用方法。《素问·生气通天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叶天士治疗温病提出“在卫汗之可也”。正如吴鞠通所说 “温病亦喜汗解”,“妙在导邪外出,”其实宣散透邪的汗法适用于温病的各个阶段。笔者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常用薄荷、苏叶,二者凉温不同、相互为用。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发汗解表。《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之要药”。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以退热。运用汗法治疗外感高热要注意:一是薄荷、苏叶不宜久煎,待其他药物煎煮10 min以后再放入,以保留药物的挥发成分;二是使患者全身微汗渗出,且绵绵不断,而不宜大汗淋漓,伤阴亡阳;三是患者服药后要多饮温水,稀粥等,以资汗源,既可促使身体及时汗出,又能做到汗出透彻。
小儿外感高热因感受火热毒邪所致,极易伤津化燥,形成阳明腑实证,出现大便秘结。小儿脾常不足,又加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过多,久则化热生火,形成火热体质,更易大便干结。正如《咽喉经验密传·治则凡例》云“凡患症……若至第三日,憎寒壮热,其势必重,需问大便通利否……若二便不通,仍内有实火,非用降火解毒重剂与通二便之药,断难取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与大肠相表里,使用泻下通便之法釜底抽薪,荡涤肠胃,使邪有出路,以顿挫热势。下法对小儿外感高热有独到疗效,用于腑实之前,多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故不论大便秘结有无均可用之。泻下通便首选生大黄。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掌握大便的次数是用药的关键,以大便质软或稀,每日排便以2~3次为宜。如泻下如水,次数过多则易于伤阴耗气,使热邪内陷形成变证。邪有去路还包括通利小便,对小便短赤者尤为适宜。利小便作为佐使药,选择1~2种利尿药即可,笔者常选用竹叶、芦根。竹叶性味甘、淡、寒,归心、肺、胃经,既可利尿,又可清热除烦、生津。用于热病烦热口渴、小便短赤不利者可达到一药多用的目的。芦根性味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利尿,善导气分之邪由小便而出。《别录》记载芦根“主消渴客热,小便不利”。宣散通利,邪有去路,可促进退热,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4 养阴护胃,扶助正气
温热病高热阶段热邪炽盛,充斥内外,燔灼表里,劫夺津液,导致机体不同程度地阴伤。“阳盛则阴病”,热盛伤阴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阴伤的程度和性质直接影响着病势的演变和发展,“逆传”和“内陷”等多由此产生。若“一旦阴液耗尽,则阳无留恋,必脱而死也”。因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应重视顾护阴液,“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养阴护液首先须认清祛邪与扶正的关系。火热毒邪是伤阴的根本原因,通过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宣散通利等各种药物,及时有效地清除热毒邪气,才能有利于减少阴液损伤。否则,火热毒邪不除,徒持养阴增液,亦难于达到保津养阴之目的。在清除热邪为主的前提下,配伍养阴保津的药物,以防患于未然。笔者常用生地黄,该药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小儿外感高热用之,一可有助于截断扭转,顿挫热势;二可养阴生津;三可助大黄通利大便。本品如用鲜者效果更佳。
小儿脾常不足,患儿在发热时多食欲减退,治疗外感高热的药物多性味寒凉,则易于伤胃。因此,顾护患儿胃气十分重要。为了避免或减少伤胃,笔者在配方时,常选用既能祛邪,又可和胃的药物,如紫苏叶、芦根具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的作用。在服药方面,采用凉药温服,重剂频服,每日药量分5~6次服用,以及饭后服用的方法。必要时可加入砂仁等1~2种养胃和胃的药物。
5 典型病例
马某,女性,6岁,2011年3月15日就诊。发热1 d,伴头痛,鼻塞,咽喉疼痛,口干,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大便2 d未排,平时大便干,小便短赤。查T 39.3℃,P 89次/min,面红目赤,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全身无皮疹,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腹软,未触及压痛点。查血细胞分析:WBC 7.2×109/L,N 0.52,L 0.41,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风温(卫气同病)。治法: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以自拟退热饮治疗,处方:金银花10 g,板蓝根 10 g,生石膏 40 g(先煎),知母 10 g,黄芩 10 g,生地黄10 g,牡丹皮 10 g,紫苏叶 10 g(后入),薄荷 10 g(后入),生大黄6 g(后入),淡竹叶 6 g,芦根 10 g。 水煎服,煎药液 400 mL,分 5次温服,2剂,每日1剂。嘱服药时不宜空腹,多次进食小米稀粥、温水或其他饮料。10︰00第1次服药,药后1 h开始微汗,2 h排便 1次,13︰00 T 38.7℃,次日 2︰00 T 37.3℃,其间又排稀便1次。2剂药服完,体温正常,诸症痊愈,嘱清淡饮食善后。